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可调节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3163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斜面,所述冲子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误差的校正,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校正的精度较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误差校正的精确可调节模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工业的日益发展,在零部件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常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模对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和加工,现有技术的模通常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然而,在对金属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会产生非常激烈的碰撞,这就势必导致了器材的磨损,当磨损产生后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这时通常要对整个折弯冲子或者下模折弯入子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误差校正、且成本较低的精确可调节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斜面,所述冲子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第二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杆上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配合的楔形槽,所述第三斜面抵接于所述楔形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方的挡板、及用于嵌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挡板之间的垫片。更进一步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侧、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移动的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进行误差的校正,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校正的精度较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 实施例中精确可调节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模11第一凸台 2冲子21第二凸台 22第一斜面 3第一调节杆31第一斜面 32楔形槽 4第二调节杆341第三斜面 5垫片6限位块7挡板8料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1,在定模1上水平设置有一用于放置待加工料板8的第一凸台11 ;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条形冲子2,在冲子2的一端设有一与第一凸台11相配合的第二凸台21,冲子2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斜面22 ;在第一斜面22的上方竖直设置有一条形的第一调节杆3,第一调节杆3的底端设有一第二斜面 31,第一斜面22与第二斜面31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在第一调节杆3的外侧设有一限位块6,用于限制第一调节杆3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垫片5及一第二调节杆4,第一调节杆3的正上方设有一挡板7,垫片5可嵌插进入第一调节杆3和挡板5之间的缝隙内,从而调整冲子2和定模 1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调节杆3上设有一楔形槽32,第二调节杆4的一端设有一与楔形槽32相配合的第三斜面41,第三斜面41抵接于楔形槽32内,且可相对滑动。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第一凸台11和/或第二凸台21发生磨损后,由于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因此,设备产生误差,需要进行校正。垫片5为厚度一定的调节单位,校正过程中,可通过向冲子2 和挡板8之间嵌插一定数量的垫片5从而调整冲子2和定模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起到校正的作用,校正完毕后,用第二调节块4水平挤压第一调节块1,第三斜面41和楔形槽32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第一调节块1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使得第一调节块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能够进行误差的校正,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精度,且校正的精度较高;(2)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斜面,所述冲子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可调节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杆上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配合的楔形槽,所述第三斜面抵接于所述楔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确可调节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方的挡板、及用于嵌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挡板之间的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确可调节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侧、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移动的限位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精确可调节模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斜面,所述冲子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本技术可进行误差的校正,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校正的精度较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010758SQ201120070260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徐振源 申请人:苏州劲颖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确可调节模,包括定模、设置在定模上的第一凸台,水平设置的冲子及设置在所述冲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斜面,所述冲子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抵接、且可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劲颖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