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轨枕间抓斗清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191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枕间抓斗清石机,是由轨道车、发电机、操作控制箱和抓斗清石装置组成,电机、操作控制箱和抓斗清石装置设于轨道车上,可以在轨道上人力推动行进,抓斗清石装置是由横梁、台车、回转台、起重基本臂、起重伸缩臂、起重臂变幅油缸、门式钢架、抓斗开合油缸、加力板、撑杆、双抓斗、驱动台车移动的油缸、回转支撑轴承和扇形齿轮组组成,抓斗清石装置可以在台车上移动、回转及升降,并实现双抓斗的开合进行释放及抓取碎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清除轨枕双侧间石渣,不仅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机械化作业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至两个人能方便将整机抬离轨道,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线路修理“天窗”作业时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轨枕间抓斗清石机
技术介绍
铁路轨枕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沉降和振动的原因,铁路局部轨枕下沉,需要进行维护,个别轨枕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在进行维护或轨枕更换的过程中,需要清理轨枕之间的路基碎石。以往都是人工清理路基碎石,费时费力,效率低,不能在有效的列车通行间隙(俗称天窗)内完成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枕间抓斗清石机,使用该轨枕间抓斗清石机清理路基碎石,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本技术是由轨道车、发电机、操作控制箱(内装有油箱、油泵和各种控制阀)、 抓斗清石装置组成,轨道车的四脚安装有脚轮,轨道车借助人力可以在轨道上行进,发电机、控制操作箱和抓斗清石装置设置在轨道车上,发电机为油泵提供动力,抓斗清石装置是由横梁、台车、回转台、起重基本臂、起重伸缩臂、起重臂变幅油缸、门式钢架、抓斗开合油缸、加力板、撑杆、抓斗、台车移动驱动油缸、回转支撑轴承和扇形齿轮组组成,横梁固定在轨道车上,横梁前后两侧设置导轨,台车位于横梁上,设置于台车上的脚轮置于横梁上的导轨内,横梁上面左侧设置有驱动台车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台车铰接,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实现台车移动,台车与回转台通过回转支撑轴承连接,油马达与回转支撑轴承上齿圈啮合实现回转台转动,回转台上铰接起重基本臂,起重基本臂的前端下面与回转台之间铰接起重臂变幅油缸,起重伸缩臂设置于起重基本臂中,起重伸缩臂借助铰接于起重伸缩臂和起重基本臂间的油缸活塞杆移动实现在起重基本臂中伸缩;起重伸缩臂的前端铰接门式钢架,门式钢架的两侧对称铰接一对抓斗开合油缸,固连于抓斗开合油缸活塞杆下端的加力板与抓斗两侧斗体铰接,撑杆分别与抓斗两侧斗体和门式钢架铰接,扇形齿轮组分别固连于抓斗两侧斗体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发电机为油泵提供电源,油泵提供高压油,借助人力推动轨道车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设置在台车上的抓斗清石装置借助油缸的推拉实现横向自如运动;回转台通过油马达实现自如转动;回转台上的起重基本臂借助起重臂变幅油缸实现变幅,起重伸缩臂借助铰接于起重伸缩臂和起重基本臂间的油缸活塞杆移动实现在起重基本臂中伸缩;悬吊于门式钢架上的对称布置的双抓斗,通过抓斗开合油缸、加力板和撑杆的作用实现开合进行释放及抓取碎石,抓斗两侧斗体同步开合是由扇形齿轮组啮合实现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抓斗清石装置可平移、升降和旋转,可快速清除轨枕双侧间石渣,不仅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机械化作业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至两个人能方便将整机抬离轨道,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线路修理“天窗”作业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之抓斗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由轨道车 1、发电机2、操作控制箱3 (内装有油箱、油泵和各种控制阀)、抓斗清石装置4组成,轨道车 1的四脚安装有脚轮11,轨道车1借助人力能在轨道上行进,发电机2、控制操作箱3和抓斗清石装置4设置在轨道车1上,发电机2为油泵提供动力,抓斗清石装置4是由横梁41、台车42、回转台43、起重基本臂44、起重伸缩臂45、起重臂变幅油缸46、门式钢架47、抓斗开合油缸48、加力板49、撑杆50、抓斗51、驱动台车移动的油缸52、回转支撑轴承53和扇形齿轮组54组成,横梁41固定在轨道车1上,横梁41前后两侧设置导轨,台车42位于横梁41 上,设置于台车42上的脚轮置于横梁41上的导轨内,横梁41上面左侧设置有驱动台车的油缸52,油缸52的活塞杆外端与台车42铰接,油缸52的活塞杆伸缩实现台车42移动,台车42与回转台43通过回转支撑轴承53连接,油马达431与回转支撑轴承53上齿圈啮合实现回转台43转动,回转台43上铰接起重基本臂44,起重基本臂44的前端下面与回转台 43之间铰接起重臂变幅油缸46,起重伸缩臂45设置于起重基本臂44中,起重伸缩臂45借助铰接于起重伸缩臂45和起重基本臂44间的油缸活塞杆移动实现在起重基本臂44中伸缩;起重伸缩臂45的前端铰接门式钢架47,配合图5所示,门式钢架47的两侧对称铰接一对抓斗开合油缸48,固连于抓斗开合油缸48活塞杆下端的加力板49与抓斗51两侧斗体铰接,撑杆50分别与抓斗51两侧斗体和门式钢架47铰接,扇形齿轮组54分别固连于抓斗 51两侧斗体上。