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旅客列车的上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环筋驱动结构 (简称转子)。主要用于旅客列车上水设备的手动拉管和自动回管操作,与可旋转密封的水气双通装置配套使用。
技术介绍
以往列车水箱加水整个过程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转子环筋驱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转子环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子支承轴、转子上法兰、转子下法兰、上转子支承板、下转子支承板、转筒、转子环筋;转子支承轴的上端插入上转子支承板的板心孔中并焊接固定,转子支承轴的下端插入下转子支承板的板心孔中并焊接固定;转子上法兰的下部穿过上转子支承板的板心孔后插入转子支承轴中,转子上法兰与上转子支承板焊接,转子下法兰的上部穿过下转子支承板的板心孔后插入转子支承轴中,转子下法兰与下转子支承板焊接;转子支承轴、转子上法兰、转子下法兰、上转子支承板、下转子支承板均位于转筒内,上转子支承板、下转子支承板分别与转筒焊接固定;转子环筋呈均布螺旋状环绕焊接在转筒的外表面上。所述的上转子支承板与下转子支承板平 ...
【技术保护点】
1.转子环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子支承轴(4)、转子上法兰(1)、转子下法兰(21)、上转子支承板(3)、下转子支承板(22)、转筒(5)、转子环筋(2);转子支承轴(4)的上端插入上转子支承板(3)的板心孔中并焊接固定,转子支承轴(4)的下端插入下转子支承板(22)的板心孔中并焊接固定;转子上法兰(1)的下部穿过上转子支承板(3)的板心孔后插入转子支承轴(4)中,转子上法兰(1)与上转子支承板(3)焊接,转子下法兰(21)的上部穿过下转子支承板(22)的板心孔后插入转子支承轴(4)中,转子下法兰(21)与下转子支承板(22)焊接;转子支承轴(4)、转子上法兰(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才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广远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