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明龙专利>正文

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024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实心球加工制作中存在的工艺繁琐,实心球缝合处容易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成型的实心球模具组,实现对实心球的一次成型加工。具体来说,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包括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两部分,都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在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开口相对相互扣合紧密,通过浇注一次将球内胆和球皮成型。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改变了传统实心球的加工生产工艺,模具的制作简单、使用,生产出的实心球外形美观,一次成型,耐磨耐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组,尤其是一种一次成型的实心球模具组,属于模具加工

技术介绍
市场上普通的实心球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工制作,根据实心球设计的款式去裁量不同程度大小的球皮后进行缝合,这样当频繁使用后,会导致实心球缝合处断裂,或者在缝合的时候内胆和外表皮不匹配造成浪费,而且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针对目前实心球加工制作中存在的工艺繁琐,实心球缝合处容易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成型的实心球模具组,实现对实心球的一次成型加工。具体来说,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组包括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两部分的结构如下所述1、球内胆成型模具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在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开口相对相互扣合紧密,其中,在下盖的底部开有注塑用的注入孔;2、球皮成型模具也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的,其上、 下盖的直径大于球内胆成型模具上、下盖的直径,在其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扣合紧密,在其上下盖圆周直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下盖的中空腔体相通的注入槽和导出槽。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内胆成型模具上盖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底部向圆周内侧延伸出一环形内沿,球胆成型模具下盖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的第二凸边,第二凸边的直径与上盖内沿相等。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还具有底座,所述的球内胆成型模具的上、下盖和球皮成型模具的上、下盖分别坐在底座上,底座的高度大于上、下盖的半径。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皮成型模具上、下盖半球面的内表面上还设有弯曲行走的仿实心球缝合线的凸棱。所述凸棱模仿实心球缝合线的效^ ο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具有以下的优点1、模具能够将实心球内胆和外皮一次成型,无需缝合,加工速度快,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2、加工出的实心球没有缝合线,耐磨损,不会破裂,使用寿命长;3、模具的制作简单,容易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中球内胆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中球内胆成型模具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中球内胆成型模具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中球皮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其中,1为球内胆成型模具上盖、2为球内胆成型模具下盖、3为球内胆成型模具合页、40为球内胆成型模具扣环、41为球内胆成型模具扣柱、10为第一凸边、11为内沿、12为上半腔、20为注入孔、21为第二凸边、22为下半腔、50为上盖底座、51为下盖底座、6为球皮成型模具上盖、7为球皮成型模具下盖、8为球皮成型模具合页、90为球皮成型模具扣柱、91 为球皮成型模具扣环、60为上盖注入槽、61为上盖导出槽、62为上盖内凸棱、70为下盖注入槽、71为下盖导出槽、72为下盖内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进行详细的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所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不是对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事实上,在本技术所述专利技术精神实质内,对所述结构的增减、替换和改进都在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获得的,因此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包括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两个部分,其中,如图1所示,球内胆成型模具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球内胆成型模具上盖1和球内胆成型模具下盖2通过球内胆成型模具合页3连接而成,在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球内胆成型模具扣环40和球内胆成型模具扣柱41,上、 下盖开口相对相互扣合紧密,在下盖的底部开有注塑用的注入孔20。图2和图3是球内胆成型模具上、下盖的分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所述球内胆成型模具上盖1为半球型的空腔,为上半腔12,在上盖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的第一凸边10,第一凸边10的底部向圆周内侧延伸出一环形内沿11,球胆成型模具下盖2也为半球型的空腔,为下半腔22,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的第二凸边21,第二凸边21的直径与上盖内沿11相等,二者相对扣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球内胆成型模具还设有底座,分别为上盖底座50和下盖底座51。如图4所示,球皮成型模具也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的,分别为球皮成型模具上盖6、球皮成型模具下盖7和球皮成型模具合页8,其上、下盖的直径大于球内胆成型模具上、下盖的直径,在其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球皮成型模具扣柱90和球皮成型模具扣环91 ;上、下盖扣合紧密,在其上下盖圆周直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下盖的中空腔体相通的注入槽和导出槽,分别为上盖注入槽60、上盖导出槽61和下盖注入槽70、下盖导出槽71,上下盖之间的注入槽和导出槽位置相对,互相扣合,在上、下盖半球面的内面设还设有弯曲的模仿实心球缝合线的上盖内凸棱62和下盖内凸棱72;同样的,球皮成型模具的上、下盖也设有底座,这里不再赘述,底座的高度大于上、下盖的半径,避免上、下盖接触地面。使用时,先制作球内胆,将球内胆成型模具的上、下盖扣合,然后由注入孔注入材质,所述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预聚合物,将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预聚合物沿着内腔底部的注入孔注入进去后,液体充满球内腔。然后加工球皮,将内胆放进球皮成型模具上、下盖的内腔内,然后将上、下盖扣合, 然后由注入槽注入材料,所述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预聚合物,这样经过一圈后,多余的会沿着导出槽流出,让注入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预聚合物充满整个内胆和空腔中间的间隙,这样里面就不会出现空气,而且球体表面的花纹即是内腔的花纹, 打开模具取出后即是成品,无需再缝合,效率极高。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改变了传统实心球的加工生产工艺, 模具的制作简单、使用,生产出的实心球外形美观,一次成型,耐磨耐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组包括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两部分的结构如下所述(1)球内胆成型模具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在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开口相对相互扣合紧密,其中,在下盖的底部开有注塑用的注入孔;(2)球皮成型模具也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的,其上、下盖的直径大于球内胆成型模具上、下盖的直径,在其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扣合紧密,在其上下盖圆周直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下盖的中空腔体相通的注入槽和导出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内胆成型模具上盖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的第一凸边,第一凸边的底部向圆周内侧延伸出一环形内沿,球胆成型模具下盖的开口圆周设有环形的凸出于所在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成型实心球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组包括球内胆成型模具和球皮成型模具,两部分的结构如下所述:(1)球内胆成型模具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在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开口相对相互扣合紧密,其中,在下盖的底部开有注塑用的注入孔;(2)球皮成型模具也是由两个半球型的中空的上下盖通过合页连接而成的,其上、下盖的直径大于球内胆成型模具上、下盖的直径,在其上、下盖与合页相对的另一边分别设有可以互相扣合的扣环和扣柱,上、下盖扣合紧密,在其上下盖圆周直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下盖的中空腔体相通的注入槽和导出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龙张君阵陈毅嘉陈俊中
申请(专利权)人:林明龙张君阵陈毅嘉陈俊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