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配合图1至图4所示,借助人力推动轨道车1在轨道上移动至抓斗位于待清石渣的轨枕间上方;发电机2为油泵提供电源,油泵提供高压油,油缸52的活塞杆伸出将设置在台车42上的抓斗清石装置4推至右端;抓斗51两侧斗体同步开合是由扇形齿轮组54啮合实现的;通过抓斗开合油缸48活塞杆回缩、加力板49和撑杆50的协调作用实现抓斗51张开,回转台43上的起重基本臂44借助起重臂变幅油缸46变幅使张开的抓斗51下降至其爪尖与石碴接触止,通过抓斗51开合油缸48活塞杆伸出、加力板49和撑杆50共同作用实现抓斗51闭合,回转台43上的起重基本臂44借助起重臂变幅油缸46变幅使闭合的抓斗 51上升至其爪尖高出钢轨上表面止,油缸52的活塞杆缩回将设置在台车42上的抓斗清石装置4拉至左端,通过抓斗开合油缸48活塞杆回缩、加力板49和撑杆50的协调作用实现抓斗51张开,将石碴释放到路基旁,循环往复至轨枕间左边的石碴清完,油缸52的活塞杆缩回将设置在台车42上的抓斗清石装置4拉至左端,通过油马达431驱动抓斗清石装置4 转动180°,重复前述清石动作,并循环往复至轨枕间右边的石碴清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抓斗清石装置可平移、升降和旋转,可快速清除轨枕双侧间石渣,不仅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机械化作业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至两个人能方便将整机抬离轨道,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线路修理“天窗”作业时间。权利要求1. 一种轨枕间抓斗清石机,其特征在于是由轨道车(1)、发电机(2)、操作控制箱(3) 和抓斗清石装置(4)组成,轨道车(1)的四脚安装有脚轮(11),轨道车(1)借助人力能在轨道上行进,发电机(2)、控制操作箱(3)和抓斗清石装置⑷设置在轨道车⑴上,发电机 (2)为油泵提供动力,抓斗清石装置(4)是由横梁(41)、台车(42)、回转台(43)、起重基本臂(44)、起重伸缩臂(45)、起重臂变幅油缸(46)、门式钢架(47)、抓斗开合油缸(48)、加力板(49)、撑杆(50)、抓斗(51)、油缸(52)、回转支撑轴承(53)和扇形齿轮组(54)组成,横梁(41)固定在轨道车(1)上,横梁(41)前后两侧设置导轨,台车(42)位于横梁(41)上, 设置于台车(42)上的脚轮置于横梁(41)上的导轨内,横梁(41)上面左侧设置有驱动台车的油缸(52),油缸(52)的活塞杆外端与台车(42)铰接,油缸(52)的活塞杆伸缩实现台车 (42)移动,台车(42)与回转台(43)通过回转支撑轴承(53)连接,油马达(431)与回转支撑轴承(53)上齿圈啮合实现回转台(43)转动,回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枕间抓斗清石机,其特征在于:是由轨道车(1)、发电机(2)、操作控制箱(3)和抓斗清石装置(4)组成,轨道车(1)的四脚安装有脚轮(11),轨道车(1)借助人力能在轨道上行进,发电机(2)、控制操作箱(3)和抓斗清石装置(4)设置在轨道车(1)上,发电机(2)为油泵提供动力,抓斗清石装置(4)是由横梁(41)、台车(42)、回转台(43)、起重基本臂(44)、起重伸缩臂(45)、起重臂变幅油缸(46)、门式钢架(47)、抓斗开合油缸(48)、加力板(49)、撑杆(50)、抓斗(51)、油缸(52)、回转支撑轴承(53)和扇形齿轮组(54)组成,横梁(41)固定在轨道车(1)上,横梁(41)前后两侧设置导轨,台车(42)位于横梁(41)上,设置于台车(42)上的脚轮置于横梁(41)上的导轨内,横梁(41)上面左侧设置有驱动台车的油缸(52),油缸(52)的活塞杆外端与台车(42)铰接,油缸(52)的活塞杆伸缩实现台车(42)移动,台车(42)与回转台(43)通过回转支撑轴承(53)连接,油马达(431)与回转支撑轴承(53)上齿圈啮合实现回转台(43)转动,回转台(43)上铰接起重基本臂(44),起重基本臂(44)的前端下面与回转台(43)之间铰接起重臂变幅油缸(46),起重伸缩臂(45)设置于起重基本臂(44)中,起重伸缩臂(45)借助铰接于起重伸缩臂(45)和起重基本臂(44)间的油缸活塞杆移动实现在起重基本臂(44)中伸缩;起重伸缩臂(45)的前端铰接门式钢架(47),门式钢架(47)的两侧对称铰接一对抓斗开合油缸(48),固连于抓斗开合油缸(48)活塞杆下端的加力板(49)与抓斗(51)两侧斗体铰接,撑杆(50)分别与抓斗(51)两侧斗体和门式钢架(47)铰接,扇形齿轮组(54)分别固连于抓斗(51)两侧斗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向军胡季孙中朝王德武南栋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