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文哲专利>正文

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416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边框钢丝,相互隔开且纵向设置,并且下端部横向向内侧弯曲连接成一体;多个支撑钢丝,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配置,而分别与所述边框钢丝结合后向外侧延伸的两端上形成有挂钩部;多个张力钢丝,在所述支撑钢丝的上侧或者下侧隔开配置,并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连接管,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的中间位置纵向配置,以同时固定所述支撑钢丝和所述张力钢丝;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张力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悬挂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设置在车辆座椅内部的靠背框上以支撑乘客背部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内部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这样的座椅由支撑乘客臀部的座椅垫、 支撑背部的靠背、可搭放乘客胳膊的扶手以及支撑头部的头枕构成。其中,与本技术有关的靠背,具体在靠背的内部设置有形成靠背骨架的靠背框,而在靠背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乘客背部的钢丝悬挂装置。这样的钢丝悬挂装置由在靠背框上横向配置的多个张力钢丝和分别在张力钢丝两端纵向配置且固定多个张力钢丝的一对边框钢丝构成。为了将多个张力钢丝固定在一对边框钢丝上,一般需要将多个张力钢丝全部缠绕在一对边框钢丝上来固定,当钢丝悬挂装置受到不同方向的荷载时,张力钢丝缠绕固定在边框钢丝上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位移,而且将多个张力钢丝缠绕固定在边框钢丝上后需要按适当的长度切断端部,所以张力钢丝的尖锐端部有可能在组装或者车辆事故时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设置在车辆内部的靠背框上的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边框钢丝,相互隔开且纵向设置;多个支撑钢丝,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配置,而分别与所述边框钢丝结合后向外侧延伸的两端上形成有挂钩部;多个张力钢丝,在所述支撑钢丝的上侧或者下侧隔开配置,并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张力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另外,所述一对边框钢丝下端部向横向内侧弯曲并连接成一体。另外,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纵向配置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的中间位置,以同时固定所述支撑钢丝和所述张力钢丝。在此,所述支撑钢丝在形成为“U”形凹部的第一结合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而与所述边框钢丝相互垂直地固定在一起,并且所述边框钢丝嵌入到所述第一结合部的“U” 形凹部内。而且,支撑钢丝与一对边框钢丝的第一结合部通过注塑成形的第一固定构件被固定。还有,所述张力钢丝在形成为“0”形环的第二结合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构件而与所述边框钢丝相互垂直地固定在一起,并且所述边框钢丝穿过所述第二结合部的“0”形环。而且,张力钢丝与一对边框钢丝的第二结合部通过注塑成形的第二固定构件被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由于支撑钢丝与一对边框钢丝之间的第一结合部以及张力钢丝与一对边框钢丝之间的第二结合部通过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构件以及第二固定构件成一体地固定,从而不仅固定可靠,而且由于注塑成型的第一、第二固定构件不易变形损坏,可提高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的安全性。而且,由于张力钢丝与边框钢丝的第一结合部内藏在固定构件内,从而能够防止组装或者车辆事故时因张力钢丝的尖锐端部而受伤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结合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结合部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固定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 第一固定构件 2 第二固定构件10 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20 边框钢丝30 支撑钢丝 31 第一结合部40 张力钢丝 41 第二结合部50 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在此,附图中图示的线的粗细或者构成要素的尺寸等是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方便性,有可能被夸张表示。而且,后述的术语是考虑了在本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意图或者惯例有可能变化。因此,有关这些术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而定。还有,下面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而是仅用于表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构成要素的示例,而包含于本技术的说明书全部内容涉及的技术范畴、在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中能够均等替换构成要素的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钢丝悬挂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边框钢丝20,相互隔开且纵向设置,并且下端部横向向内侧弯曲连接成一体;支撑钢丝30,横跨一对边框钢丝20配置,而缠绕边框钢丝20且向外侧延伸的两端上形成有挂钩部;张力钢丝40,在支撑钢丝30的上侧或者下侧隔开配置,并横跨一对边框钢丝420 ;连接管50,在一对边框钢丝20的中间位置纵向配置,以同时固定支撑钢丝30和张力钢丝40 ;第一固定构件1,设置在支撑钢丝30与边框钢丝20的连接部;第二固定构件2,设置在张力钢丝40与边框钢丝20的连接部。在此,支撑钢丝30横跨一对边框钢丝20向横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且在纵向隔开规定间距地配置有多个。而且,支撑钢丝30的两侧与边框钢丝20结合并向边框钢丝20的外侧延伸,且被延伸的支撑钢丝30的两端上形成有钩状的挂钩部。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结合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支撑钢丝30缠绕边框钢丝20的部位形成有“U”形凹部的第一结合部31,此时,边框钢丝20垂直地穿过第一结合部31,并且嵌入到第一结合部31的“U”形凹部。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固定构件的使用状态图,如图3至5所示,支撑钢丝30与边框钢丝20的连接部上设置有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构件1,该第一固定构件1沿支撑钢丝30的长度方向具有长条形结构,此时, 长条形结构的宽度和高度大于支撑钢丝30的直径,以使支撑钢丝30包裹在长条形结构中, 而在支撑钢丝30缠绕边框钢丝20的第一结合部31的位置具有对应第一结合部31的结构从该长条形结构突起的半圆形结构,以使支撑钢丝30的第一结合部31包裹在半圆形结构中,同时垂直地穿过第一结合部31的边框钢丝20贯穿第一固定构件,且该第一固定构件以边框钢丝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这样,根据支撑钢丝30与边框钢丝20的连接部的结构特征注塑成型第一固定构件1,能够连接固定支撑钢丝30和边框钢丝20的同时可防止支撑钢丝30的第一结合部31在边框钢丝20上发生位移。还有,如图1所示,在支撑钢丝30的上侧或者下侧配置有至少一个横跨一对边框钢丝20的张力钢丝40,其在纵向隔开规定间距地配置多个,并且张力钢丝40的两侧缠绕并固定在边框钢丝20上。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结合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张力钢丝40缠绕边框钢丝20的部位形成有“0”形环状的第二结合部41,此时,边框钢丝20垂直地穿过第二结合部41,并且被第二结合部41的“0”形环绕着。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固定构件的剖视图,如图7至8所示,张力钢丝40与一对边框钢丝 20的连接部上设置有注塑成型的第二固定构件2,该第二固定构件2沿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靠背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边框钢丝,相互隔开且纵向设置;多个支撑钢丝,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配置,而分别与所述边框钢丝结合后向外侧延伸的两端上形成有挂钩部;多个张力钢丝,在所述支撑钢丝的上侧或者下侧隔开配置,并横跨所述一对边框钢丝;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张力钢丝与所述边框钢丝的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金文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