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174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上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光纤装置,该光纤装置包括一对光学模块及连接在光学模块后端的光纤,每一光学模块具有暴露于对接部前端外部的透镜,该两光学模块的组合且其中任何一个均用以连接单一的对接连接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光纤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光纤装置的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对连接器的要求与日俱增,其需要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能力,现有的连接器一般是利用导电端子进行信号传输,传输速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致不能满现有消费者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因此,确有必要对连接器予以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对光学模块的光纤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光纤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上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光纤装置,光纤装置包括一对光学模块及连接在光学模块后端的光纤,每一光学模块具有暴露于对接部前端外部的透镜,该两光学模块的组合且其中任何一个均用以连接单一的对接连接器。所述两光学模块相互隔离的设置在绝缘本体上。所述对接部包括上、下凹陷部及位于上、下凹陷部之间的分隔部,上、下凹陷部分别向前贯穿对接部,上、下凹陷部沿上下方向相互隔离设置,该对光学模块分别收容于上、 下凹陷部内。所述光学模块包括包覆于透镜外面的绝缘基座,光纤的前端固定在基座上并与透镜连接在一起。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分别固定在绝缘本体对接部的金属上、下壳体,上、下壳体直接遮盖光学模块。所述绝缘本体主体部前端设有与上、下凹陷部贯通的定位槽,光学模块的基座设有向后延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柱,上、下壳体分别包括直接遮盖光学模块并呈板状的主体壁及自主体壁后端延伸的筒状卷曲部,卷曲部被限位于定位槽内侧壁与定位柱之间。所述对接部设有位于上、下凹陷部前端的挡止部,光学模块的前缘抵靠于挡止部上。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卡扣件,卡扣件包括扣臂,扣臂设有位于末端并凸伸出对接部的倒勾部,用以锁定对接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直接包覆绝缘本体对接部的金属第一壳体、包覆第一壳体的金属第二、第三壳体及包覆第二、第三壳体的绝缘外壳,卡扣件的扣臂设有位于倒勾部的后方并向上凸伸的凸片,绝缘外壳设有触动凸片的弹性按压部,倒勾部凸伸于光纤连接器的外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在光纤后端的线缆及设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符合DiiVA传输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用以传输光学信号的光纤装置,光学信号传输速度较高,从而提高光纤连接器的传输速度,满足消费者大容量、 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两光学模块的组合且其中任何一个均用以连接单一的对接连接器, 增加光纤连接器的兼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再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与线缆相连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装置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立体示意图。图8与图7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图9为本技术光纤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光纤连接器100是一种DiiVA^igitalh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 Audio,数字高清互动传输接口)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 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未图示)、设于绝缘本体1上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光纤装置2、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的一对金属卡扣件3、金属壳体4、绝缘外壳5、连接在光纤装置2后端的线缆6以及成型于线缆6前端的应力释放件7。请参阅图3至图9,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向前延伸的对接部 12。对接部12设有自顶面凹设的上凹陷部121、自底面凹设的下凹陷部122及位于上、下凹陷部121、122之间的分隔部123,上、下凹陷部121、122分别向前贯穿对接部12,上、下凹陷部121、12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间隔,无连通。上、下凹陷部121、122还沿上下方向相互对齐, 上、下凹陷部121、122的前端还分别设有一挡止部1211、1221。上、下凹陷部121、122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固定槽124。主体部10前端设有分别与上、下凹陷部121、122的贯通的一对定位槽101,主体部10顶面及底面还分别设有与上、下凹陷部121、122连通的四条通槽102 及与四条通槽102贯通的一通道103,通道103向后贯穿主体部10。主体部10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收容槽104,主体部10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安装孔105,安装孔105位于收容槽104的下方位置。导电端子符合DiiVA(Digital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Audio,数字高清互动传输接口)传输标准,导电端子前端排设于上凹陷部121内,后端与线缆6相连。光纤装置2包括相间隔开的一对光学模块21及与连接于光学模块21与线缆6之间的若干光纤22。每一光学模块21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透镜211、包覆于透镜211外面的绝缘基座212以及自基座212向后延伸的一对定位柱215。每一光纤22的前端与相应的透镜211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两者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每一卡扣件3包括连接部30以及与连接部30分别连接的扣臂32及安装部33。 该连接部30自扣臂32及安装部33的后端向外偏置。扣臂32设有位于末端并向上凸伸的倒勾部321及位于倒勾部321后方并向前凸伸的凸片322。安装部33插入进绝缘本体1主体部10的安装孔105内,扣臂32容置于收容槽104内,倒勾部321凸伸出绝缘本体1主体部10,倒勾部321向上凸伸出绝缘本体1对接部12。连接部30位于绝缘本体1的后方且向外偏置。金属壳体4包括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第三壳体43、上壳体44及下壳体45。 第一壳体41包括直接遮蔽绝缘本体1对接部12的框体部411。框体部411顶壁的两侧上设有可供扣臂32前端上的倒勾部321穿出的开孔412。第二壳体42包括大致成U形的基部421及与该基部421下表面后缘相连接的筒状卷曲部423。第三壳体43具有大致成U形的基部431,自该基部431上表面向后延伸形成尾部433。第二壳体42与第三壳体43相互扣合在一起。上、下壳体44、45结构沿上下方向相互对称,上壳体44包括直接遮盖光学模块21 的板状主体壁441,自主体壁441后缘向下延伸、且大致成环状的若干第一固持部443,自主体部441的左、右侧缘向下延伸的若干第一定位部445。下壳体45包括直接遮盖光学模块21的板状主体壁451,自主体壁451后缘向上延伸、且大致成环状的若干第二固持部453,自主体部451的左、右侧缘向上延伸的若干第二定位部455。绝缘外壳5包括第一绝缘外壳51及第二绝缘外壳52。第一绝缘外壳51设有第一收容腔511及位于第一收容腔511后方的第二收容腔512。第一绝缘外壳51的前部设有一矩形开口 5110,该开口 5110与第一收容腔511相连通。第一绝缘外壳51的后部设有半圆形开口 513,该开口 513与第二收容腔512相连通。第一绝缘外壳51形成一弹性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上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光纤装置,光纤装置包括一对光学模块及连接在光学模块后端的光纤,每一光学模块具有暴露于对接部前端外部的透镜,该两光学模块的组合且其中任何一个均用以连接单一的对接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