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0131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包括气缸、抵推滑块、上滑块、下滑块,该机构系安装于动模内部,通过将动模的密闭增压室连通于气缸,以于密闭增压室的高压气体推动动模合模时,同步推动气缸内的活塞驱动抵推滑块、上滑块及下滑块,使得完成合模的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型腔内形成用于成型出把手扣位的凹位;并于动模排气时,该气缸与前述动模的密闭增压室同步排气,以于第一复位弹簧及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脱模;如此,一方面,不需另设驱动能源,节约了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不需增加工艺步骤,且各部件的高度同步性确保了瓶子的最短生产时间,不会延长瓶子的生产时间;以及,其结构简单,生产组装该机构时也较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缩短了预脱模时间且有效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吹塑成型瓶广泛应用于诸如矿泉水、饮料、食用油等方面,其中,单瓶重量较重的情况,通常于该吹塑成型瓶上加设有把手,以方便人们提取及使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提前成型的把手预置于金属模内,这样,在吹制瓶身时将把手安装于瓶身,可是,该种把手的安装技术难以在自动吹瓶机上实现,因此,制造该种带把手的瓶子时,往往不能实现自动化吹瓶,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后来,有人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案,其系先利用模具在瓶子上成形出瓶把手的扣位, 等瓶子生产出来后,再利用塑料的弹性变形将单独成型好的把手装入瓶把手的扣位处。前述利用模具在瓶子上成形出瓶把手扣位的具体方案为,利用两气缸分别驱动凸轮机构中的上、下凸轮旋转,该上、下凸轮上分别朝上下方向形成有底侧凹成型部,因此,该两底侧凹成型部于前述两气缸的驱动下自由进出于模具的开腔内,以实现瓶身形成把手扣位并顺利脱模。该种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吹瓶作业,同时,其后续的把手组装也较简单,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而言,其确实有了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系安装于吹瓶机的吹瓶模具的动模内,其中,该吹瓶模具的动模上设置有增压背板,该增压背板与动模间形成有一密闭增压室,该密闭增压室通过接气管连接于高压气源,该高压气源的压力等于吹瓶时的瓶内高压成型压力,且该接气管与高压气源间设置有控制阀,合模时,该控制阀打开,高压气体进入前述密闭增压室内以推动前述动模完成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抵推滑块,该抵推滑块具有上抵推斜面和下抵推斜面;一用于驱动前述抵推滑块的气缸,该气缸包括有缸体,该缸体内腔设置有活塞、活塞杆及第一复位弹簧;该活塞将缸体内腔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连通于前述密闭增压室;该活塞杆位于第二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安陈肯谢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