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磁性分离的微孔板洗板机双排洗板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7217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磁性分离的微孔板洗板机双排洗板头,包括洗板头主体(1),悬挂螺钉(2、3),管接头(4、5),硅胶堵头(6、7、8、9),磁棒(10、11、12、13),吸液针管(14~21)和加液针管(22~2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板头具有一排8个加液针管和一排8个吸液针管,每次同时可加吸两排孔的液体。洗板头具有一排4个磁棒,用于吸附磁颗粒。先加工出侧面的两个长通孔,再用硅胶棒堵住端口,形成液体的通道。加液针管、吸液针管、磁棒的间距与96孔酶标板相同,适用于标准酶标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96孔板酶标板洗板机专用洗板头,尤其是一种带磁性分离的微孔板洗板机双排洗板头。用于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单位、卫生防疫站、血站,及各种生物实验室的ELISA 法的洗涤工作的酶标洗板机。
技术介绍
自从1959年,Yallow和Berson专利技术了免疫分析之后,免疫分析在临床化学和环境监测领域中,日益成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按其操作中分离与否分为均相免疫分析和非均相免疫分析。均相免疫分析速度快、方便、且易自动化,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像后者那样成功。 非均相免疫分析包括一个把结合的和游离的配体加以分离的步骤。因此,分离方法在非均相免疫分析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现代非均相免疫分析系统中,一般采用二抗或一抗的固相化,使用的固相载体包括磁性微粒、纤维膜、聚苯乙烯管、微孔板等。这几种固相载体中, 磁性材料具有表面积大,捕获分析对象快,可以有效进行分离和洗涤等优点,最受到免疫学家的青睐。因此,随之而来的免疫磁性分离(IMS)技术也应运而生。这种免疫磁性分离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捕获和浓缩目标分析物的手段。在免疫分析中,所使用的任何一种分离分析方法都应该简单、快速、耗费低、灵敏度高,并且尽可能多的适用于较多分析对象。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磁性分离和板式包被分离两种方法。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与微孔板相结合的孔板式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并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同时具备了磁颗粒免疫分析和微孔板作为反应容器的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各种不同商业化的孔板磁性分离器可以实现磁性分离,但是它们这些磁性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都是需要手动加洗涤液、分离然后将洗涤液倒出。在免疫分析中,洗涤过程至少需要3-5次,手动的磁性分离的洗涤流程将不可避免的引起实验误差, 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目前商业化的洗板头,可以同时对96孔酶标板的1排(即8个孔)进行加液和吸液,但不含有磁性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96孔板酶标板洗板机专用洗板头,具体是带磁性分离的微孔板洗板机双排洗板头。本洗板头由洗板头主体1,悬挂螺钉2、3,管接头4、5,硅胶堵头6、7、8、9,磁棒10、 11、12、13,吸液针管14 21和加液针管22 29等组成。其中,悬挂螺钉2、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的前面的两个盲孔内;管接头4、5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上悬挂螺钉 2、3安装面对面的孔内,其中管接头4的安装孔为加液孔、管接头5的安装孔为吸液孔;硅胶堵头6、7、8、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左右两侧面的两个孔内两头,将孔的出口堵住;磁棒10、11、12、1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中间一排的四个孔内;吸液针管 14 21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靠近悬挂螺钉2、3 —侧的一排8个孔内,加液 针管22 2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远离悬挂螺钉2、3 —侧的一排8个孔内。整个洗板头通过悬挂螺钉2、3与洗板运动机械装置相连,随其运动。洗板头主体1的前面对称加工两个盲孔,用于安装悬挂螺钉2、3 ;在洗板头主体1 左右两侧面加工有两个平行的长通孔,两孔水平相距9mm,竖直方向一上一下,其中靠上的是加液孔、靠下的是吸液孔,加工完后,在左右两端用硅胶棒6 9将长孔口堵死;在洗板头主体1上悬挂螺钉2、3安装面对面的平面上中部对准加液孔和吸液孔的水平位置分别加工一个盲孔与之连通并分别安装管接头4、5 ;在洗板头主体1底面中间加工有一排4个盲孔, 用于安装磁棒10 13,4个盲孔的间距为18mm ;在洗板头主体1底面靠近悬挂螺钉2、3的一侧距中心9mm处加工一 排8个孔,间距为9mm,孔中安装吸液针管14 21 ;在洗板头主体 1底面远离悬挂螺钉2、3的一侧距中心9mm处加工一排8个孔,间距为9mm,孔中安装加液针管22 29。