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744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转动轴及一转动元件;其中该转动轴上设一定位孔;该转动元件由一上盖件及一下盖件所构成;该上盖件两端设半个O型环安装槽,其上设有一定位卡榫,该上盖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元件;该下盖件两端设另一半个O型环安装槽,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元件;使用时,将该上、下盖件安装于该转动轴上,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合,使该转动元件固设于转动轴上;更换O型环时,仅需拆卸O型环即可将该上、下盖件拆下,达成更换迅速的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滚轴,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简易更换0型环的输送滚轴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输送滚轴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92108657号「用于平坦物件的输送滚轮,压制装置及输送系统」技术专利,其揭示有一圆柱形的压制装置,此压制装置具有至少两部份的结构且包含一根主轴及至少一个个套管,其中该套管内径大于主轴外径,该压制装置的主轴套管相互耦合,又,一个插销形状的携行元件安装在主轴上,且其从主轴导离以及与套管的至少一个侧上的切口接合。然而,该现有输送滚轴的结构虽其主轴元件能具有抗弯刚度,但是其套管设置于主轴后,由于插销形状的携行元件与切口接合的设置方式,使套管固定于主轴上,无法拆卸,当0型环老化产生损耗必须更换时,即必需连同主轴一起更换,无法将套管拆卸单独更换0型环,造成每次的更换动作将导致成本的支出及浪费。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物品仍有诸多缺失,不是一个完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鉴于上述现有输送滚轴的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本案技术人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能够不需要在0形环耗损时,更换整支转动轴,以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通过更简易地更换0 型环的结构,使更换迅速,大幅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转动轴,其上设有一定位孔;一转动元件,固设于该转动轴上,该转动元件包括一上盖件,其两端分别设有半个0型环安装槽,其在对应该转动轴的定位孔位置上,设有一相配合的定位卡榫,该定位卡榫能够卡掣于该定位孔内,令上盖件定位于该转动轴上,该上盖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元件;一下盖件,与该上盖件相接合而组成转动元件,其两端分别设有半个0型环安装槽,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卡合元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掣,使该上、下盖件组成一转动元件,并使转动元件固设及定位于转动轴上,并能够在该上、下盖件上组合形成的0型环安装槽上安装一个0型环。其中所述的这些第一卡合元件分别设于该上盖件的四角边上,且所述的这些第4二卡合元件分别设于该下盖件的四角边上。其中该转动轴在该上、下盖件一侧边邻设有一导正环,该导正环由一第一半环及一第二半环所构成,该第一半环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元件,该第二半环上则设有一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一末端设有一凹部,另一末端设有一凸部,而该第二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一末端设有一凸部,另一末端设有一凹部,凭借该凹部与凸部以及该凸部与凹部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二末端设有一卡扣,而该第二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二末端设有一卡槽,凭借该卡扣与该卡槽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转动轴,其上设有一定位孔;一转动元件,固设于该转动轴上,该转动元件包括一上盖件,其在对应该转动轴的定位孔位置上,设有一相配合的定位卡榫,该定位卡榫能够卡掣于定位孔内,令上盖件定位于该转动轴上,该上盖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元件;一下盖件,与该上盖件相接合而组成转动元件,其两端分别设有一 0型环安装槽, 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卡合元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凭借该下盖件套入该转动轴上,再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掣,使该上、下盖件组成一转动元件,并使转动元件固设及定位于转动轴上,并能够在该下盖件上的0型环安装槽上安装一 0型环。其中所述的这些第一卡合元件分别设于该上盖件的四侧边上,且所述的这些第二卡合元件分别设于该下盖件的四侧边上。其中该转动轴在该上、下盖件一侧边邻设有一导正环,该导正环由一第一半环及一第二半环所构成,该第一半环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元件,该第二半环上则设有一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一末端设有一凹部,另一末端设有一凸部,而该第二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一末端设有一凸部,另一末端设有一凹部,凭借该凹部与凸部以及该凸部与凹部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二末端设有一卡扣,而该第二卡合元件在第一半环二末端设有一卡槽,凭借该卡扣与该卡槽相互卡掣,使该第一、第二半环组成一导正环,并使导正环固设于转动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将该上、下盖件安装于该转动轴上,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合,使该上、下盖件组成转动元件,并使转动元件固设于转动轴上,即可于该上、下盖件的0型环安装槽上安装0型环,如此,更换0型环时,仅需拆卸0型环即可将该上、下盖件拆下,更换迅速,大幅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正轮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导正轮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导正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动轴;11-定位孔;2-转动元件;21-上盖件;211-半个0型环安装槽;212-定位卡榫;213-第一卡合元件;22-下盖件;221-另一半个0型环安装槽; 222-第二卡合元件;3-转动轴;30-0型环安装槽;301-定位孔;31-0型环;4-转动元件; 41-上盖件;411-定位卡榫;412-第一卡合元件;42-下盖件;421-0型环安装槽;422-第二卡合元件;5-导正环;51-第一半环;511-第一卡合元件;5111-凹部;5112-凸部;52-第二半环;521-第二卡合元件;5211-凸部;5212-凹部;71-卡扣;72-卡槽;8-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有一转动轴1及一转动元件2。其中,该转动轴1上设有一定位孔11。该转动元件2固设于该转动轴1上,其由一上盖件21及一下盖件22所构成。 其中,该上盖件21两端分别设有半个0型环安装槽211,其在对应该转动轴1的定位孔11位置上,设有一相配合的定位卡榫212,使该上盖件21安装于该转动轴1上时,定位卡榫212可卡掣于定位孔11内,令上盖件21定位于该转动轴1上,该上盖件21上并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元件213。该下盖件22与该上盖件21相接合而组成转动元件2,其两端分别设有另一半个0 型环安装槽221,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卡合元件213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222。使用时,将该上、下盖件21、22上下安装于该转动轴1上,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213、222相互卡掣,使该上、下盖件21、22组成一转动元件2,并使转动元件2固设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滚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转动轴,其上设有一定位孔;一转动元件,固设于该转动轴上,该转动元件包括:一上盖件,其两端分别设有半个O型环安装槽,其在对应该转动轴的定位孔位置上,设有一相配合的定位卡榫,该定位卡榫能够卡掣于该定位孔内,令上盖件定位于该转动轴上,该上盖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元件;一下盖件,与该上盖件相接合而组成转动元件,其两端分别设有半个O型环安装槽,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卡合元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元件,凭借该第一、第二卡合元件相互卡掣,使该上、下盖件组成一转动元件,并使转动元件固设及定位于转动轴上,并能够在该上、下盖件上组合形成的O型环安装槽上安装一个O型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晖展周祥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