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包括有增压组件(9)、供料组件(18、19、20)、切割头组件(25),供料组件(18、19、20)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高压软管与增压组件(9)连接,切割头组件(25)安装在加工中心(23)上,且切割头组件(25)通过高压软管与供料组件(18、19、20等)连接,切割头组件(25)与工件(26)的位置相对应,工件(26)安装于加工中心(23)的工作台(27)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适合精密加工,又能适合普通的切割和钻孔,且加工效率高和可靠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悬浮的方法来产生较细直径的射流,可适合于工业在任何射流直径下均可加工的磨料水射流产生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磨料水射流加工装备,具体属于一种可通过调节系统压力,改变喷嘴结构、磨料种类及大小来适用于难加工材料、热敏性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切割、钻孔、 磨削、抛光的多功能加工装置,属于精加工装置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磨料水射流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较快的非传统加工方法,磨料水射流加工可与激光加工相媲美,同时又是激光加工的补充。很多营运商利用磨料水射流来切割激光较难切割或不可能切割的材料。磨料水射流较激光有如下优点1)切割材料的厚度优于激光系统; 2)能切割如铜材等对光有高反射的材料;3)诸如石头和玻璃等脆性材料;4)需要好的边缘质量的零件;5)不能有热敏性零件。与激光切割的研究相比,磨料水射流发展还非常有限,仅只有一种磨料射流产生的方法用于精密加工,这种方法涉及到高速水射流卷吸磨料粒子和空气进入射流系统,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仅有3%的水射流能量传递到磨料粒子。吸入磨料粒子的同时吸入空气, 当射流直径在500 μ m以下时,效率变得非常低,射流直径在300 μ m以下时,射流几乎停止操作,当需要100 μ m以下射流直径时,现有的磨料粒子产生方式不能满足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既能适合精密加工,又能适合普通的切割和钻孔,且加工效率高和可靠性好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用悬浮的方法来产生较细直径的射流,可适合于工业在任何射流直径下均可加工的磨料水射流产生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包括有增压组件、供料组件、切割头组件,供料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高压软管与增压组件连接,切割头组件安装在加工中心上,且切割头组件通过高压软管与供料组件连接,切割头组件与工件的位置相对应,工件安装于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上述加工中心上设有垂直进给结构,工作台上设有水平位移结构。上述增压组件包括驱动空气调压阀、驱动空气安全阀、驱动空气压力表、驱动空气截止阀、驱动增压泵、高压水安全阀、蓄能器、第二压力表,其中驱动增压泵通过管道与驱动空气入口及入水口连接,驱动空气入口与空气驱动增压泵连接的管道上装设有驱动空气调压阀、驱动空气安全阀、驱动空气压力表、驱动空气截止阀,驱动增压泵的出口通过高压水安全阀、蓄能器、第二压力表、减压阀、并依次经过主高压水路的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与切割头组件连接,驱动增压泵的出口通过高压水安全阀、蓄能器、第二压力表、减压阀、并依次经过次高压水路的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与供料组件连接。上述驱动空气调压阀与驱动空气入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装设有驱动空气过滤器。上述驱动增压泵与入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入水管路过滤器。上述驱动增压泵的出水管路压力为0_35MPa。上述供料组件包括两只磨料罐、第二截止阀,其中两只磨料罐分别通过两个加料口与能加入不同种类及粒度的磨料浆体供料系统连接,且两只磨料罐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截止阀与增压组件中的第一单向阀连接,两只磨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两个第三截止阀与切割头组件连接。上述切割头组件包括喷嘴,喷嘴通过第三压力表、第四截止阀、第三截止阀与两只磨料罐连接,且喷嘴通过第三压力表、第四截止阀与主高压水路的第二单向阀连接。