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生物医用
技术介绍
意外事件或疾病使人的骨骼、牙齿等硬组织产生损伤或缺失,从而形成了医用修复材料的巨大市场。通常,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被用来作为治疗骨缺损的方案。但是自体骨的来源有限,不能用于大范围的治疗;异体骨虽然来源广泛,但存在免疫反应,甚至可能会发生病毒传染。目前骨修复材料研究已经覆盖了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多个领域,但是这些材料各有不足有的长期在体内存留,容易产生生物排斥效应,有的在体内随时间的增加,力学性能下降太快,不能满足骨修复材料的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可生物降解的骨修复材料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这种材料植入体内后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地被体液环境吸收,成为活的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风险,而且材料中的成分能够促进组织的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β相磷酸三钙在胶原基体中分散均匀的可降解生物医用磷酸钙/胶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医用β相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由纳米级β相磷酸三钙和胶原组成,其中β相磷酸三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67%,胶原的质 ...
【技术保护点】
医用β相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纳米级β相磷酸三钙和胶原组成,其中β相磷酸三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67%,胶原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33%。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β相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纳米级β相磷酸三钙和胶原组成,其中β相磷酸三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67%,胶原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33%。2.根据权利1所述的医用β相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纳米级β相磷酸三钙的颗粒尺寸为200nm-500nm。3.根据权利1所述的医用β相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将浓度为1×10-4~10×10-3g/ml的胶原溶解在pH值为2~3的酸性溶液中,同时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剑,邹超,邓旭亮,罗永明,胡晓阳,孙志辉,李洪,张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翁文剑,邹超,邓旭亮,罗永明,胡晓阳,孙志辉,李洪,张明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