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覆铜板铜箔回收的铣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258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回收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覆铜板铜箔回收的铣削设备。该设备为平面铣床,其包括:床体、安装于床体上的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上的机头,一铣刀盘可上下调整的安装在机头的旋转刀轴上,其中床体上形成有供覆铜板进给的输送通道,基座位于输送通道中间,覆铜板沿输送通道经过机头时,被机头上的铣刀盘铣削掉位于表层的铜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该专用设备可以快速、方便的处理覆铜板,以提高整个覆铜板回收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覆铜板回收处理设备
,特指一种用于覆铜板铜箔回收的 铣削设备。技术背景覆铜板是一种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或玻璃纤维,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 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它是做PCB (印刷电路板)的基本材料。覆铜板 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PCB),广泛用在电视机、收音机、电 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覆铜板的产量也在极具的增长,这样就形成大量的废弃覆 铜板废料,对环境的压力已经日益变得严峻。即便不考虑废弃电子产品中的废旧PCB板,仅 仅是覆铜板生产企业每年产生的废旧边角料都是一个巨大的数量。另一个方便,由于覆铜 板中铜箔等金属平均含量约为23%,大大高于一般的铜矿,因此对覆铜板进行回收即可以 创造经济利润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并且有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经济 价值和环境价值。目前对于覆铜板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机械处理法回收,即通过粉碎设备将废旧的覆铜板进行粉碎。当粉碎后的颗粒 度达到一定的细小程度时,基本就可以实现树脂或玻璃纤维与铜箔的分离。粉碎后的混 合颗粒再经过风选、静电筛选、磁选等方式将金属材料由基材颗粒中分离出来,得到含量在 95%以上铜粉。例如,将中国专利号为200910041274. 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其公布了 “一种干法回收分离PCB方法”,该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将废旧PCB投入粗破碎机破 碎成20mm的小块状;然后将上述物料经过磁选机,选出物料中已破碎分离的铁块;又将分 离铁块后的其余物料投入中破碎机破碎成5mm的小块状;将得到的物料经过磁选机,进一 步选出物料中已破碎分离的铁块;又将分离铁块后的其余物料送入涡流分选机中,使以铝、 锡为主的金属与未解离物料分离;将未解离物料送入微粉碎机粉碎成20-60目后送入静电 分选机,将铜和纤维树脂分离。另外,中国矿业大学提出的“电子废弃物板卡上有价成分的 干法物理回收工艺”(见中国专利号为03113180. 8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也是采用基本相 同的原理。二、冶金法回收,其包括火法冶金回收方法,其原理为通过将破碎后的覆铜板经过 焚烧、熔炼等方式将覆铜板中的铜箔与基板材料分离,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可能产生二次污 染,目前已经不大采用。另一种冶金法为湿法冶金回收方法,即将破碎后的颗粒物溶于溶剂 (一般为酸性溶液)中,通过化学方式提取出金属材料,这种方法的回收率很高,一般可用 于含有贵金属的PCB板的回收处理。见专利号为03121137.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其公 开了一种“由废印刷电路板及含铜废液中回收铜金属的方法及其装置”,采用的方法就是利 用盐酸等强酸溶液循环浇淋于废印刷电路板(PCB)上,使该废印刷电路板(PCB)上的铜与 盐酸等强酸溶液反应形成一含铜的溶液后,再于该含铜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使其转换成钠盐及碳酸铜;其中,该钠盐可加热使其成为结晶体后,作为工业原料再循环使用,而该碳 酸铜亦经加热转化成氧化铜后可直接出售。结合以上所述,目前对覆铜板的回收处理方法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不 论是机械处理方式或者冶金法方式对覆铜板进行回收,其均需要首先将覆铜板进行破碎, 令其形成颗粒物。特别是机械处理方式中,需要将覆铜板破碎到微小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 破碎机(或粉碎机)需要做大量的功,由于破碎机的功率较大,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电力, 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生产噪音。