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062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是由铝合金整体热挤压的内层和外层成一体结构,壳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中空循环水道,外层设有与中空循环水道相连通进、出水口座,所述外层表面设有波纹状散热翅。有益效果:注入油或冷却液体后,将电机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以此来达到为电机散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切削加工性和焊接性。克服了以往用铝合金铸造,存在形成针孔的较大缺陷。加工成本上降低了1/4,更加便于加工,重量更轻,散热效果更均匀,散热效率更高,更加便于加工。适用于船舶、高速铁路、冶金、机械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的高端、高速、高效电机的散热需要,实现了更高的散热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数控系统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对伺服电机、驱动电机的技术性能有了更高要求。例如,机床数控伺服系统、高速高精加工机床的直线电机驱动技术的应用、汽车领域中除电动车驱动电机外,汽车电子伺服系统如电子动力方向盘和线控刹车灯业的电机除需要具有效率高、推力密度大、可控性能好等高标准性能外,同时必须解决散热、隔磁问题。目前电机壳体的散热性能差已成为电机技术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电机散热问题,日本研究开发了在电机壳体外附装螺旋盘管水循环的外致冷系统。该系统体积较大,由于是通过螺旋盘管带走电机最外部的温度的工作原理,而温度较高的电机内部其降温效果不好, 并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降温目的。用铝合金铸造后的壳体上存在针孔形的砂眼;加工成本较高,加工较困难;重量还不够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 采用铝合金热挤压工艺的电机壳内设计有循环水道,进入水道的水可以均勻地将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高散热性能。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冷循环散热电机壳体,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是由铝合金整体热挤压的内层和外层成一体结构,壳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中空循环水道,外层设有与中空循环水道相连通的进、出水口座,所述外层表面设有波纹状散热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明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聚海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