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6905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和连接架,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水平行走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架铰接,连接架上设置的导柱在水平行走架上的导向套内滑动,还包括升降控制装置和位置感应机构,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双泵供油单元、多级压力控制单元和控制平衡回路单元,控制平衡回路单元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进出油口相连,位置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尺和感应器,感应尺固定在水平行走架上,感应器固定在连接架上。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升降油缸在升降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逐步调整升降速度,动作平稳,码放砖坯时定位准确,升降油缸不会出现突然加速或速度失控的危险,安全可靠,保证砖垛码放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坯块的自动堆垛装置,具体地说一种自动码垛装置的垂直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通过压砖机压制成型的坯块或挤出砖机挤出的泥条经切坯机切成块,成排的坯块被夹砖器或切坯台运送到皮带传送机构上,皮带传动带动砖坯向前移动,这样,复数排的坯块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在皮带传送机构上,复数排的坯块通过码垛机构的机械手,将坯块按照一定的间距,且相邻两层砖坯要进行90°交叉码放在窑车上,以保证码出的砖垛整齐, 上下砖坯搭接牢靠,在后续的干燥和焙烧工序中,不容易垮塌。目前国内使用的码垛装置中,升降机构采用连杆升降结构,机械结构复杂,定位不准确,在码放砖垛时,易摔砖或插砖,且水平易错位,造成砖垛码放质量不高,砖坯易受到破坏。目前使用的码垛装置机械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的大批量砖坯进行及时码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定位准确的自动码垛装置的垂直升降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行走架上,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和连接架,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水平行走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架铰接,连接架上设置的导柱在水平行走架上的导向套内滑动,还包括升降控制装置和位置感应机构,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双泵供油单元、多级压力控制单元和控制平衡回路单元,控制平衡回路单元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进出油口相连, 位置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尺和感应器,感应尺固定在水平行走架上,感应器固定在连接架上。 所述的双泵供油单元包括大排量泵、小排量泵和电机,电机与大排量泵和小排量泵的共用同轴连接。所述的多级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多级压力控制阀和先导压力控制阀,多级压力控制阀与小排量泵出口相连,先导压力控制阀与大排量泵出口相连。所述的控制平衡回路单元包括外控式平衡阀、双单向节流阀、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安全阀,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双单向节流阀串联后与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联,并联汇流后与外控式平衡阀连接,外控式平衡阀和安全阀同时与升降油缸有杆腔油口连接。所述的感应尺上垂直分布有感应块,感应块的间距与砖坯高度相同,感应块数量与砖的层数相同。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的升降控制方法为(1)、垂直升降机构在水平行走架上移动到皮带机上方后快速下降一定距离后减速慢速下降,继续下降一定距离后进入待机位并停止动作;(2)、升降机构在水平行走架上移动到皮带机上方的待夹砖位进入夹砖工序时,通过升降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油缸开始慢速下降,升降油缸到达夹砖位置时停止动作,夹砖完成后,升降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油缸开始慢速上升,上升一定距离后开始快速上升,再上升一定距离后慢速上升,上升到上升停止位后升降油缸停止动作,所述上升停止位即为升降机构可提升的最大位置;( 3 )、升降机构在水平行走架上移动到窑车上方进入放砖工序时,升降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油缸从上升停止位开始快速下降,下降一定距离后,开始慢速下降,升降油缸到达放砖位后停止动作,完成放砖后,升降油缸先快速上升一定距离后,再慢速上升的到升停止位后停止动作;(4)、按照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完成下一次夹砖码垛的循环。所述的升降机构的控制方法通过升降控制装置对升降油缸待机位停止一慢速下降一慢速上升一快速上升一慢速上升一上升停止一快速下降一慢速下降一下降停止一快速上升一慢速上升一上升停止一快速下降一待机位停止的整个工作循环过程的控制,实现升降油缸在各个工序的动作要求,在待机位待机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及小排量泵同时卸荷,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中位锁闭状态,升降油缸停止不动;慢速下降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卸荷及小排量泵低压加载,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无杆腔充油位置;慢速上升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卸荷及小排量泵高压加载,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有杆腔充油位置;快速上升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高压加载及小排量泵高压加载,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有杆腔充油位置;上升停止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及小排量泵同时卸荷,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中位锁闭状态;快速下降时多级压力控制单元控制双泵供油单元中的大排量泵及小排量泵低压加载,控制平衡回路单元中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处于无杆腔充油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升降油缸在升降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逐步调整升降速度,动作平稳,码放砖坯时定位准确,升降油缸不会出现突然加速或速度失控的危险,安全可靠,保证砖垛码放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缸液压控制原理图。图中标记1、水平行走架,2、升降油缸,3、缸体,4、活塞杆,5、铰支座,6、连接架, 7、导柱,8、导向套,9、升降控制装置,10、感应尺,11、感应块,12、感应器,13、双泵供油单元, 131、小排量泵,132、大排量泵,133、电机,14、多级压力控制单元,141、多级压力控制阀, 142、先导压力控制阀,15、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1、外控式平衡阀,152、双单向节流阀,153、 小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M、大通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5、安全阀,16、泵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行走架1上,升降油缸2的缸体3固定在水平行走架1上,升降油缸2的活塞杆4通过铰支座5与连接架6连接,连接架6用于安装码垛装置的机械手机构。连接架6上设置的导柱7设在水平行走架1上的导向套8内,导柱在水平行走架上的导向套内滑动。升降油缸2伸缩时带动连接架6升降,并由导柱7和导向套8进行导向,保证连接架6垂直平稳运动。还包括升降控制装置9和位置感应机构,位置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尺10和感应器12,感应尺10固定在水平行走架1上, 感应尺10上垂直分布有感应块11,感应块11的数量与码砖的层数相同。在连接架6上设有与感应尺10对应的感应器12,感应器12设置在导柱7的顶端。连接架6升降时,感应器 12能感应到感应尺10上的感应块11,感应块11的间距与砖坯高度相同,感应块11数量与砖的层数相同,常用为10至16层,根据感应器12感应到感应块11的次数,确定每次码砖码放的层数。升降油缸2通过升降控制装置9和位置感应机构的控制实现连接架6上下运动并进行速度控制和定位控制。实现升降油缸的控制见图2所示升降控制装置9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2相连,升降控制装置9包括双泵供油单元13、多级压力控制单元14和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双泵供油单元13和多级压力控制单元14通过管路连接,多级压力控制单元14与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通过管路连接,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2的两油口连接。双泵供油单元13包括大排量泵132、小排量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码垛装置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行走架(1)上,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2)和连接架(6),升降油缸(2)的缸体固定在水平行走架(1)上,升降油缸(2)的活塞杆与连接架(6)铰接,连接架(6)上设置的导柱(7)在水平行走架(1)上的导向套(8)内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控制装置(9)和位置感应机构,升降控制装置(9)包括双泵供油单元(13)、多级压力控制单元(14)和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控制平衡回路单元(15)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2)进出油口相连,位置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尺(10)和感应器(12),感应尺(10)固定在水平行走架(1)上,感应器(12)固定在连接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军张凤林赵向宇何为莹韩双锁庞团结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冶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