上述驱动增压泵加压后的水路安装有多向流量控制器。上述驱动增压泵为气驱动柱塞增压泵;磨料罐采用铸钢内衬玻璃钢;与喷嘴连接管件采用能缠绕的外覆橡胶的软不锈钢。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微磨料水射流加工装置的磨料吸入状态不能满足微细加工要求的射流直径,从而提出一种微磨料浆体射流加工系统可以产生IOOum以下的射流直径而不影响切割效率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工业需求精密加工,同时还可以满足一般的切割,代替或补充激光精密加工不能加工的热敏性,高反射及复合材料和难加工的脆性材料。本专利技术既能适合精密加工,又能适合普通的切割和钻孔,且加工效率高和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用悬浮的方法来产生较细直径的射流,可适合于工业在任何射流直径下均可加工的磨料水射流产生方式。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包括有增压组件9、 供料组件18、19、20等、切割头组件25,供料组件18、19、20等安装在机架24上,并通过高压软管与增压组件9连接,切割头组件25安装在加工中心23上,且切割头组件25通过高压软管与供料组件18、19、20等连接,切割头组件25与工件26的位置相对应,工件26安装于加工中心23的工作台27上。另外,上述加工中心23上设有垂直进给结构,工作台27上设有水平位移结构。通过加工中心的垂直进给和工作台的水平位移以实现射流加工工艺参数的调节。本实施例中,上述增压组件9包括驱动空气调压阀3、驱动空气安全阀5、驱动空气压力表4、驱动空气截止阀6、驱动增压泵9、高压水安全阀10、蓄能器12、第二压力表13,其中驱动增压泵9通过管道与驱动空气入口 1及入水口 7连接,驱动空气入口 1与空气驱动增压泵9连接的管道上装设有驱动空气调压阀3、驱动空气安全阀5、驱动空气压力表4、驱动空气截止阀6,驱动增压泵9的出口通过高压水安全阀10、蓄能器12、第二压力表13、减压阀11、并依次经过主高压水路的第二节流阀14-2、第二单向阀15-2与切割头组件25连接,驱动增压泵9的出口通过高压水安全阀10、蓄能器12、第二压力表13、减压阀11、并依次经过次高压水路的第一节流阀14-1、第一单向阀15-1与供料组件18、19、20等连接。压力为1. 4MPa的压缩空气经过驱动空气管路进入驱动增压泵9,通过调节驱动空气调压阀3 及减压阀11,实现出水管路压力从0-35MPa范围内调节,蓄能器12可抑制出水管路的压力波动,通过第二压力表13可监测出水管路的压力值和波动值。此外,上述驱动空气调压阀3与驱动空气入口 1连接的管道上还装设有驱动空气过滤器2。另外,上述驱动增压泵9与入水口 7连接的管道上还装设有入水管路过滤器8。 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增压泵9的出水管路压力为0-35MPa。本实施例中,上述供料组件18、19、20等包括两只磨料罐18_1、18_2、第二截止阀 16-1、16-2,其中两只磨料罐18-1、18-2分别通过两个加料口 17_3、17_4与能加入不同种类及粒度的磨料浆体供料系统连接,且两只磨料罐18-1、18-2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截止阀16-1,16-2与增压组件9中的第一单向阀15-1连接,两只磨料罐18_1、18_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两个第三截止阀16-3、16-4与切割头组件25连接。磨料浆体通过加料口 17_3、17_4 加入两只磨料罐18-1、18-2内,两只磨料罐18-1、18-2也可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及粒度的磨料,通过两个第二截止阀16-1、16-2实现两罐的轮流使用。部分高压水依次经过主高压水路的第二节流阀14-2、第二单向阀15-2实现与切割头的连接。部分高压水依次经过从高压水路的第一节流阀14-1、第一单向阀15-1、第二截止阀16-1、16-2进入磨料罐,置换磨料罐18-1、18-2内的磨料浆体后经第三截止阀16-3、16-4与主高压水路混合。第一单向阀15-1可防止含有磨料的混合液回流磨损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磨料水射流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增压组件(9)、供料组件(18、19、20)、切割头组件(25),供料组件(18、19、20)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高压软管与增压组件(9)连接,切割头组件(25)安装在加工中心(23)上,且切割头组件(25)通过高压软管与供料组件(18、19、20)连接,切割头组件(25)与工件(26)的位置相对应,工件(26)安装于加工中心(23)的工作台(2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勇,罗武生,宋月贤,罗卓,杨佩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