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169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活性炭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炭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到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于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后,减少污泥沉积对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的影响。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给水工程中的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是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中难以去除的氨氮和有机物采用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优化组合体现生物一物理一化学协同作用的具有针对性的强化处理直O
技术介绍
我国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嗅味、氨氮和有机物等指标普遍超标,以城镇为核心的区域性水质恶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原水中的高氨氮往往影响浊度和铁锰金属离子的去除。控制城镇水源污染,提高城镇供水技术,研发饮用水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保障城镇饮用水的安全,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资源环境与社会问题。目前,针对微污染源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自来水厂采用一般常规处理工艺,当原水氨氮超过3 mg/1难以达到新的出厂水水质标准,需要进行预处理、优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措施。最近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在部分地区出厂水浊度作为出厂水质重要的控制指标日渐受到重视,浙江省现代化水厂标准已将浊度要求提至0. INTU以下,现有工艺组合要达到如此高的出水要求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适合于原水氨氮超过3 mg/1的微污染原水处理,解决原水浊度较高和水温较低对整个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到配水管网。可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前设置水温加热装置,通过提高水温来改善生物处理效果。厂区有地热资源可以利用时,则水温加热装置为地热升温系统,利用地热对原水进行加热。可将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建于厂区地坪较高处,而臭氧接触池,活性碳砂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建于厂区地坪较低处, 两者之间的厂区地坪高度差为;3、m,如果所有的池体位于同一厂区地坪高度时,则需要在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与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提升泵房。本技术针对原水水质高氨氮的特性对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应急处理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形和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全流程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协同作用的完整处理体系。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于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后,减少污泥沉积对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的影响。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3化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常规条件微污染高氨氮原水处理工艺示意图。图2为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条件下工艺改进示意图。图3为地热升温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为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该沉淀池通过进水管接入原水1,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4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8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8的输出端与活性碳砂滤池9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碳砂滤池9的输出端与清水池10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10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11连接到配水管网12。沉淀池为絮凝平流沉淀池2或高效沉淀池3。砂滤池为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5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6。原水1先经过絮凝平流沉淀池2或高效沉淀池3进行沉淀,然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4进行生物预处理,出水进入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5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6过滤,然后再送至臭氧接触池8氧化后进入活性碳砂滤池9过滤,出水通过清水池10调蓄后由送水泵房11送入配水管网12。可在生物接触氧化池4前设置水温加热装置,通过提高水温来改善生物处理效果。厂区有地热资源可以利用时,则水温加热装置为地热升温系统 13,利用地热对原水1进行加热,否则采用其它方式提高水温,将水温提高到5 15°C。当厂区有一定坡度时,将絮凝平流沉淀池2或高效沉淀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以及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5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6建于厂区地坪较高处,而臭氧接触池8,活性碳砂滤池9,清水池10,送水泵房11建于厂区地坪较低处,两者之间的厂区地坪高度差为3、m, 如果所有的池体位于同一厂区地坪高度时,则需要在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5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6与臭氧接触池8之间设置提升泵房7。絮凝平流沉淀池2或高效沉淀池3前投加臭氧14、高锰酸钾(复合盐)15、粉末活性碳16、矾17和助凝剂18 (—般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碳可视原水水质试验决定是否需要投加,其余药剂均需投加,参考投加药剂量臭氧的投加量约0. 5 lmg/1,高锰酸钾的投加量约1 aiig/Ι,粉末活性碳的投加量约5 10mg/l,矾的投加量约20 30mg/l,助凝剂可采用PAM,投加量约0. 1 0. aiig/Ι);生物接触氧化池4采用空气19曝气(气水比0. 5 1:1);臭氧接触池8内投加臭氧14 (臭氧的投加量约2. 5 3. 5mg/l);活性碳砂滤池9前投加助滤剂20 (助滤剂可采用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约3 5mg/l);清水池10前投加氯或二氧化氯21消毒。(氯的投加量约2 ;3mg/l,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约1 aiig/1)。如图3所示,地热升温系统由进水管22、热交换管23、出水管Μ、进水隔断阀25、 出水隔断阀沈、冲洗进水阀27和冲洗出水阀28组成。具体结构为该地热升温系统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多路热交换管23,该多路热交换管23的一端与进水管22连接,该多路热交换管23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M连接至生物接触氧化池4,进水管22与每一路热交换管23之4间设有一个进水隔断阀25,出水管M与每一路热交换管23之间设有一个出水隔断阀沈, 每一路热交换管23的一端通过冲洗进水阀27连接外加压力水,每一路热交换管23的另一端设冲洗出水阀观排水。工作方式为沉淀池出水在进水管22上分成多路热交换管23, 热交换管23埋入地下充分吸收地热提高管内水温,由出水管M汇集后进入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4 ;当单根热交换管23需冲洗时,关闭进水隔断阀25和出水隔断阀沈,打开冲洗进水阀27和冲洗出水阀28以外加压力水进行冲洗和排水。 其余絮凝平流沉淀池2、高效沉淀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5、序批反冲洗砂滤池6、提升泵房7、臭氧接触池8、活性碳砂滤池9、清水池10和送水泵房11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权利要求1.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到配水管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前设置水温加热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碳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到配水管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炯王纵郑国兴雷挺范玉柱方以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