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力源泵节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3623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动力源泵节能空调机组,属于空调制冷机组,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制冷机组在温度低的环境中制冷效果差的问题。该双动力源氟泵节能空调机组,包括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的压缩机制冷机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通过传输管道连接,且气液分离器还回连于压缩机,此外,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器与干燥过滤器之间的传输管道并联的氟泵制冷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节能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与节能空调机组相互配合,实现了两个制冷机组的自由切换,并利用氟泵制冷机组大大提高了温度低的环境下的制冷效果,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成为人类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提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口号,我国也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空调作为能耗大户,自然成为所有行业的关注焦点,开发环保高能效空调机组成为了每一个空调企业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目前,最常用的节能空调采用的是压缩机制冷机组。压缩机制冷机组利用制冷剂气态与液态之间的转换来实现吸热与放热,从而对室内空气实现制冷。这种制冷机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冬季温度低的时候,制冷剂气态与液态之间的转换能耗大,进而导致其制冷时能效低、成本大,因此压缩机制冷机组在冬季温度低时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源泵节能空调机组,在现有的压缩机制冷机组的系统中,增加一套适合冬季温度低时使用的氟泵制冷机组,并实现两个机组的自由切换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制冷机组在冬季温度低时制冷成本大、能效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双动力源泵节能空调机组,包括主要由通过传输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的压缩机制冷机组,且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回连于压缩机,同时,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器与干燥过滤器之间的传输管道并联的氟泵制冷机组。在上述设备中,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均设置于室外,其中,冷凝器用于冷却制冷剂,使其温度达到适合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的程度;储液器用于存储系统中多余的制冷剂,保证系统工作时拥有足量的制冷剂使用;干燥过滤器用于对通过的制冷剂进行干燥和过滤。而压缩机、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均设置于室内,其中,压缩机为压缩机制冷模式的动力来源;蒸发器是完成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的主要设备;气液分离器对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气态制冷剂送入压缩机形成循环,而液态制冷剂则存留于气液分离器中。为了防止氟泵制冷机组工作时,制冷剂通过储液器与干燥过滤器之间的传输管道回流至氟泵制冷机组内,在所述储液器与干燥过滤器之间的传输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过滤器与蒸发器之间的传输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膨胀阀;同时,还设置有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与蒸发器之间的传输管道并联的氟泵制冷剂管道,且该氟泵制冷剂管道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通过上述设计,便在干燥过滤器与蒸发器之间形成了两条传输管道,一条用于传输压缩机工作时的制冷剂,另一条用于传输氟泵工作时的制冷剂,如此便避免了两种动力源在工作时制冷剂出现串流现象,保证了制冷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串流现象是指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进入氟泵制冷机组的传输通道内,或者在氟泵制冷机组工作时,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制冷机组的传输通道内。再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与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在支路并联的氟泵制冷剂回流管道,该氟泵制冷剂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通过氟泵制冷剂回流管道与第二单向阀的设置,既为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提供了回流的通道,避免了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又防止了压缩机工作状态下制冷剂通过该氟泵制冷剂回流管道回流入气液分离器。同时,在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在的支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的第三单向阀和第三电磁阀,从而实现了对氟泵工作时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控制。更进一步地,所述氟泵制冷机组包括通过传输管道依次连接的视液镜、氟泵、恒流阀、流量开关和第四单向阀。其中,视液镜用于观察储液器内的制冷剂余量;氟泵为制冷剂提供传输动力;恒流阀用于保证制冷剂流量的恒定;流量开关用于控制其所在传输管道的开与关;而第四单向阀则防止了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进入氟泵制冷机组,控制了该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上述硬件系统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双动力源氟泵节能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两种工作模式压缩机制冷模式(1)关闭第二电磁阀和氟泵,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启动压缩机,系统进入压缩机制冷模式;(2)压缩机对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然后将其送入冷凝器冷凝为液态制冷剂;(3)冷凝之后的液态制冷剂存储于储液器内,并由第一电磁阀进入膨胀阀进行降温降压,再进入蒸发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4 )热交换之后,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变成为气态制冷剂,并通过第三电磁阀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气态制冷剂输送回压缩机; (5)循环执行步骤(2) (4)。氟泵制冷模式(1)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压缩机,开启第二电磁阀,启动氟泵,系统进入氟泵制冷模式;(2)氟泵从储液器内抽取液态制冷剂,并将该液态冷凝剂经第二电磁阀送入蒸发器之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3)热交换之后,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变成为气态制冷剂,并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冷凝器冷凝,然后存储于储液器之中。(4)循环执行步骤(2) (3)。为了保证制冷剂的干燥度,同时防止制冷剂中存在杂质,所述制冷剂在通过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之前,还进入干燥过滤器进行干燥与过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在于,利用氟泵制冷过程中温差传热原理,通过巧妙的设计,在现有的压缩机制冷机组中增加一套适合低温环境使用的氟泵制冷机组,从而利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实现两个制冷机组的正常工作,并利用多个单向阀和电磁阀来对传输管道进行控制,以实现两个制冷机组的自由切换,保障整个机组的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原理简单,设计巧妙,实现方便;2.本专利技术在一套系统中利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实现了两个制冷机组的正常工作,与单独使用两个制冷机组相比,既减小了机组的体积,又降低了生产、运行与维护成本;3.本专利技术在一套系统中实现了两个制冷机组的正常工作与自由切换,为温度低时更换制冷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系统中动力源与电磁阀的状态,轻松实现了压缩机制冷机组与氟泵制冷机组的自由切换,从而为低温环境下使用氟泵制冷机组实现制冷提供了操作基础,解决了温度低时使用压缩机制冷机组带来的成本高、能效低等问题;5.本专利技术通过恒流阀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了恒流控制,保证了氟泵制冷模式下制冷剂流量的恒定,从而保证了制冷效果的稳定,提高了氟泵制冷机组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名称为1-压缩机,2-高压开关,3-球阀,4-第三单向阀,5-冷凝器,6-压力传感器,7-第五单向阀,8-储液器,9-第一单向阀,10-干燥过滤器, 11-第一电磁阀,12-膨胀阀,13-蒸发器,14-第三电磁阀,15-气液分离器,16-低压开关, 17-氟泵,18-恒流阀,19-流量开关,20-第四单向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二单向阀,视液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与本专利技术形成对比,以突出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此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进行详细说明。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制冷机组的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工作时,开启压缩机1、 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4,压缩机1将来自气液分离器15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高压开关2、球阀3和第三单向阀4的控制下通过传输管道传输至冷凝器5,制冷剂在冷凝器5中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然后在压力传感器6和第五单向阀7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动力源泵节能空调机组,包括主要由通过传输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5)、储液器(8)、干燥过滤器(10)、蒸发器(13)和气液分离器(15)组成的压缩机制冷机组,且所述气液分离器(15)还回连于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器(8)与干燥过滤器(10)之间的传输管道并联的氟泵制冷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马林王倩李猛王敏忠宋俊峰赵人杰邱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