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440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其包括镶件、模具产品、排气针、冷却柱、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柱安装于模仁之上,进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右侧,出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左侧,冷却柱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镶件安装于冷却柱的顶端,模具产品置于镶件和排气针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柱内壁的冷却水通道可提供持续的冷却用水对模具产品的死角进行冷却,置于冷却柱中心的排气针可将模具死角内的气体排出,同时满足排气和冷却的功能,制备出合格的模具产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制作成本低廉,可同时实现死角排气和冷却的装置,具有模具成型周期短,产品稳定性好,量产性能好,操作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模具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当模具产品有死角困气的问题,死角困气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产品根本注射不满,同时死角处往往又是热量集聚严重的区域,热量轻微聚集时就会产生烧焦现象。常规的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舍弃冷却水的冷却而只加入排气针,从而优先保证产品排气问题。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型周期长,产品稳定性差及量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 模具存在死角时,既能保证排气又能兼顾冷却的装置,即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结构简单, 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包括镶件、模具产品、排气针、冷却柱、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柱安装于模仁之上,进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右侧,出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左侧,冷却柱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镶件安装于冷却柱的顶端,模具产品置于镶件和排气针顶端位置。所述冷却柱从上到下分别采用上密封圈与镶件密封,中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与模仁密封,且冷却柱内壁有冷却水流通通道。所述排气针置于冷却柱中心位置,且长度与冷却柱相等,排气针顶端与模具产品中部的底端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柱内壁的冷却水通道可提供持续的冷却用水对模具产品的死角进行冷却,同时置于冷却柱中心的排气针可将模具死角内的气体排出,同时满足排气和冷却的功能,制备出合格的模具产品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制作成本低廉,可同时实现死角排气和冷却良好的装置,具有生产模具时成型周期短,产品稳定性好,量产性能好,操作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的二维结构简图。附图2为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 的三维结构简图。图中1.镶件,2.上密封圈,3.模具产品,4.排气针,5.中密封圈,6.进水口, 7.冷却柱,8.下密封圈,9.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包括镶件1、模具产品3、排气针4、冷却柱7、进水口 6和出水口 9,冷却柱7安装于模仁之上,冷却柱7从上到下分别采用上密封圈2与镶件1密封,中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8与模仁密封,防止气体从冷却柱安装接触位置处逸出,对冷却水的流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冷却柱内壁有冷却水流通通道,进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右侧,出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左侧,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后随流通通道到达冷却柱顶端,对模具产品的死角处进行冷却,然后从出水口流出,进水口持续不断的供应冷却水,并不断的从出水口排出冷却水, 保证对模具产品死角的持续冷却,不会产生热量严重聚集而将产品烧焦的问题。冷却柱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且其长度与冷却柱相等,排气针顶端与模具产品死角位置相连,镶件安装于冷却柱的顶端,模具产品置于镶件和排气针顶端位置,模具产品死角内的气体可通过排气针排出,从而保证模具产品注射满,满足质量要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既能保证模具产品的死角顺利排气又能满足冷却的功能,生产模具成型周期短,产品稳定性好,适合于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包括镶件(1)、模具产品(3)、排气针(4)、冷却柱 (7)、进水口(6)和出水口(9),其特征是冷却柱(7)安装于模仁之上,进水口(6)置于冷却柱(7)下端右侧,出水口(9)置于冷却柱(7)下端左侧,冷却柱(7)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 (4),镶件(1)安装于冷却柱(7)的顶端,模具产品(3)置于镶件(1)和排气针(4)顶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柱(7) 从上到下分别采用上密封圈(2)与镶件(1)密封,中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与模仁密封,且冷却柱(7)内壁有冷却水流通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针(4) 置于冷却柱(7)中心位置,且长度与冷却柱(7)相等,排气针(4)顶端与模具产品(3)中部的底端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其包括镶件、模具产品、排气针、冷却柱、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柱安装于模仁之上,进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右侧,出水口置于冷却柱下端左侧,冷却柱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镶件安装于冷却柱的顶端,模具产品置于镶件和排气针顶端。本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柱内壁的冷却水通道可提供持续的冷却用水对模具产品的死角进行冷却,置于冷却柱中心的排气针可将模具死角内的气体排出,同时满足排气和冷却的功能,制备出合格的模具产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制作成本低廉,可同时实现死角排气和冷却的装置,具有模具成型周期短,产品稳定性好,量产性能好,操作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B29C33/10GK202037751SQ20112012419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孟庆林 申请人: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排气与冷却共存装置,包括镶件(1)、模具产品(3)、排气针(4)、冷却柱(7)、进水口(6)和出水口(9),其特征是:冷却柱(7)安装于模仁之上,进水口(6)置于冷却柱(7)下端右侧,出水口(9)置于冷却柱(7)下端左侧,冷却柱(7)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气针(4),镶件(1)安装于冷却柱(7)的顶端,模具产品(3)置于镶件(1)和排气针(4)顶端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