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子成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速中子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中子成像技术原理与X射线透视一样,只不过使用的是中子来穿透物体。中子成像与X射线成像相比,穿透力更强,且能看到较轻的元素,例如C,H,0,N等。缺点是中子成像强度较弱,因此分辨、噪音等要差于X射线。目前,中子成像使用的中子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同位素中子源(被测物处中子通量 103n/Cm2/S),加速器中子源(被测物处中子通量 103n/Cm2/S至106n/Cm2/S),及反应堆中子源(被测物处中子通量 105n/cm2/S至109n/cm2/S)。最强中子源为反应堆,因此只有使用反应堆孔道出来的中子能进行动态的摄像。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反应堆FRM2, JRR3具有可达1000帧/秒的中子高速摄像装置,而国内只有绵阳九院的反应堆开展过低速中子动态摄像工作(30帧/秒)。世界上现有的两台中子高速摄像装置都采用固定CMOS相机与闪烁屏距离的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屏蔽,方便操作,缺点是难以满足不同的视场范围和分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对不同视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中子摄像装置,包括中子转换腔(1)和探测腔(2),中子转换腔(1)设有用于将中子影像转化成可见光影像的闪烁屏(3),闪烁屏(3)后侧设有用于将可见光折射到探测腔的平面镜(4);探测腔(2)内设有镜头(5)和高速CMOS相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5)和高速CMOS相机(6)整体置于屏蔽铅盒(7)内,镜头(5)朝向可见光入射方向,在探测腔(2)内设有能够带动镜头(5)和高速CMOS相机(6)整体移动的平移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林峰,韩松柏,王洪立,郝丽杰,武梅梅,王雨,魏国海,陈东风,刘蕴韬,吴立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