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970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天气作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播撒技术播撒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填补了国内人工增雨领域诸多弹种中至今没有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的空白,巧妙利用爆炸子弹的串、并联结构,在播撒过程中,形成以中心延期药柱线播撒轨迹为轴线并逐级向周边抛射爆炸子弹的播撒轨迹,最终在爆炸子弹飞行播撒一定距离后爆炸,形成立体大范围的播撒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益于扩大作业空域,加快催化剂扩散效应和结晶成核率,达到防雹增雨作用,效能高,作用过程快,结构简洁,成本低,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天气作业
,涉及人工影响天气条件的天气作业火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防雹增雨弹种虽多,但其播撒技术停留在高射炮的点播撒、火箭弹的线播撒或者是飞机等宽的面播撒。在同一作用区域,往往需要发射炮弹数十枚或火箭弹数枚,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飞机播撒效果虽好,但宽度受限、成本较高,更不能在带电云层作业。本世纪初,国内数家公司,都对体播撒技术进行了开发投资,但至今仍无产品推出。总之,由于人们长期不能有效突破传统技术对新设计的约束,往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播撒技术播撒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缺陷,提供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以实现催化剂在空中立体大范围的播撒方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包括弹头,子弹体组件,喷嘴组件;弹头与子弹体组件连接,子弹体组件与喷嘴组件连接,所述的子弹体组件包括子弹体、中心延期药柱、抛射药、爆炸子弹;子弹体为一圆柱体,子弹体沿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盲孔,将中心延期药柱装入子弹体中间的圆柱形盲孔内;子弹体外圆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均勻设置多个圆柱状子弹孔,子弹孔与圆柱形盲孔相通,先将抛射药装入子弹体的子弹孔内,再将爆炸子弹装入子弹孔内;使爆炸子弹的外端面与子弹体的外表面基本齐平,爆炸子弹与子弹孔过紧装配;所述的爆炸子弹包括子弹壳、子弹药柱、延期体、催化剂散装药;子弹壳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先将催化剂散装药装入子弹壳的底部,然后装入延期体,最后装入子弹药柱;沿子弹体径向切面分布的爆炸子弹为并联方式,沿轴向分布的爆炸子弹为串联方式。所述的喷嘴组件包括喷嘴、喷火孔、点火具;喷嘴外形为圆柱状、内部中心部位设有空腔,空腔底部沿轴向开有导线孔;喷嘴内部空腔放置点火具,点火具的导线通过喷嘴的导线孔穿出;喷嘴外圆周上部布置多个喷火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严重不足而提供的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填补了人工增雨领域诸多弹种中至今没有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的空白,本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爆炸子弹的串、并联结构,在播撒过程中,形成以中心延期药柱线播撒轨迹为轴线并逐级向周边抛射爆炸子弹的播撒轨迹,在爆炸子弹飞行播撒一定距离后爆炸,形成立体大范围的体播撒效果。更益于扩大作业空域,加快催化剂扩散效应和结晶成核率,实现防雹增雨的目的,该播撒器效能高,作用过程快,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示意图;图2为子弹体组件剖面示意图;图3为爆炸子弹剖面示意图;图4为喷嘴组件半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包括弹头1,子弹体组件2,喷嘴组件3。弹头1与子弹体组件2通过螺纹连接,子弹体组件2与喷嘴组件3通过螺纹连接。 构成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如图2所示,子弹体组件2包括子弹体4、中心延期药柱5、抛射药7、爆炸子弹6。 子弹体4为一圆柱体,子弹体4沿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盲孔,将中心延期药柱5装入子弹体4中间的圆柱形盲孔内,中心延期药柱5由催化剂组成;子弹体4外圆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均勻设置多个圆柱状子弹孔(本实施例中设有36个圆柱状子弹孔),子弹孔与圆柱形盲孔相通,以保证中心延期药柱5可靠点燃抛射药7。先将抛射药7装入子弹体4的圆柱状子弹孔底部,再将爆炸子弹6装入子弹孔内;使爆炸子弹6的外端面与子弹体4的外表面基本齐平,爆炸子弹6与子弹孔过紧装配,并通过密封胶固定。子弹体4两端有螺纹,用于连接弹头1和喷嘴组件3。如图3所示,爆炸子弹6包括子弹壳8、子弹药柱11、延期体10、催化剂散装药9。 