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梯前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6512 阅读:7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轻型铝合金的扶梯前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在梳齿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梳齿板支撑体,梳齿板支撑体为密闭的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中板包括至少一个中板拼接板,中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中板支撑体,中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中板连接体和中部的中板支撑主体;后板包括至少一个后板拼接板,后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后板支撑体,后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后板连接体和中部的后板支撑主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轻型铝合金的扶梯前沿板
技术介绍
扶梯前沿板是过渡乘客从静止部分到动作部分的部件,起到支撑乘客和安装扶手入口的功能。前沿板主要由梳齿板、中板、后板三部分组成。目前扶梯上使用的前沿板主要有铝合金和不锈钢两种材料。铝合金材料前沿板一般采用专用模具挤出型材,再使用型材拼接成需要的长度。传统的铝合金材质前沿板为了满足支撑乘客的需求。采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2种1.增加前沿板挤出型材的厚度。2.在型材型腔中嵌入刚性部件(如方管)增加强度。扶梯前沿板下方一般为维修机房,前沿板需要频繁提起,增加型材厚度与嵌入刚性部件的方法增加了前沿板的重量,不利于维保工作的进行,并且工艺复杂,模具成本、加工成本居高不下。现在的专利文献中有公开“扶梯用前沿板整体结构(CN2744659Y)”,其结构是连接杆件用螺钉固定的方法固定在前沿板后板I、前沿板后板II的前部,带孔加强筋分别焊接前沿板中板、前沿板后板I的后部,前沿板中板,前沿板后板I、前沿板后板II通过连接杆件连成了一个整体。增加了承载面积,改善了受力性能。但是该结构只是在各构件的连接上做了改进,还是需要进行拼接,依然没有解决前沿板重量大不易维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质量轻、便于维保,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扶梯前沿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扶梯前沿板质量重,结构复杂,不方便维保,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扶梯前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所述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的上表面拼合形成支撑面,在梳齿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梳齿板支撑体,所述的梳齿板支撑体为密闭的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所述的中板包括至少一个中板拼接板,所述的中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中板支撑体,所述的中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中板连接体和中部的中板支撑主体,所述的中板支撑主体为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所述的后板包括至少一个后板拼接板,所述的后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后板支撑体,所述的后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后板连接体和中部的后板支撑主体,所述的后板支撑主体为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 在梳齿板、中板和后板中空的腔体内设置支撑筋,支撑筋将中空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封闭的小空间,取代了原有的嵌入方形管增加强度,并免除了型材拼接固定的工艺,结构更为简单,质量也比较轻。根据不同的使用规格,选择不同数量的中板拼接板和后板拼接板,中板拼接板拼接形成中板,后板拼接板拼接后形成后板。作为优选,所述的位于中板拼接板两端的中板连接体,其中一端的中板连接体为 “L”形连接板,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凸起;另外一端的中板连接体为“L”形连接板, 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所述的相邻的两个中板拼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利用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先将相邻的中板拼接板连接,再采用螺栓固定形成中板。中板最前侧的中板拼接板与梳齿板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连接,中板最后侧的中板拼接板与后板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连接。梳齿板与中板,中板与后板的连接都是卡接,结构简单,安装装拆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板连接体中的其中一个为“L”形连接板,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凸起;另外一端的中板连接体为“L”形连接板,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所述的相邻的两个后板拼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后板的结构与中板相同,方便连接和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的梳齿板、中板拼接板和后板拼接板均是一体挤出成型的,所述的梳齿板、中板拼接板和后板拼接板的中空的腔体内的支撑筋是相互平行的。梳齿板采用整体挤出成型,相比传统的分块拼接梳齿板,免去了型材拼接固定的工艺,结构简单。中板拼接板一体成型后相互拼接成中板,后板拼接板一体成型后由多个后板拼接板拼接成后板。 均不需要另外嵌入刚性部件来增强刚性,使得重量减轻50%。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面上设有防滑槽。设置防滑槽,增加扶梯的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梳齿板的支撑主体内的两个支撑筋之间的距离为40mm 150mm,所述的中板拼接板中空腔体内的相邻两个支撑筋之间的距离为40mm 80mm,所述的后板拼接板的中空腔体内的相邻两个支撑筋之间的距离为40mm 80mm。支撑筋设置的距离根据强度要求进行选择,支撑筋将中空的腔体均分成若干个密闭的空间,增加了强度。因此,本技术的一种扶梯前沿板具备下述优点将梳齿板、中板和后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在梳齿板、中板和后板的支撑面下方设置腔体,并利用支撑筋进行分隔支撑,减轻了前沿板的重量,有利于维保工作的进行,而且工艺简单。一次挤出成型,加工成本低,模具简单,容易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扶梯前沿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内的梳齿板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内的中板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内的后板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扶梯前沿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梳齿板1、中板2和后板 3。梳齿板1、中板2和后板3连接成一体后,三者的上表面形成前沿板的支撑面4。如图2所示,梳齿板1是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的。梳齿板1由一端至另一端的上表面为弧面,在梳齿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平行的防滑槽5,在梳齿板1的上表面的下方为梳齿板支撑体11,梳齿板支撑体11为密闭的中空的腔体,密闭的腔体被相互平行的支撑筋 6分隔为四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在梳齿板1与中板2连接的一侧的梳齿板支撑体11的侧板上开设有凹槽7,在中板2的前端有与凹槽7相配合的凸起8,从而将梳齿板1与中板2 连接。梳齿板的长度为336mm,第一个、第二个和第四个密闭腔体的长度为50mm,第三个密闭腔体的长度为110mm。如图3所示,中板2是由两个中板拼接板21通过螺栓9连接而成,中板总长为 384mm。中板拼接板21也是一体挤压成型的,在中板拼接板2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平行的防滑槽5,中板拼接板21的上表面的下方为中板支撑体,中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中板连接体 22和中部的中板支撑主体23,其中一端的中板连接体22为“L”形连接板,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凸起8 ;另外一端的中板连接体22为“L”形连接板,在“L”形连接板的上侧设有凹槽7,两个“L”形连接体的水平部分均朝向中板支撑主体23。前一个中板拼接板22的凸起8与梳齿板1上的凹槽7配合,前一个中板拼接板22上的凹槽7与后一中板拼接板22 上的凸起8相配合,后一中板拼接板22上凹槽7与后板3上的凸起8配合,两个中板拼接板21通过螺栓9连接。中板支撑主体23为中空的腔体,腔体通过支撑筋6分隔为两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长方体空间的长度为60mm。如图4所示,后板3是有四个后板拼接板31通过螺栓9连接而成,后板的总长为 768mm。后板拼接板31也是一体挤压成型的,在后板拼接板31的结构与中板拼接板21的结构相同,后板拼接板31包括后板支撑主体32和两侧的后板连接体33。后板支撑主体32 为中空的腔体,腔体通过支撑筋分隔为两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长方体空间的长度为60mm。权利要求1.一种扶梯前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的上表面拼合形成支撑面,在梳齿板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梯前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齿板、中板和后板的上表面拼合形成支撑面,在梳齿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梳齿板支撑体,所述的梳齿板支撑体为密闭的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所述的中板包括至少一个中板拼接板,所述的中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中板支撑体,所述的中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中板连接体和中部的中板支撑主体,所述的中板支撑主体为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所述的后板包括至少一个后板拼接板,所述的后板拼接板的上表面的下方为后板支撑体,所述的后板支撑体包括两端的后板连接体和中部的后板支撑主体,所述的后板支撑主体为中空的腔体,在腔体内设有支撑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王俊杰李俊邵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