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706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原料准备:粉末原料为304不锈钢粉末;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70-80%、PE5-20%、SA10-20%,在140℃-160℃温度下混合1-2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50-60∶60-5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不锈钢粉末,进行混炼,混炼的温度为130-165℃,混炼机转速为40-60r/min,混炼时间1.5-2h;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注射成形机内进行注射成形,注射温度120-165℃,注射压力60-120MPa,模温30-60℃,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坯件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进行脱脂处理;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8~12℃/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100~1350℃,保温30~600分钟后随炉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且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成形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门高新技术,在铁路通信、电力通信、军用通信、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系统等方面都得到了及其广泛的应用,许多新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开拓之中。组件座是光纤通信用重要的光电子器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组件座主要采用机加工方法制备。由于零件的内部有一个45°的斜面,因此无法一次加工成形。目前工业生产上解决此问题主要采用加工两个零部件,如图1、图2所示,然后通过组装的方法获得最终产品,如图3所示。由于组件座产品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其加工性能差,机加工方法效率低、周期长、原材料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采用两个零件组装的方法制备, 存在装配不合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且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的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一种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步骤如下原料准备粉末原料为304不锈钢粉末;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 (石蜡)70-85 %、PE (聚乙烯)5_20 %、SA (硬脂酸)10-20%,在140°C _160°C温度下混合1-2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50-60 60-5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不锈钢粉末,进行混炼制成喂料,混炼的温度为130-165°C,混炼机转速为40-60r/min,混炼时间 1. 5-2h ;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注射成形机内进行注射成形,注射温度120_165°C, 注射压力60-120MPa,模温30_60°C,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坯件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进行脱脂处理;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8 12°C /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100 1350°C,保温30 600分钟后随炉冷却。上述原料准备步骤中所述的粉末原料为英国Osprey公司提供的304不锈钢的气雾化粉。上述坯件处理步骤中所述的坯件溶解其中的PE组分是将坯件置于的二氯甲烷溶剂中。上述坯件处理步骤中所述的坯件脱脂处理是将干燥后的坯件放入真空脱脂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0. 5-50C /min加热至180_250°C,保温100 140分钟,再以4-10°C /min 加热至380-450°C,保温100 140分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采用一种高石蜡含量的粘结剂,提高喂料的流动性,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的复杂结构;同时含有近10%的聚乙烯,保证脱脂过程中产品不变形。控制批量生产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由粉末冶金工艺与塑料注射成形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由于在其粉末中加入大量的粘结剂,因此所制备的喂料均勻一致且流动性好,又是在流动状态下均勻填充模腔成形,因此可以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的复杂结构。整个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容易实现规模化,材料的利用率几乎可以达到100%,生产成本低,这就具备其它成形工艺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专利技术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304不锈钢光通讯组件座产品,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的复杂结构。批量生产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一次性成形出包括45°斜面在内的组件座产品且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的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附图说明图1是由机加工组装工艺制备的组件座产品组件1结构示意图;图2是由机加工组装工艺制备的组件座产品组件2结构示意图;图3是由机加工组装工艺制备的组件座产品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本专利技术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的组件座产品的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以光通讯组件座为实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其过程如下原料准备采用的粉末原料为英国Osprey公司提供的304不锈钢的气雾化粉;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70%, PE20%, SAlO %置叶片式混料机中,在 140°C温度下混合1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50 6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粉末,进行混炼,混炼的温度为130°C,混炼机转速为40r/min,混炼时间浊;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B0Y50T注射成形机内,注射温度165°C,注射压力 60MPa,模温60°C,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首先将坯件置于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放入真空脱脂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0. 5°C /min加热至180°C,保温100分钟,再以4°C /min加热至380°C,保温140分钟,使细粉可经由孔隙通道到达脱脂坯表面。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8°C /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200°C,保温480分钟后随炉冷却,获得产品如图4所示。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以光通讯组件座为实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其过程如下原料准备采用的粉末原料为英国Osprey公司提供的304不锈钢的气雾化粉。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70%, PE15%, SA15%,置叶片式混料机中,在 150°C温度下混合1. 5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60 5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粉末,进行混炼。混炼的温度为140°C,混炼机转速为50r/min,混炼时间1. 5h。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B0Y50T注射成形机内,注射温度135°C,注射压力 SOMPa,模温50°C,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首先将坯件置于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放入真空脱脂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5°C /min加热至250°C,保温100分钟,再以 6°C /min加热至420°C,保温120分钟,使细粉可经由孔隙通道到达脱脂坯表面。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10°C /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250°C,保温240分钟后随炉冷却,获得产品如图4所示。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以光通讯组件座为实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其过程如下原料准备采用的粉末原料为英国Osprey公司提供的304不锈钢的气雾化粉。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70%, PE15%, SAlO %置叶片式混料机中,在 160°C温度下混合2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50 5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粉末,进行混炼。混炼的温度为150°C,混炼机转速为55r/min,混炼时间1. 8h。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B0Y50T注射成形机内,注射温度145°C,注射压力 lOOMPa,模温40°C,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首先将坯件置于的二氯甲烷溶剂中,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放入真空脱脂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2°C/min加热至200°C,保温120分钟,再以 8°C /min加热至400°C,保温120分钟,使细粉可经由孔隙通道到达脱脂坯表面。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12°C /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300°C,保温120分钟后随炉冷却,获得产品如图4所示。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以光通讯组件座为实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其过程如下原料准备采用的粉末原料为英国Osprey公司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通讯组件座一次性成形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原料准备:粉末原料为304不锈钢粉末;粘结剂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PW70-85%、PE5-20%、SA10-20%,在140℃-160℃温度下混合1-2小时;喂料的制备:按体积比50-60∶60-50的比例,称量好粘结剂与304不锈钢粉末,进行混炼制成喂料,混炼的温度为130-165℃,混炼机转速为40-60r/min,混炼时间1.5-2h;注射成形:将制好的喂料加入注射成形机内进行注射成形,注射温度120-165℃,注射压力60-120MPa,模温30-60℃,注射成形出坯件;坯件处理:坯件溶解其中的PE组分,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件进行脱脂处理;坯件烧结:烧结工艺为以8~12℃/min的升温速度升到高温1100~1350℃,保温30~600分钟后随炉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民何浩雷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