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管理诱导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9798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城市交通管理诱导控制系统,解决了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中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以及移动预警子系统的技术集成问题,特征是交通数据库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移动预警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双向连接,支持包括微波探头,视频探头,超声波探头,地磁线圈,无线地磁头和地磁探测头等检测器多源数据融合,有益效果是将各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同一标准,实现了交通基础数据和历史数据共享,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水平,减少停车次数,缩短旅行时间,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为节能环保和安全出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系统,特别涉及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城市交通管理诱导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以及移动预警子系统,其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通过对路网上的交通信号灯进行优化配时,使受控区域交通网内的交通流有序平安运行,以减少交通堵塞,缩短行程时间,交通控制主要从时间上影响交通流; 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能够为出行者提供路网交通状况信息,使出行者能够合理利用交通网络,最终从空间上实现交通流的优化分布;交通监控系统由交通控制中心值班交警根据视频画面交通状况,通过电视台和交通电台向市民发布交通信息,达到宏观调控交通流,移动交通预警系统能即时快速处理交通事故,防止二次交通事故。在现有技术的交通系统中, 上述四个系统各自为政,所使用的基础交通信息和历史数据不能共享,至使最终效果不佳。 特别是,在现有的信号控制系统中,大多数车辆检测器采用的是地磁线圈,然而地磁线圈在实际应用中因为覆盖整个车道,一旦路面变形或被车辆碾压及路面维修等因素,都会损坏地磁线圈,一旦地磁线圈损坏,就会造成整个自适应控制系统失去实测数据,而使一切实时优化控制失效,整个系统降至最低层面的定时点控。此外,在现有的控制系统中,信号机对信号灯的控制参数是由上位机(交通控制服务器)通过各种优化算法得到的,再下达给信号机,信号机只是控制器,不能在现场进行在线设置,在干道线控中,采用拼凑方法实现双向绿波,不但效果差,还大大损失支路绿灯时间,而在面控中(区域交通网),采用线控与点控的物理组合,不是实质上的区域实时自适应区域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将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以及移动预警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进行集成,通过局域网和交通数据库与交通诱导系统相连,共享交通基础信息和历史数据,在通过值班交警观察视频监控和移动预警子系统,用电视台,交通广播电台,大型交通诱导屏和因特网向公众发布交通信息,使城市交通智能化、可视化与信息化,并在信号控制系统中,采用地磁探测技术,提高实时优化控制的可靠性与准确率,提升控制系统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含有交通数据库,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移动预警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其中,交通数据库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移动预警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双向连接。所述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含有第一车辆检测器、智能信号控制机、第一光端机、光端机柜、交通信号控制服务器和交通信号灯以及光纤网通讯、交通数据库和局域网,所述第一车辆检测器为地磁探测头或地磁线圈或无线地磁头,其中,地磁探测头或地磁线圈或无线地磁头与智能信号控制机单向连接,智能信号控制机与信号灯单向连接,智能信号控制机与第一光端机、第一光端机与光纤网通讯、光纤网通讯与光端机柜、光端机柜与交通控制服务器、通控制服务器与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与交通数据库双向连接所述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含有第二车辆检测器、无线网通讯、无线路由器、交通流数据采集服务器、网间、交通诱导服务器、第二光端机、第三光端机、显示屏控制机、交通诱导显示屏以及光纤网通讯、交通数据库和局域网,所述第二车辆检测器包括.摄像机、微波探头、超声波探头.和红外探头,其中,第二车辆检测器中的.摄像机、微波探头、超声波探头.和红外探头与无线网通讯单向连接,无线网通讯与无线路由器单向连接,无线路由器与交通流数据采集服务器单向连接,交通流数据采集服务器与网间单向连接,网间与交通数据库单向连接,交通数据库和交通诱导服务器分别与局域网双向连接,局域网再与第二光端机单向连接,第二光端机与光纤网通讯单向连接,光纤网通讯再与第三光端机、显示屏控制机以及交通诱导显示屏串行连接。所述交通监控子系统含有第二摄像机、第四光端机、监控交换机、视频显示墙以及光纤网通讯、交通数据库和局域网,其中,第二摄像机、第四光端机、光纤网通讯、监控交换机以及视频显示墙串行连接,交通数据库与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与监控交换机双向连接。所述移动预警子系统含有装载在预警车上的车载预警设备、3G网、交通诱导服务器以及局域网,所述车载预警设备包括高速车载云台摄像机、移动信息显示屏、音频设备和报警器,其中,车载预警设备与3G网连接,3G网与交通诱导服务器.单向连接,交通诱导服务器与局域网8双向连接。所述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含有操纵台、因特网、交通电台、有线网和电视台以及交通数据库、局域网和无线网通讯,其中,操纵台分别与因特网单向连接、与有线网和电视台串行连接,又与无线网通讯双向连接,无线网通讯与交通电台单向连接,操作台还分别与局域网以及无线网通讯双向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交通管理数据集成,实现了交通基础数据和历史数据共享,并将交通管理各个专业子系统基于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交通管理指挥,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水平,并可减少停车次数,缩短旅行时间,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经实验性使用,可降低油耗6%,降低废气排放9%,降低延迟(停车时间)12%,降低停车次数18%,为节能环保和安全出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本专利技术支持包括微波头,视频头,超生波探测头,地磁线圈,地磁探测头等检测器多源数据融合,将各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同一标准,因而方便了数据共享。本专利技术支持包括3G无线电通讯光纤直连,无线公网GPRS,TCP网络等多种通讯方式,因而有利宏观调整交通流,也便于信息发布和公众查询。本专利技术移动预警子系统操作简单,运输方便,可通过无线传输对现场进行远程监控,指挥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预警系统,采用高速车载云台摄像机,经GPRS模块,通过3G无线网络传到交通指挥中心的交通诱导服务器上,交通指挥人员可以即时通过电脑观察到事故现场的各种情况,效果清晰,直观,具有时效性,设备具有的信息显示屏,报警器和音频设备可以使较远处的驶进事故现场的车辆可以提前做出减速,绕行措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图中1.交通数据库,2.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 2-1.第一车辆检测器, 2-1-1.地磁探测头, 2-1-2.地磁线圈,2 -1-3.无线地磁头,2-2.智能信号控制机,2-3.第一光端机,2-4.光端机柜,2-5.交通信号控制服务器,2-6.交通信号灯,3.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3-1.第二车辆检测器, 3-1-1.摄像机, 3-1-2微波探头,.3-1-3.超声波探头, 3-1-4,红外探头,3--2.无线网通讯,3--3.无线路由器,3--4.交通流数据采集服务器,3--5.网闸,3--6.交通诱导服务器,3--7.第二光端机,3--8.第三光端机,3--9.显示屏控制机,3--10,交通诱导显示屏4.交通监控子系统, 4-1.第二摄像机, 4-2.第四光端机, 4-3.监控交换机,4-4.视频显示墙,5.移动预警子系统,5-1.车载预警设备, 5-2. 3G 网,5-1-1.高速车载云台摄像机, 5-1-2.移动信息显示屏, 5-1-3.音频设备,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交通管理诱导控制系统,含有交通数据库(1),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2),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3),交通监控子系统(4),移动预警子系统(5)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6),其中,交通数据库(1)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2)、交通诱导显示子系统(3)、交通监控子系统(4)、移动预警子系统(5)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6)双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吉万马会文陈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广信先锋交通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