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279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等高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阶梯形通孔,所述等高螺丝插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螺丝固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通过等高螺丝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能自由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之间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通过第一螺丝与强行复位模具连接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螺丝与注塑机的顶杆连接,实现通过连接装置降低了强行复位模具的装配难度、简化了装配过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机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注塑产品,注塑机通过将注塑材料注入到模具中形成注塑产品。其中,强行复位模具是注塑机中常用的一种模具,强行复位模具与注塑机中的顶杆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强行复位模具通常采用双头螺栓与注塑机中的顶杆连接,由于强行复位模具与顶杆相对设置,在通过双头螺栓将强行复位模具和顶杆连接装配时,受螺纹正反方向的限制,在转动双头螺栓的过程中,双头螺栓的一端部为拧紧状态另一端为松开状态,双头螺栓不能同时在强行复位模具与顶杆上装配,使双头螺栓需要先装配到顶杆上,再转动强行复位模具与双头螺栓连接。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强行复位模具装配难度大、装配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强行复位模具装配难度大、 装配过程繁琐的缺陷,实现通过连接装置降低强行复位模具的装配难度、简化装配过程。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等高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阶梯形通孔,所述等高螺丝插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部, 所述第二螺丝固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本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通过等高螺丝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能自由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之间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通过第一螺丝与强行复位模具连接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螺丝与注塑机的顶杆连接,实现通过连接装置降低了强行复位模具的装配难度、简化了装配过程。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螺丝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或者,所述第一螺丝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螺丝焊接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或者,所述第二螺丝螺接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第一螺丝3、第二螺丝4和等高螺丝5,第一螺丝3固定在第一连接柱1 的一端部,第二连接柱2开设有阶梯形通孔21,等高螺丝5插设在阶梯形通孔21中并螺接在第一连接柱1的另一端部,第二螺丝4固设在阶梯形通孔21中。具体而言,本实施例连接装置中的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通过等高螺丝5 连接在一起,等高螺丝5插设在第二连接柱2的阶梯形通孔21中,使等高螺丝5能够在阶梯形通孔21中转动,而等高螺丝5的螺纹端部螺接在第一连接柱1中,第一连接柱1便能相对于第二连接柱2自由转动,从而使第一螺丝3能够相对于第二螺丝4自由转动。其中,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丝3可以焊接在第一连接柱1上;或者,第一螺丝3可以螺接在第一连接柱1上。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丝4可以焊接在阶梯形通孔21中;或者,第二螺丝 4可以螺接在阶梯形通孔21中。当需要通过本实施例连接装置将强行复位模具与注塑机中的顶杆连接在一起时, 第一螺丝3可以与强行复位模具连接,而第二螺丝4可以同时与注塑机中的顶杆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本实施例连接装置方便的将强行复位模具与注塑机中的顶杆连接在一起。另外, 通过本实施例连接装置可以将强行复位模具装配在不同厂家的注塑机上使用;操作方便, 可以大大节约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的时间和劳动力,可以将强行复位模具安装的效率提高 50%。本实施例连接装置,通过等高螺丝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能自由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之间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通过第一螺丝与强行复位模具连接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螺丝与注塑机的顶杆连接,实现通过连接装置降低了强行复位模具的装配难度、简化了装配过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等高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阶梯形通孔,所述等高螺丝插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螺丝固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丝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或者,所述第一螺丝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丝焊接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或者,所述第二螺丝螺接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等高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阶梯形通孔,所述等高螺丝插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螺丝固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通过等高螺丝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能自由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之间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通过第一螺丝与强行复位模具连接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螺丝与注塑机的顶杆连接,实现通过连接装置降低了强行复位模具的装配难度、简化了装配过程。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029339SQ201120111559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马红军 申请人:青岛恒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等高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柱开设有阶梯形通孔,所述等高螺丝插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螺丝固设在所述阶梯形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