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733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介质罐和备用油箱,介质罐体包括罐体和封闭罐体两端开口的前端封和后端封,备用油箱包括筒体和封闭筒体两端开口的前封板和后封板,备用油箱的筒体支撑在车架上,备用油箱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相应地与介质罐的后端部或者前端部固定连接,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和进油口,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设有独立的备用油箱来储备燃料,所以能够避免由于燃料用尽造成车辆无法行驶,延误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效率、增加额外运输成本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远距离长途运输,特别是在荒原等附近没有加油站的地方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散装油品使用保温车运输的优势日益突出,随着保温车数 量的增多,保温车运输的介质种类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对保温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保 温车运输距离较远时,保温车主机油箱油料无法支持远距离行驶,特别是在荒原行驶时,周 边没有加油站,车辆自身燃油耗尽,将直接导致车辆无法运行,从而造成运输效率降低,运 输额外成本增加。当车辆在寒区运输时,如果加装传统备用油箱,油箱保温效果不好导致油 箱中燃料容易结冰,一旦冻结后车辆将无法充装燃料,从而使加装的备用油箱无法起到充 装燃料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温车在自身燃油用尽时车辆无法运行的技术 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备用油箱的保温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保温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介质罐,所述介质罐体包括罐体 和封闭所述罐体两端开口的前端封和后端封,其中,所述保温车还包括备用油箱,所述备用 油箱包括筒体和封闭所述的筒体两端开口的前封板和后封板,所述备用油箱的筒体支撑在 所述车架上,所述备用油箱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相应地与所述介质罐的后端部或者前端部 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和进油口,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油口。所述备用油箱的前封板或者后封板相应地与所述介质罐的后端封或者前端封的 形状相吻合。所述介质罐外面设有保温层,所述备用油箱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所述备用油箱的前封板与所述筒体之间采用对接焊接连接,所述后封板与所述筒 体之间采用搭接焊接连接。所述进油口上设有堵盖。所述出油口上安装有L形出油管,出油管上安装有球阀,所述L形出油管的出油端 朝向所述保温车的主机油箱一侧。所述车架下面固定有用于保护所述出油管免遭碰撞的防撞板。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保温车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 中,由于保温车还包括有独立的备用油箱来储备燃料,所以在保温车主机油箱内的燃油用 尽时,可以及时补充燃油的供应,确保车辆能够继续行驶,避免由于燃料用尽造成车辆无法 行驶,延误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效率、增加额外运输成本的种种问题。本技术特别适合 于远距离长途运输,特别是在荒原等附近没有加油站的地方使用。另外,本技术还可以 将备用油箱设计到保温车的保温层内部,因此备用油箱在寒冷地区等恶劣气候时仍能正常使用,扩宽保温车辆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保温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保温车中的备用油箱结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放大俯视示意图;图4表示图1所示的保温车中的备用油箱中的前封板、后封板与筒体连接结构示 意图;图5表示图1所示的保温车中的备用油箱中的筒体的展开图;图6表示图1所示的保温车中的备用油箱的出油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保温车,包括车架1、安装在车架1上的介质罐2 和备用油箱3。介质罐体2包括罐体21和封闭罐体21两端开口的前端封22和后端封23。前端 封22和后端封23中部均可以凹向介质罐体2内部。介质罐体2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安装到 车架1上。