子弹壳8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先将催化剂散装药9装入子弹壳8的底部,然后装入延期体10,最后装入子弹药柱11。其中延期体10中间压制有延期药。抛射药7和子弹药柱 11对爆炸子弹有双推进增程作用。如图4所示,喷嘴组件3包括喷嘴12、喷火孔13、点火具14。喷嘴12外形为圆柱状、内部中心部位设有空腔,空腔底部沿轴向开有导线孔;喷嘴12 —端面设有与子弹体组件2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留有与火箭系统连接的接口。喷嘴12内部空腔放置点火具14, 点火具14的导线通过喷嘴12的导线孔穿出。喷嘴12外圆周上部布置多个喷火孔13,作为空中催化剂播撒的通道。将播撒器的喷嘴组件3与火箭弹的控制器或发动机相连,组装成带有播撒器的火箭弹,当该火箭弹升空至工作高度时,播撒器接收到火箭系统的电信号,点火具14发火,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打开喷嘴12的喷火孔13,同时点燃中心延期药柱5,催化剂不断地从喷嘴 12的喷火孔13中喷出,这些催化剂会随气流进入云中,当中心延期药柱5燃烧至子弹体孔时,点燃抛射药,瞬间将一组爆炸子弹抛射出去,同时,点燃子弹药柱11。由于多个爆炸子弹均勻分布在子弹体4的子弹孔内,沿子弹体4径向切面分布的爆炸子弹为并联方式,沿轴向分布的爆炸子弹为串联方式,因此,在点燃中心延期药柱5时,同一切面分布的爆炸子弹能够同时抛射出去,随着中心延期药柱5的层面燃烧,沿轴向分布的爆炸子弹随即抛射出去。 爆炸子弹6飞行中,子弹药柱11持续燃烧播撒催化剂,子弹药柱11燃烧完全后,点燃延期体10,延期体10引燃催化剂散装药9,最终爆炸子弹爆炸,催化剂在瞬间爆炸中分散在空中。单发爆炸子弹横向抛射距离>40米。本技术提供的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配用于防雹增雨火箭弹,可通过现有发射系统对高空云实施防雹增雨作业,本技术技术综合性强。根据云层的厚度和火箭弹在云层的飞行轨迹,设计不同燃烧时间的播撒器,实现时间和空间的有效结合;每个爆炸子弹对应有自身的抛射药,通过子弹体4的子弹孔与子弹体中心延期药柱5连接,中心延期药柱5稳定的燃烧,通过子弹孔可靠点燃抛射药7,从而将爆炸子弹抛射出去。为了保证爆炸子弹的有效播撒距离,必须在提高爆炸子弹抛射初速度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延期时间,爆炸子弹延期时间是通过合理设定子弹药柱11和延期体10的燃烧时间来实现的。空间立体式播撒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单发播撒器作用效率。根据不同区域气象条件的区别,云层厚度也不同,厚云层需播撒时间长,反之,播撒时间短。播撒时间长的可增加爆炸子弹数量,反之,可减少爆炸子弹的数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播撒时间和爆炸子弹的个数,能实现经济和作用效果的最大化。本技术提供的播撒器效能高、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权利要求1.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包括弹头(1),子弹体组件O),喷嘴组件(3); 弹头(1)与子弹体组件( 连接,子弹体组件( 与喷嘴组件C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弹体组件( 包括子弹体G)、中心延期药柱(5)、抛射药(7)、爆炸子弹(6);子弹体 (4)为一圆柱体,子弹体(4)沿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盲孔,将中心延期药柱( 装入子弹体中间的圆柱形盲孔内;子弹体(4)外圆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均勻设置多个圆柱状子弹孔,子弹孔与圆柱形盲孔相通;先将抛射药(7)装入子弹体的子弹孔内,再将爆炸子弹(6)装入子弹孔内;使爆炸子弹(6)的外端面与子弹体(4)的外表面基本齐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雹增雨体播撒催化剂播撒器,包括弹头(1),子弹体组件(2),喷嘴组件(3);弹头(1)与子弹体组件(2)连接,子弹体组件(2)与喷嘴组件(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弹体组件(2)包括子弹体(4)、中心延期药柱(5)、抛射药(7)、爆炸子弹(6);子弹体(4)为一圆柱体,子弹体(4)沿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盲孔,将中心延期药柱(5)装入子弹体(4)中间的圆柱形盲孔内;子弹体(4)外圆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圆柱状子弹孔,子弹孔与圆柱形盲孔相通;先将抛射药(7)装入子弹体(4)的子弹孔内,再将爆炸子弹(6)装入子弹孔内;使爆炸子弹(6)的外端面与子弹体(4)的外表面基本齐平,爆炸子弹(6)与子弹孔过紧装配;所述的爆炸子弹(6)包括子弹壳(8)、子弹药柱(11)、延期体(10)、催化剂散装药(9);子弹壳(8)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先将催化剂散装药(9)装入子弹壳(8)的底部,然后装入延期体(10),最后装入子弹药柱(11);沿子弹体(4)径向切面分布的爆炸子弹为并联方式,沿轴向分布的爆炸子弹为串联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兵王云峰王琳田自奋李满贾桃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第一○四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