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54556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工作站、循环管路和电控阀,所述集热器和储热水箱分体设置,所述储热水箱内设置有水箱腔,水箱腔外周配设有夹套空腔,夹套空腔内配置有循环液,所述夹套空腔与集热器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联通,循环管路与夹套空腔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下,所述夹套空腔和集热器之间还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夹套空腔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上,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工作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整个系统为承压系统,这样运行起来稳定可靠;系统中采用双循环回路,系统不工作时,使液体始终处于回流状态,彻底解决了防冻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 一步。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中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其他太阳能热水器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水箱与集热板分离、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箱承压避免了热水利用中忽冷忽热、集热系统承压运行、系统稳定可靠等。但分体式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板和部分连接管必须安装在建筑屋面和外立面,这样在寒冷天气下系统的防冻技术成为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现有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方式一采用二次换热方式,换热介质采用防冻液,但防冻液会失效,必须每年更换。方式二 通过控制系统循环泵的启停实现防冻,即当集热板内换热介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起动循环泵;当高于其设定温度值,循环泵停止;当水箱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启动电加热,这样的做法将消耗大量的能源。方式三在外部集热板和循环管外部缠绕伴热带,当循环管内介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打开伴热带,这样的做法也将消耗有限的能源。所以,现有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防冻技术都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冻效果好的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工作站、循环管路和电控阀,所述集热器和储热水箱分体设置,所述储热水箱内设置有水箱腔,所述水箱腔外周配设有夹套空腔,所述夹套空腔内配置有循环液,所述夹套空腔与集热器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联通,所述循环管路与夹套空腔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下,所述夹套空腔和集热器之间还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夹套空腔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上,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工作站。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储热水箱上设置有保温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工作站包括水泵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电控阀和水泵为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电控阀为电磁阀或电动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水箱腔上连通有热水管与冷水管。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上循环管路以及下循环管路,所述工作站位于下循环管路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上循环管路与连通管连接。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整个系统为承压系统,这样运行起来稳定可靠;系统中采用双循环回路,系统不工作时,使液体始终处于回流状态,彻底解决了防冻问题;采用新型储热水箱,省去了系统中膨胀罐的使用,减少了资金的投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储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太阳能集热器,2、储热水箱,3、工作站,4、上循环管路,5、下循环管路,6、 电控阀,7、水箱腔,8、夹套空腔,9、连通管,10、热水管,11、冷水管,12、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的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工作站3、循环管路和电控阀6,所述集热器1和储热水箱2分体设置,所述储热水箱 2内设置有水箱腔7,所述水箱腔7与热水管10和冷水管11相联通,所述水箱腔7外周配设有夹套空腔8,所述夹套空腔8内配置有循环液,所述夹套空腔8与集热器1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联通,所述循环管路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下,所述夹套空腔8和集热器1之间还设置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上,所述连通管9上设置有电控阀6,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工作站3。如图1所示的储热水箱2上设置有保温层12,该保温层12采用发泡保温料,使得太阳能储能水箱工作过程中的热损失减少,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储能效果。 如图1所示的循环管路包括上循环管路4以及下循环管路5,所述上循环管路4与连通管9连接,所述工作站3位于下循环管路5上。本技术中的工作站3包括水泵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电控阀6和水泵为电连接,本技术中水泵位于系统的最低点,这样一来空气就不会进入泵体,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气压,保证了运行的稳定可靠。本技术中的电控阀6为电磁阀或电动阀,在系统工作时,电控阀6关闭,循环管路中的空气进入夹套空腔8上部;在系统不工作时,电控阀6开启,夹套空腔8上部的空气通过连通管9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1内部及循环管路中,同时循环液体回流到夹套空腔8中。本技术的整个系统为承压系统,这样运行起来稳定可靠,系统中采用双循环回路,使循环液体在系统工作时充满循环管路,在系统不工作时,循环液体回到夹套空腔, 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防冻问题。本实用的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太阳能系统工作时,电控阀6关闭,水泵启动,将循环液体泵入循环管路及太阳能集热器1,同时将循环管路中的空气带到夹套空腔8上部,循环液体加热储热水箱2内的水。当太阳能系统不工作时,电控阀6开启,水泵关闭,夹套空腔8上部的空气通过连通管9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1内部及循环管路中,同时循环液体回流到夹套空腔8中。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O)、工作站(3)、循环管路和电控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水箱( 分体设置,所述储热水箱O)内设置有水箱腔(7),所述水箱腔(7)外周配设有夹套空腔(8),所述夹套空腔(8)内配置有循环液,所述夹套空腔(8)与集热器(1)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联通,所述循环管路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下,所述夹套空腔(8)和集热器(1) 之间还设置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上,所述连通管(9)上设置有电控阀(6),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工作站(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 上设置有保温层(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C3)包括水泵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电控阀(6)和水泵为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阀(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承压回流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工作站(3)、循环管路和电控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水箱(2)分体设置,所述储热水箱(2)内设置有水箱腔(7),所述水箱腔(7)外周配设有夹套空腔(8),所述夹套空腔(8)内配置有循环液,所述夹套空腔(8)与集热器(1)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联通,所述循环管路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下,所述夹套空腔(8)和集热器(1)之间还设置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与夹套空腔(8)的连接端位于循环液面以上,所述连通管(9)上设置有电控阀(6),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工作站(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绿林徐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天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州大学蒋绿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