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
,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是一种蓄电池极柱与中盖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也称二次电池或称贮能电池。电池在工作时,在两极上进行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因此可用充电的方法使两极活性物质恢复到初始状态,使电池得以再生,充电和放电能够反复多次循环使用。蓄电池与外部电联接器连接的极柱是从电池盖伸出,即正、负极柱从同一个电池盖上的通孔中穿过,这样蓄电池极柱的密封就成为蓄电池制造业内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现有中、大型蓄电池极柱的密封结构主要有环氧树脂密封和铅套密封。前一种结构最常见,它是在蓄电池直出极柱上套一被压至极柱坑底部的0形橡胶圈,或者仅在极柱坑底部塞放一圈吸附性玻璃纤维隔板纸,再用环氧树脂将电池盖与极柱坑之间的空间填满,通过环氧树脂与极柱四周以及电池盖材料之间的粘结实现密封。后一种结构是在塑料电池盖上镶嵌一铅套,制造电池时将电池极组的铅极柱与铅套熔化为一体实现密封。除此人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提高电池极柱与电池盖之间的密封性,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的一种阀控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中国专利号ZL200420042736. 7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极柱与中盖的密封结构,它包括位于中盖(2) 通孔边缘处的固定部(2a),固定部(2a)内侧面和极柱(1)外侧面之间设有填充固定件(6)和密封件(3),所述的密封件(3)位于填充固定件(6)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3)包括呈环形片状的弹性部(31)和位于弹性部(31)内缘处的密封部一(32),密封部一(32)的内侧面与极柱(1)的外侧面相抵靠,弹性部(31)的外缘部固定在中盖(2)的固定部(2a)上且弹性部(31)的外缘部与中盖(2)的固定部(2a)之间形成环形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正方位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