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冷量的蓄冷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52514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冷量的蓄冷换热装置。它包括双向翅片的内管和带外直肋的外壳管、上下端板,其特征在于,双向翅片内管内侧有波纹内翅片,内管外侧有多根轴向平直翅片;外壳管外侧有数根轴向平直翅片与冷量利用系统的载冷流体换热;内管外侧的轴向平直翅片与外壳管内壁进行钎焊连接;内管与外壳管之间形成的多通道夹层腔体内充有低温固液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采用低温固液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贮存和调节低温液化气体汽化复温过程释放的低温冷量的蓄冷换热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贮存调节低温冷量的功能,同时可保证冷量利用系统供冷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低温液化气体冷量回收利用技术的关键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蓄冷功能的换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有三种换热介质的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冷量的相变耦合蓄冷换热技术。技术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防科技和民用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液化气体的生产和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液化天然气相关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对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液氢、液氧、液氮等低温液化气体在国防工业和航天
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低温液化气体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质能源驱动低温液化循环,最终获得低温液态产品,因而这些低温液态产品所具有低温能量具有极高的能量品质。另一方面,这些低温液态气体在作为燃料使用的过程中(如液化天然气、液氢、液氧),都需要首先汽化成气态,再复温到接近环境温度水平使用,大量宝贵的低温冷量被直接释放到环境空间,造成了极大能源浪费。近年来,我国低温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对低温液化气体(特别是液化天然气)的冷量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科研探索和工程实践,众多低温气体冷量回收技术方案获得国家技术专利授权,然而对于低温液化气体冷量回收过程中的能量匹配与平衡调节技术专利尚未见公开。据本技术人多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冷量的蓄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换热装置包括双向翅片的内管、带外直肋的外壳管、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双向翅片的内管沿轴向穿过带外直肋的外壳管,并通过上端板和下端板固定密封,使内管和外壳管之间形成多通道夹层腔体;所述蓄冷换热装置的双向翅片内管内侧有波纹内翅片,内管外侧有多根轴向平直翅片;所述蓄冷换热装置具有多通道夹层腔体,夹层腔体内充有低温固液相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彦忠谭宏博林晨牟珊珊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