但是我们知道,所破碎的覆铜板中,其中基材部分(树脂或玻 璃纤维)是根本不是回收对象,仅仅由于其与铜箔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故需要一起进行 破碎。如此,破碎机所做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白白浪费了。参考一般的覆铜板中基材部分 含量在75%以上的数据,粉碎过程其实是产生了大量的无用功。如果能够减少破碎机所做 的无用功工,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电力,也利于提高粉碎后颗粒物中铜的含量,利于后续 过程铜的回收,并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中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覆 铜板铜箔回收的铣削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设备为平面铣床,其 包括床体、安装于床体上的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上的机头,一铣刀盘可上下调整的安装在 机头的旋转刀轴上,其中床体上形成有供覆铜板进给的输送通道,基座位于输送通道中间, 覆铜板沿输送通道经过机头时,被机头上的铣刀盘铣削掉位于表层的铜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送通道上方间隔设置若干的送料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送通道的宽度与覆铜板宽度相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铣刀盘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输送通道的宽度。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该专用设备可以快速、方便的处理覆铜板, 以提高整个覆铜板回收效率。在对覆铜板的回收过程中,首先采用本技术对覆铜板的铜箔进行铣削,这样 就直接将覆铜板上的铜箔铣削下来,铣削下来的材料中主要成分就是铜箔材料,并且经过 铣削处理后,铜箔已经形成细小的颗粒物,这样减去了粉碎机粉碎处理过程。将这些铣削下 来的材料采用物理处理法分离铜材料,必要时再通过旋风分离、静电筛选或选矿法由颗粒 物中将铜末回收。当然,也可以采用冶金法从颗粒物中提取铜材料。不论是用物理处理法 分离铜材料还是采用冶金法提取铜材料,其处理的物料均是铣削下来的高铜含量颗粒物。 这样就减少了对处理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并提高了覆铜板的铜材料回收 率。由于基板是树脂或者玻璃纤维,所以通过本技术的铣削设备对覆铜板进行铣 削加工是非常容易和简单的,其产生的能耗大大低于传统破碎机对基板破碎所消耗的能 量。不仅如此,经过铣削剥离后颗粒物,铜的含量大大提升,在后续的回收过程中,也大大降 低了其他相关无用功的工作量,进一步降低能耗,并且最后铜的回收率将进一步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常对覆铜板铜箔的回收可以采用冶金提取法或者物理法提取。无论使用哪种方 法都需要对废弃的覆铜板进行前处理,而本技术就用于对覆铜板的前处理进,以降低 后续回收工序中所做的无用功,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铜的回收率。覆铜板包括基板以及覆于基板表面的铜箔。覆铜板的厚度一般为3 5mm,其中铜 箔的厚度为0. 2 0. 6mm。按照体积换算,覆铜板含铜量在10 % 25 %,基板(主要是树 脂或玻璃纤维)的含量占绝大部分。目前的工艺中,不论是物理处理方式或者冶金提取法 方式对覆铜板进行回收,其均需要首先将覆铜板进行破碎,然后再次粉碎,令其形成细小的 颗粒物。特别是物理处理方式中,需要将覆铜板破碎到微小的程度。例如,将覆铜板粉碎呈 颗粒度为0. Imm的颗粒,由于铜箔的厚度大于粉碎后颗粒物的直径,这样基本就实现了铜 箔与基板之间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破碎机(或粉碎机)需要做大量的功,由于破碎机的 功率较大,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生产噪音。但是我们知道,所破碎 的覆铜板中,基材部分(树脂或玻璃纤维)是根本不是主要回收对象,仅仅由于其与铜箔结 合在一起,难以分离,故需要一起进行破碎。如此,破碎机所做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白白浪 费了。参考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覆铜板铜箔回收的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为平面铣床,其包括:床体(1)、安装于床体(1)上的机座(2)以及安装在机座(2)上的机头(3),一铣刀盘(4)可上下调整的安装在机头(3)的旋转刀轴上,其中床体(1)上形成有供覆铜板(6)进给的输送通道(11),基座(2)位于输送通道(11)中间,覆铜板(6)沿输送通道(11)经过机头(3)时,被机头(3)上的铣刀盘(4)铣削掉位于表层的铜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荣璋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