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94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外壳,主要针对现有减速器外壳形体笨重,体积大、质量大的缺点,提供一种消减了过剩设计,从而减轻质量、缩小体积的铝质减速器外壳。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速器外壳,设置在蜗轮、蜗杆组件的周围,包括位于蜗轮正面的上盖和位于蜗轮背面的下盖,上、下盖连接后内部构成用于放置蜗轮蜗杆组件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圆柱突起,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该圆柱突起内部为空腔,所述上、下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顶面或底面之间由倾斜面过渡;在上、下盖的同一侧分别设置与所述圆柱突起垂直的半圆柱壳体,该两个半圆柱壳体对称连接后内部形成圆柱体空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外壳,尤其是一种消减了过剩设计,从而质量轻、体积小的铝质减速器外壳。
技术介绍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为保证减速器安全远转,减速器外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外壳阻挡了外界环境中灰尘等异物进入机体内部,影响减速器正常远转;另一方面,外壳起着支撑机体的作用。现有的减速器外壳普遍存在体积大,质量重的问题,给机体的安装、运输、围护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减速器外壳形体笨重,体积大、质量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加强筋提高强度,同时削减过剩设计、简化结构从而减轻了重量的,铝质的减速器外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减速器外壳, 设置在蜗轮、蜗杆组件的周围,包括位于蜗轮正面的上盖和位于蜗轮背面的下盖,上、下盖相互连接后内部构成用于放置蜗轮蜗杆组件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该圆柱突起内部为空腔,所述下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底面之间由倾斜面过渡;所述上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该圆柱突起的内部为空腔,且圆柱突起的顶面为通孔,所述上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顶面之间由倾斜面过渡;所述上盖、下盖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突起垂直朝向的半圆柱壳体,所述两个半圆柱壳体相对称,相互连接后内部形成圆柱体空腔。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下盖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上盖与下盖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蜗轮径向的平分线上,同时位于所述蜗轮轮齿的外侧;所述下盖的高度小于上盖的高度;下盖的圆柱突起的底面贴近所述蜗杆的后端面。由于增设了加强筋,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外壳强度的条件下达到缩减上、下盖高度的要求,尤其下盖的高度降低至原来的60%,节约立体空间4096,相应的,外壳的重量也得以减轻。作为优选,所述蜗杆的前半段从所述上盖的圆柱突起顶端的通孔穿出。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盖与蜗杆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柱体空腔内放置输出蜗杆,起着支撑输出螺杆和保护输出螺杆的作用。由于铝材轻质、刚性强,所制造出的壳体均具有厚度小、结构精巧、承载能力强等特性,本设计中提供的外壳与其内部放置的组件贴合紧密,在满足灵活运动的前提下,达到了结构紧凑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半圆柱壳体与输出蜗杆之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活动连接。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轴承小,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润滑维护较为省事;滚子轴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中,靠近输出轴承端部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侧设置密封盖,作用是防止润滑油泄漏;另一端的圆锥滚子轴承外侧设置骨架油封,用以防止润滑油泄漏、防尘,满足动密封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铝材作为制造材料,充分利用铝材轻质、高强度的特性,削减过剩设计,增设加强筋,达到了减轻质量、缩小体积、简化结构、提高强度的效果。本技术可依据减速器的大小、安装形式变化壳体的形状,并且减速器外壳与内部组件之间能够够达到紧密贴合,避免其内部产生过多的空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蜗轮蜗杆组件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蜗轮蜗杆连接的半剖图。图3是本技术与输出蜗杆连接的半剖图。