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2641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防尘毡圈、导向套、轴承、外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倒角刀、调整螺钉组成,刀体一端与镗床相连、另端通过调整螺钉与倒角刀相连,导向套通过轴承与刀体另端相连,在导向套上设有外螺母,在导向套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在刀体上设有止动垫圈、圆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效高,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可应用于缸孔倒角的批量生产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
技术介绍
缸孔倒角是气缸体加工必须的工序。传统加工方法是直接用镗床上的镗刀加工。 加工时要多次对刀、多次车削、多次测量,同时因刀具原因,容易划伤缸壁,造成产品不合格。因此,这种加工方法效率很低,批量生产时不能保证零件尺寸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效高、加工精度高、保证产品质量的气缸体缸孔倒角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防尘毡圈、导向套、轴承、外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倒角刀、调整螺钉组成,刀体一端与镗床相连、 另端通过调整螺钉与倒角刀相连,导向套通过轴承与刀体另端相连,在导向套上设有外螺母,在导向套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在刀体上设有止动垫圈、圆螺母。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效高、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可应用于缸孔倒角的批量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1、防尘毡圈2、导向套3、轴承4、外螺母5、止动垫圈6、圆螺母7、倒角刀8、调整螺钉9组成,刀体1 一端与镗床相连、另端通过调整螺钉9与倒角刀8相连,导向套3通过轴承4与刀体1另端相连,在导向套3上设有外螺母5,在导向套3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2,在刀体1上设有止动垫圈6、圆螺母7。本技术工作时,刀体1的一端安装在镗床上,镗床主轴工作时,带动刀体1转动,因在刀体1上安装了轴承4,所以刀体1转动时导向套3并不转动,在缸孔倒角时起定心作用,不会产生划伤缸壁的可能。权利要求1. 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1)、防尘毡圈(2)、导向套(3)、轴承(4)、外螺母 (5)、止动垫圈(6)、圆螺母(7)、倒角刀(8)、调整螺钉(9)组成,其特征在于刀体(1) 一端与镗床相连、另端通过调整螺钉(9)与倒角刀(8)相连,导向套(3)通过轴承(4)与刀体 (1)另端相连,在导向套(3)上设有外螺母(5),在导向套(3)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0), 在刀体(1)上设有止动垫圈(6)、圆螺母(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防尘毡圈、导向套、轴承、外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倒角刀、调整螺钉组成,刀体一端与镗床相连、另端通过调整螺钉与倒角刀相连,导向套通过轴承与刀体另端相连,在导向套上设有外螺母,在导向套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在刀体上设有止动垫圈、圆螺母。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效高,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可应用于缸孔倒角的批量生产中。文档编号B23B27/00GK201940622SQ20102069028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兆宪, 禹金祥 申请人:邵阳神风动力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体缸孔倒角刀,它由刀体(1)、防尘毡圈(2)、导向套(3)、轴承(4)、外螺母(5)、止动垫圈(6)、圆螺母(7)、倒角刀(8)、调整螺钉(9)组成,其特征在于:刀体(1)一端与镗床相连、另端通过调整螺钉(9)与倒角刀(8)相连,导向套(3)通过轴承(4)与刀体(1)另端相连,在导向套(3)上设有外螺母(5),在导向套(3)的后端上设有防尘毡圈(2),在刀体(1)上设有止动垫圈(6)、圆螺母(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宪禹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神风动力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