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具有一排8个加液针管和一排8个吸液针管,每次同时对96孔板的一排孔进行加液、一排孔进行吸液,且吸液时能够进行磁性分离。洗板头具有一排4个磁棒,用于吸附磁颗粒。先加工出侧面的两个长通孔,再用硅胶棒堵住端口,形成液体的通道。 加液针管、吸液针管、磁棒的间距与96孔酶标板相同,适用于标准酶标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右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体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体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体左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体A-A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洗板头主体B-B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针管、磁棒和96孔板孔的位置关系图。优选实施例本洗板头由洗板头主体1,悬挂螺钉2、3,管接头4、5,硅胶堵头6、7、8、9,磁棒10、 11、12、13,吸液针管14 21和加液针管22 29等组成。其中,悬挂螺钉2、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的前面的两个盲孔内;管接头4、5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上悬挂螺钉 2、3安装面对面的孔内,其中管接头4的安装孔为加液孔、管接头5的安装孔为吸液孔;硅胶堵头6、7、8、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左右两侧面的两个孔内两头,将孔的出口堵住;磁棒10、11、12、1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中间一排的四个孔内;吸液针管 14 21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靠近悬挂螺钉2、3 —侧的一排8个孔内,加液针管22 2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远离悬挂螺钉2、3 —侧的一排8个孔内。整个洗板头通过悬挂螺钉2、3与洗板运动机械装置相连,随其运动。洗板头主体1的前面对称加工两个盲孔,用于安装悬挂螺钉2、3 ;在洗板头主体1左右两侧面加工有两个平行的长通孔,两孔水平相距9mm,竖直方向一上一下,其中靠上的是加液孔、靠下的是吸液孔,加工完后,在左右两端用硅胶棒6 9将长孔口堵死;在洗板头主体1上悬挂螺钉2、3安装面对面的平面上中部对准加液孔和吸液孔的水平位置分别加工一个盲孔与之连通并分别安装管接头4、5 ;在洗板头主体1底面中间加工有一排4个盲孔, 用于安装磁棒10 13,4个盲孔的间距为18mm ;在洗板头主体1底面靠近悬挂螺钉2、3的一侧距中心9mm处加工一排8个孔,间距为9mm,孔中安装吸液针管14 21 ;在洗板头主体 1底面远离悬挂螺钉2、3的一侧距中心9mm处加工一排8个孔,间距为9mm,孔中安装加液针管22 29。洗板头液体进入通道由管接头4进入靠上的加液孔,然后由加液针管22 29加入。洗板头液体吸出通道由吸液针管14 21吸入靠下的吸液孔,然后由管接头5吸出。加液时,洗板头下降,吸液针管14 21进入96孔酶标板的孔内,磁棒10 13进入孔之间的间隙位置,加液针管22 29处于略高于96孔板上表面的位置,洗板头上磁棒之间的距离、吸液针管之间的距离都与96孔酶标板一致,确保磁棒、吸液针管都能顺利进入96孔酶标板,加液系统工作通过洗板头液体进入通道实现加液。吸液时,洗板头下降,吸液针管14 21进入96孔酶标板的孔内,磁棒10 13进入孔之间的间隙位置,每个磁棒吸住周围4个孔内的磁颗粒,防止在吸液时被吸走,洗板头上磁棒之间的距离、吸液针管之间的距离都与96孔酶标板一致,确保磁棒、吸液针管都能顺利进入96孔酶标板,吸液系统工作通过洗板头液体吸液通道实现吸液。该洗板头在吸液时依靠自身设置的磁棒吸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磁性分离的微孔板洗板机双排洗板头,包括洗板头主体(1),悬挂螺钉(2、3),管接头(4、5),硅胶堵头(6、7、8、9),磁棒(10、11、12、13),吸液针管(14~21)和加液针管(22~29),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螺钉(2、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的前面的两个盲孔内,所述管接头(4、5)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上,悬挂螺钉(2、3)安装面对面的孔内,其中管接头(4)的安装孔为加液孔、管接头(5)的安装孔为吸液孔;硅胶堵头(6、7、8、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左右两侧面的两个孔内两头,将孔的出口堵住;磁棒(10、11、12、13)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中间一排的四个孔内;吸液针管(14~21)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靠近悬挂螺钉(2、3)一侧的一排8个孔内,加液针管(22~29)分别用胶粘接于洗板头主体(1)下面远离悬挂螺钉(2、3)一侧的一排8个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付祥李文忠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