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时钟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62765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时钟源,包括微处理器、键盘输入模块、时间显示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GPS模块、高精度本地钟模块,微处理器与高精度晶振同步北斗秒脉冲模块相连接,高精度晶振同步北斗秒脉冲模块包括北斗授时接收模块、计数器、恒温高精度晶振模块和中央处理器CPU,北斗授时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计数器相连接,恒温高精度晶振模块通过倍频器与计数器相连接,计数器与中央处理器CPU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北斗信号正常时,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跟踪输入北斗秒脉冲跳变;在北斗1pps失效时,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能迅速判别北斗秒脉冲为不正常时钟源,自动选择GPS秒脉冲修正本地时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授时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时钟源
技术介绍
目前,同步向量测量技术研究大多均建立在GPS时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一旦GPS 信号丢失,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MU)将无法正常工作。GPS信号来源于美国,是由美国军方掌控的,对我国来说存在没有自主控制权的问题。美国政府“局部屏蔽GPS信号”技术试验 (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局部关闭GPS信号)于2000年1月获得成功,使得其可用性和授时精度均受制于美国的GPS政策。且GPS接收模块输出的时间信号随机误差较大,例如标称时间精度为Ims的OEM板,其秒脉冲偏差可能达到10ms,因此,直接利用GPS接收机输出的时间信号和秒脉冲信号校准时钟源,很难保证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所要求的时间精度。因此, 直接利用GPS接收机输出的时间信号,必然影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测量质量。电力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GPS的可靠性与手段单一性已成为制约我国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MU)商用化及电力系统其它基于GPS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以上的问题,一种方法是采用高精度晶振修正GPS秒脉冲产生精确时钟信号, 该方法只能消除GP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时钟源,包括微处理器(1)、键盘输入模块(2)、时间显示模块(3)、与微处理器(1)相连接的GPS模块(4)、高精度本地钟模块(5)和232、422扩展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1)与高精度晶振同步北斗秒脉冲模块相连接,所述的高精度晶振同步北斗秒脉冲模块包括北斗授时接收模块(9)、计数器(6)、恒温高精度晶振模块(7)和中央处理器(CPU),所述的北斗授时接收模块(9)的输出端与计数器(6)相连接,所述的恒温高精度晶振模块(7)通过倍频器(8)与计数器(6)相连接,所述的计数器(6)与中央处理器(CPU)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元陈跃东王冠凌郎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