图4是本技术下盖的外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盖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盖的外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上盖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蜗轮;2、蜗杆;3、上盖;4、下盖;8、轮齿;9、加强筋;10、通孔; 12、轴承;13、输出蜗杆;15、圆锥滚子轴承;16、骨架油封;17、密封盖;21、圆盘面;22、倾斜面;23、圆柱突起;24、圆柱突起的底面;25、半圆柱壳体;26、圆柱体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减速器外壳,设置在蜗轮1、蜗杆2组件的周围,包括位于蜗轮1正面的上盖3和位于蜗轮1背面的下盖4,上、下盖相互连接后内部构成用于放置蜗轮蜗杆组件的空腔。如图4、5所示,所述下盖4的圆盘面21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23,围绕该圆柱突起23的侧面设置加强筋9,该圆柱突起23内部为空腔,所述下盖4的圆盘面21与圆柱突起的底面M之间由倾斜面22过渡。如图6、7所示所述上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23,围绕该圆柱突起 23的侧面设置加强筋9,该圆柱突起23的内部为空腔,且圆柱突起的顶面为通孔10,所述上盖3的圆盘面21与圆柱突起的顶面之间由倾斜面22过渡。所述上盖3、下盖4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突起23垂直朝向的半圆柱壳体25,所述两个半圆柱壳体25相对称,相互连接后内部形成圆柱体空腔沈,用于放置与上述蜗杆2相垂直的输出蜗杆13 ;如图3所示,所述半圆柱壳体25与输出蜗杆13之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5活动连接,并且靠近输出轴承端部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侧设置密封盖17, 另一端的圆锥滚子轴承外侧设置骨架油封16。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3、下盖4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上、下盖与蜗杆2之间通过轴承12活动连接;所述蜗杆2的前半段从上盖3的圆柱突起23顶端的通孔10穿出。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盖3与下盖4的连接点位于蜗轮1径向的平分线上,同时该连接点位于所述蜗轮轮齿8的外侧;下盖4的圆柱突起的底面M贴近所述蜗杆2的后端面;所述下盖4的高度小于上盖2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壳体采用铝材制造,铝材具有轻质、强度大的特点。本实施例中,上、下盖的高度与原来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下盖4的高度降低至原来的60%,上、下盖由原来的同等高度变成下盖4的高度小于上盖3的高度;并且内部的结构设计与蜗轮蜗杆组件相匹配,避免内部余留过多的空隙,达到节约立体空间、减轻质量、 结构紧凑的目的。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减速器外壳,设置在蜗轮(1)、蜗杆(2)组件的周围,包括位于蜗轮正面的上盖 (3)和位于蜗轮背面的下盖(4),上、下盖相互连接后内部构成用于放置蜗轮蜗杆组件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圆盘面(21)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23),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9),该圆柱突起内部为空腔,所述下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底面 (24)之间由倾斜面(22)过渡;所述上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 该圆柱突起的内部为空腔,且圆柱突起的顶面为通孔(10),所述上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顶面之间由倾斜面过渡;所述上盖、下盖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突起垂直朝向的半圆柱壳体(25),所述两个半圆柱壳体相对称,相互连接后内部形成圆柱体空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盖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上盖与下盖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蜗轮径向的平分线上,同时位于所述蜗轮轮齿的外侧;所述下盖的高度小于上盖的高度;下盖的圆柱突起的底面贴近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器外壳,设置在蜗轮(1)、蜗杆(2)组件的周围,包括位于蜗轮正面的上盖(3)和位于蜗轮背面的下盖(4),上、下盖相互连接后内部构成用于放置蜗轮蜗杆组件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圆盘面(21)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23),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9),该圆柱突起内部为空腔,所述下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底面(24)之间由倾斜面(22)过渡;所述上盖的圆盘面部分的外表面上有圆柱突起,围绕该圆柱突起的侧面设置加强筋,该圆柱突起的内部为空腔,且圆柱突起的顶面为通孔(10),所述上盖的圆盘面与圆柱突起的顶面之间由倾斜面过渡;所述上盖、下盖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突起垂直朝向的半圆柱壳体(25),所述两个半圆柱壳体相对称,相互连接后内部形成圆柱体空腔(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小鸣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大明铝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