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471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连接器,用于与一预设的电池插座结合,该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信号端子以及至少两电源端子;其中该绝缘本体开设一容置槽;该等多个信号端子水平排列地穿设于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信号端子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接触;该等电源端子分别穿设于该容置槽内,且所述电源端子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接触。透过上述的结构,将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连接器具有节省材料、减少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容易等特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一独立结构的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端子与该电池插座接触,来达到节省材料、减少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容易等目的的电池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携带式电子装置也不断地改良,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其中,为了在没有室内电源的环境下使用该携带式电子装置,该携带式电子装置必须通过一电池连接器与一电池连接。公知的电池连接器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76916号新型专利所示,该公告案揭露了一种电池连接器,是插设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该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固持件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端子槽,两侧面分别设有一定位片。固持件装设于绝缘本体一侧,该固持件包括一固持部,固持部的一端延伸有一定位部,定位部向一侧延伸有一助焊部。多个导电端子插设于端子槽内。该电池连接器通过绝缘本体两侧的定位片, 在焊接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时,可于印刷电路板上准确定位和可靠放置,从而可方便地将导电端子及固持件焊接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其中该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固定部, 该固定部向下弯折形成一焊接部。但上述的导电端子因需要至少两第二连接部与一电池插座接触,因此容易造成浪费材料、增加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复杂等缺点。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可节省材料、减少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容易的电池连接器,即成为了相关厂商以及研发人员所共同努力的目标。本设计人有鉴于公知的电池连接器具有浪费材料、增加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复杂的缺点,乃积极着手进行开发,以期可以改进上述既有的缺点,经过不断地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其能够节省材料以及减少电镀成本,且方便使用者组装。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连接器,是用于与一预设的电池插座结合,该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开设一容置槽;多个信号端子,水平排列地穿设于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信号端子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接触;以及至少两电源端子,分别穿设于该容置槽内,且所述电源端子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接触。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信号端子包括一信号端子焊接部,穿设于该容置槽的后壁面,并向外突出;以及一信号端子弹臂部,与该信号端子焊接部连接,而朝向该容置槽的槽口方向,并于其前端形成一信号端子弯折部。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该绝缘本体更包括至少两电源端子槽孔,该电源端子槽孔穿设于该绝缘本体顶面,并与该容置槽相通连。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电源端子包括一电源端子焊接部,穿设于该容置槽的后壁面,并向外突出;以及一电源端子弹臂部,与该电源端子焊接部连接,且其位置对应该电源端子槽孔,而朝向该容置槽的槽口方向延伸,并于其前端形成一电源端子弯折部。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更包括至少两电源端子槽孔,该电源端子槽孔分别穿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面,并与该容置槽相通连,该电源端子包括一电源端子焊接部,穿设该容置槽的后壁面,并向外突出;以及一电源端子弹臂部,与该电源端子焊接部连接,且其位置对应该电源端子槽孔,并朝向该容置槽的槽口方向延伸。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以其底面与一电池电路板接触连接。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以其后侧面与一电池电路板接触连接。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该绝缘本体更包括至少四电源端子槽孔,其中两电源端子槽孔穿设于该绝缘本体顶面,并与该容置槽相通连,另外两电源端子槽孔穿设于该绝缘本体侧面,并与该容置槽相通连。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该电源端子数量为四个,其位置各自对应一电源端子槽孔,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一电源端子焊接部,穿设该容置槽的后壁面,并向外突出;以及一电源端子弹臂部,与该电源端子焊接部连接,并朝向该容置槽的槽口方向延伸。通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有效的针对公知技术的电池连接器必须以至少两连接部与一电池插座接触而产生浪费材料、增加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复杂等问题加以突破,本技术的电池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端子因仅以一独立结构与一预设电池插座作接触,将使得本技术对比公知技术的电池连接器具有节省材料、减少电镀成本以及组装容易等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一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端子,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信号接触片以及电源接触片接触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端子,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信号接触片以及电源接触片接触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各自从其后侧面与一电池电路板以及一装置电路板结合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各自从其后侧面与一电池电路板以及一装置电路板结合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各自从其后侧面与一电池电路板以及一装置电路板结合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池连接器与该相对应的电池插座,各自从其后侧面与一电池电路板以及一装置电路板结合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电池连接器10绝缘本体100容置槽101电源端子槽孔11信号端子110信号端子焊接部111信号端子弹臂部1110信号端子弯折部12电源端子120电源端子焊接部121电源端子弹臂部1210电源端子弯折部2电池电路板3电池插座30固定部31接触部310信号接触片311电源接触片4装置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电池连接器1,是用于与一预设的电池插座3 结合,该电池插座3可设置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该电池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0,开设一容置槽100 ;多个信号端子11,水平排列地穿设于该容置槽100内,且每个信号端子11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3接触;以及至少两电源端子12,分别穿设于该容置槽100内,且每个电源端子12仅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该电池插座3接触。请参考图1以及图3所示,其中该信号端子11包括一信号端子焊接部110,穿设于该容置槽100的后壁面,并向外突出;以及一信号端子弹臂部111,与该信号端子焊接部110连接,而朝向该容置槽100的槽口方向,并于其前端形成一信号端子弯折部11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0更包括至少两电源端子槽孔101,该电源端子槽孔101穿设于该绝缘本体10顶面,并与该容置槽100相通连;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该电源端子槽孔101亦可穿设于该绝缘本体10侧面,或分别穿设于该绝缘本体10顶面以及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连接器,能与一预设的电池插座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开设有一容置槽;多个信号端子,水平排列地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信号端子能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所述电池插座接触;以及至少两电源端子,分别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电源端子能以一独立结构的弯折部分与所述电池插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坚蔡育霖
申请(专利权)人: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