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3521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属于荧光测试物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与盒盖,而在盒体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隔板,隔板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的试剂架,插孔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和羊抗人C3C异硫氰酸荧光素瓶;盒体的一侧壁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容纳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盒体的另一侧壁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容纳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而在隔板及试剂架间的空间容纳类风湿反应板。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类风湿疾病检测时使用的试剂集中在一起、便于检测,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和时间,提供了工作效率和综合判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的使用,具体是属于荧光测试物的使用。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近年来发现了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等对RA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AFP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0%以上。AFP与RA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阳性率高,特异性也好。AFP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在发病之前。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病患者,AKA的阳性检出率极低。抗角蛋白抗体 (AKA)与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RA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AKA的出现常可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AKA对于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与RF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类风湿因子(RF)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类风湿因子(RF)、 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检查有助于类风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确诊,弥补单一诊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类风湿性疾病的检测问题,而提供一种方法简便、快速, 早期准确判断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所用的检测方法是胶乳凝集和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类风湿性疾病。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与盒盖,而在盒体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隔板,隔板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的试剂架,插孔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和抗人免疫球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标记物瓶;盒体的一侧壁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容纳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盒体的另一侧壁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容纳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而在隔板及试剂架间的空间容纳类风湿反应板。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所用检测时使用的试剂、反应板等均集中在一起,便于检测,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和时间,检测时间约为1小时,提供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类风湿反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盒盖3a. 3b.隔板4.插孔5.试剂架6.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7.羊抗人Cx异硫氰酸荧光素瓶8.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 9.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10.类风湿反应板11a. lib.反应凹槽12.大鼠食管病理切片层 13.人口腔上皮细胞层14.反应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1与盒盖2,而在盒体1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的隔板3a、3b,隔板3a、!3b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4的试剂架5,插孔4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6和羊抗人Cx异硫氰酸荧光素瓶7 ;盒体1的一侧壁与隔板3a之间的空间容纳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盒体1的另一侧壁与隔板北之间的空间容纳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而在隔板3a、!3b及试剂架5间的空间容纳类风湿反应板 10。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上按一定间距形成IOX IOmm的3个方形反应凹槽Ila内,包被有大鼠食管病理切片层12,凹槽内容体积为25 μ 1,并分别形成对应的AKA标示。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上按一定间距形成IOX IOmm的3个方形反应凹槽lib内,包被有人口腔上皮细胞层13,凹槽内容体积为 25 μ 1,并分别形成对应的APF标示。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类风湿反应板10上按一定间距形成有直径20mm的3个反应圈14。而且反应圈14间距至少3mm。所述的类风湿疾病检测试剂盒,其盒体1、盒盖2为纸板加工或塑料注塑成型。另备检测使用说明书(未图示)。按照上述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6内预装5mL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羊抗人Cx异硫氰酸荧光素瓶7内预装2mL羊抗人Cx异硫氰酸荧光素,盒内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预存12张,备用,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预存12张,备用。应用本技术进行类风湿疾病检测步骤如下,APF检测被检血清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BS)I 20稀释后,滴加到包被有大鼠食管病理切片层12的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上的反应凹槽Ila内,放置lh,用PBS缓冲液洗三次,每次5min,加入人补体25 μ 1湿盒内37°C孵育30分钟,PBS漂洗,吹干,加入羊抗人C3c异硫氰酸荧光素瓶7内羊抗人C3c异硫氰酸荧光素25 μ 1,湿盒内37°C孵育30 分钟,PBS漂洗,吹干。用含2. 5%核固红甘油缓冲液封片。在荧光显微镜10X40视野下观察5至10个视野,颊黏膜上皮细胞的核核固红被染成红色,在核的周围,即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均质荧光颗粒为阳性。AKA检测方法加1 20稀释血清入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的包被有人口腔上皮细胞层13的方形反应凹槽lib内,湿盒内37°C孵育30分钟,PBS漂洗,吹干,加入人补体 25 μ 1湿盒内37°C孵育30分钟,PBS漂洗,吹干,加入25 μ 1羊抗人C3e异硫氰酸荧光素, 湿盒内37°C孵育30分钟,PBS漂洗,吹干,磷酸缓冲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判定标准以角质层出现典型的规则的线状或板层状荧光为阳性。类风湿因子检测方法取出一张类风湿反应板10,反应圈M内滴加一滴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6内的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然后用滴管滴加一滴待测血清,在摇摆仪上摇动5分钟,取出类风湿反应板10在室内明亮处观察,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即为阳性。权利要求1.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1)与盒盖(2),其特征在于盒体 (1)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隔板(3a)、(北),隔板(3a)、( )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4)的试剂架(5),插孔(4)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6)和羊抗人C3。异硫氰酸荧光素瓶(7);盒体(1)的一侧壁与隔板(3a)之间的空间容纳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 盒体(1)的另一侧壁与隔板(3b)之间的空间容纳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而在隔板(3a)、 (3b )及试剂架(5 )间的空间容纳类风湿反应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上按一定间距形成的3个反应凹槽(Ila)内包被有大鼠食管病理切片层(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上按一定间距形成的3个反应凹槽(lib)内包被有人口腔上皮细胞层(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类风湿反应板 (10)上按一定间距形成有直径20mm的3个反应圈(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属于荧光测试物的使用。本技术包括盒体与盒盖,而在盒体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隔板,隔板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的试剂架,插孔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和羊抗人C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风湿性疾病组合检测试剂盒,它包括盒体(1)与盒盖(2),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前后壁间垂直形成等间距的隔板(3a)、(3b),隔板(3a)、(3b)之间的一侧形成具有插孔(4)的试剂架(5),插孔(4)内分别安置类风湿因子胶乳试剂瓶(6)和羊抗人C3C 异硫氰酸荧光素瓶(7);盒体(1)的一侧壁与隔板(3a)之间的空间容纳抗角蛋白抗体生物薄片(8),盒体(1)的另一侧壁与隔板(3b)之间的空间容纳抗核周因子生物薄片(9),而在隔板(3a)、(3b)及试剂架(5)间的空间容纳类风湿反应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和王高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