在介质罐2外面设有保温层24,以避免在寒冷地区运输时介质罐体2内的介质冻结。备用油箱3包括筒体31和封闭筒体31两端开口的前封板32和后封板33。备用 油箱3的前封板32与筒体31之间可以采用对接焊接连接,后封板33与筒体31之间可以 采用搭接焊接连接。筒体31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34和进油口 35。呼吸阀34能够很好地 调节备用油箱3内部的压力,进油口包括3寸管道、3寸法兰盘阳端和堵盖351,当往备用油 箱3内充装燃料时将堵盖351去掉,充装完毕后将堵盖351盖好,堵盖351能够很好地密封 备用油箱3,防止备用油箱3中燃料的溢出,同时可以防止灰尘、雨水等进入造成污染。筒 体31的底部安装有出油口 36。出油口 36上安装有L形出油管361,出油管361上安装有 不锈钢球阀362,L形出油管361的出油端朝向右侧,即朝向保温车的主机油箱一侧,这样便 于使用软管连通备用油箱3与保温车主机油箱,使向主机油箱内充装更加便利、快捷。球阀 362的手柄向上,可以防止半挂式保温车主挂联接时主机鞍座碰坏出油口 36。备用油箱3的筒体31下部焊接到车架1的纵梁和横梁上,筒体31两侧各自有一 个翼撑4托住,能够较好地确定备用油箱3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备用油箱3的后端部与介 质罐2的前端部由连接板5固定连接,能够很好地保证罐体长度符合公告要求。当备用油 箱3安装在介质罐2前端时,备用油箱3的后封板33的形状与介质罐2的前端封22的形 状相吻合,以充分利用空间。备用油箱3前置布局,使给主机油箱充装燃料更加方便、快捷。 当然备用油箱3也可以安装在介质罐2的后面,这时备用油箱3的前封板32的形状与介质 罐2的后端封23相吻合。为避免半挂式保温车主挂分离时鞍座碰撞出油管361,在车架1 下部安装有防碰板6。本技术中,由于罐体21和备用油箱3连接到一起,备用油箱3从端或后端方 向观察的外轮廓形状与罐体21的外轮廓形状相吻合,因此,在铺设保温层时即可按正常方 式铺设,并同时将备用油箱3包裹到保温层M以内。这样在寒冷地区运作业时能够很好地对备用油箱3进行保温,防止燃料冻结;而且使铺设保温层后罐体21的外观与普通的保温 车一样美观。另外,铺设时,可以将罐体21与备用油箱3之间的间隙中也塞满保温棉,这样 能够更好的对罐体21和备用油箱3进行保温。安装时,将保温层M内部的备用油箱3固定于罐体21和车架1上,然后安装备用 油箱3顶部的呼吸阀34、进油口 35及备用油箱3底部的出油口 36。向备用油箱3内充装 燃油时,打开备用油箱3顶部进油口 35上的堵盖351,将输油管一端的阴端接到进油口 34 的阳端上,然后打开充装开关即可对备用油箱3进行充装,充装完毕后将堵盖351安装到法 兰阳端上,密封好备用油箱3。当备用油箱3内部的压力大于或者小于备用油箱3外部的压 力时,备用油箱3顶部的呼吸阀35将自动打开,调节备用油箱3内部的压力。使用本技术的保温车,当向保温车主机油箱内充装燃油时,用1寸塑料软管 将备用油箱3底部的出油管361与主机油箱连通,打开不锈钢球阀362,即可向主机油箱进 行燃料充装,充装时密封的备用油箱3内部气压低于外部压力时,呼吸阀34将打开,调节备 用油箱3内部压力,待主机油箱充装完毕后关闭不锈钢球阀362,去除塑料软管即可。本技术的保温车中,采用备用油箱3与保温车罐体21分开的双罐结构,双罐 各自独立,不但能避免一仓泄漏而污染另一仓介质的弊端,而且一旦介质泄漏发生时也方 便检测和维修;同时备用油箱3与保温车罐体21同时设置于保温层内,寒冷地区运输时,有 效防止备用油箱燃料冻结,避免由于燃料不足降低运输效率。本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生 产成本低,制作方便,生产效率较高。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 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 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 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车,包括车架(1)、安装在车架(1)上的介质罐(2),所述介质罐体(2)包括罐体(21)和封闭所述罐体(21)两端开口的前端封(22)和后端封(2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车还包括备用油箱(3),所述备用油箱(3)包括筒体(31)和封闭所述筒体(31)两端开口的前封板(32)和后封板(33),所述备用油箱(3)的筒体(31)支撑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备用油箱(3)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相应地与所述介质罐(2)的后端部或者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筒体(31)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34)和进油口(35),所述筒体(31)的底部安装有出油口(3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涛王新义李允张连超贾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