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钻铤生产中的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
技术介绍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钻柱的工作情况非常恶劣,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在钻柱的构造中,钻铤(drill collar)又处在钻柱的最下部,是下部钻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壁厚大(一般为38 53mm,相当于钻杆壁厚的4 6倍),具有较大的重力和刚性,它在钻井过程中主要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凭钻柱组合的重量给钻头施加钻压;保证压缩条件下的必要强度和刚性;C3)减轻钻头的振动、摆动、和跳动等,使钻头工作平稳;(4)保证井壁的垂直性,控制井斜。针对钻铤的这些作用和特点,行业上禁止用钻杆部分来加压,否者钻杆要弯曲、断裂等。钻铤是用轧制或锻造的AISI4145H铬钼合金结构钢制造,对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控制也比较严格。传统的钻铤生产中的热处理工艺都是对在轧制状态下的钻铤坯料整体直接进行调质处理(即淬火加高温回火处理),此种处理一般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综合机械性能,晶粒度为8级。热处理后,对钻铤坯料进行机械加工,车出两端螺纹。通常,钻铤在载荷作用下作业时,由于管体壁厚大,一般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钻井用钻铤生产中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首先用中频加热的方式对在轧制状态下的钻铤坯料两端0.9~1.0米长的料段进行局部高温正火处理,正火处理的温度控制在950℃~980℃、正火处理的时间为15分至30分,空气冷却至室温,然后对钻铤坯料整体进行淬火加高温回火的调质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浩,贺培基,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丰达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