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6225 阅读:9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电机驱动离合组件,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现在技术的转向方式,利用离合组件带动转向拉杆左右转动,从而推动车轮转向,即当线路板输出控制信号时,带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作用,使拉杆左右扭动,拉杆推动车轮支架动作,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实现转向功能。在此过程中,当车子的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通过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左右,使得电机仍然持续工作,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其操作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真车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仿真车模的前轮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仿真车模的前转向结构通常包括电机和牙轮组,控制电路板控制的电机带动牙轮组驱动前车轮转向机构来实现仿真车模的转向动作。由于此种结构主要是运用牙轮组实现转向功能,当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电机容易卡死,且操作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童车的前轮转向结构,以解决电机容易卡死的问题,并实现操作简单化、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所述电机驱动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所述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组件由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组成,所述离合片的对称两端伸出凸头,所述离合锤片设置凹槽,所述凸头插入凹槽中。所述拉杆的中间开设有中心孔,拉杆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外对称设置有支柱,所述拉杆的其中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所述车轮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支柱,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所述电机被左盖和右盖包装于其内,所述右盖由右盖上部和右盖下部装配组成, 所述右盖下部与车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右盖上部设置两个圆柱,所述拉杆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中。本技术突破现在技术的转向方式,利用离合组件带动转向拉杆左右转动,从而推动车轮转向,即当线路板输出控制信号时,带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作用,使拉杆左右扭动,拉杆推动车轮支架动作,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实现转向功能。在此过程中,当车子的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通过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左右,使得电机仍然持续工作,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轮转向结构的立体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前轮转向结构的装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由电机4、左盖1、右盖(包括右盖上部 2和右盖下部3)、车轮11、车轮支架9、转轴10、离合组件(包括离合片5和两块离合锤片6)、两条拉杆8和离合固定件7组成。电机4装配在左盖和右盖内部。电机的伸出轴插入离合片5,离合片5的对称两端伸出凸头17,离合锤片6设置凹槽18,凸头插入凹槽中组成离合组件。离合组件置于离合固定件7的圆圈内,离合固定件7的圆圈外对称设置有支柱 12。拉杆8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5,拉杆8的两端分别开设通孔13。车轮支架9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支柱14。拉杆8的一端的通孔13活动套接于离合固定件的支柱12上,另一端的通孔13活动套接于车轮支架9的支柱14上。右盖由右盖上部2和右盖下部3装配组成, 右盖下部3与车轮支架9固定连接。右盖上部2设置两个圆柱16,拉杆通过中心孔15套接于圆柱16中。车轮11通过转轴10固定于车轮支架上。权利要求1.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所述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 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由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组成,所述离合片的对称两端伸出凸头,所述离合锤片设置凹槽,所述凸头插入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中间开设有中心孔,拉杆的两端开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外对称设置有支柱,所述拉杆的其中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支柱,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被左盖和右盖包装于其内,所述右盖由右盖上部和右盖下部装配组成,所述右盖下部与车轮支架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上部设置两个圆柱,所述拉杆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电机驱动离合组件,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本技术突破现在技术的转向方式,利用离合组件带动转向拉杆左右转动,从而推动车轮转向,即当线路板输出控制信号时,带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作用,使拉杆左右扭动,拉杆推动车轮支架动作,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实现转向功能。在此过程中,当车子的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通过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左右,使得电机仍然持续工作,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A63H17/26GK202010432SQ201120118609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雁升 申请人: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所述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