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331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上集管和下集管分别横向设置在加热器的上下两端,上集管和下集管与吸热板芯固定连接,下集管设置有新风口,上集管设置有送风口,加热器的四周设置有边框,表面设置有盖板玻璃,背面设置有背板,吸热板芯设置在盖板玻璃与背板之间,吸热板芯由多个多通道吸热芯连接而成,光伏电池位于盖板玻璃下方,直流风扇位于光伏电池的下方,直流风扇和上集管上的送风口相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优化了吸热芯的结构,直接加热室外新风,减少了热损失和热迁徙,能够输出温度较高的新鲜空气,由太阳能提供新风流动所需动力,减少对市电的依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对建筑新风的需求迅速增力口。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低廉、可持续的能源受到普遍关注,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工艺相比,采用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能够提高集热效率,降低设备初期投资,缩短回收期,减少传热环节,避免二次换热,解决冬季冻管等问题。现有专利中,CN2129904Y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器,通过金属刨花喷刷黑色黑板漆构成吸热体吸收太阳辐射以及加热腔室空气,可用于新风加热。但是,其所述吸热体所采用的黑板漆对太阳能辐射的吸收率和发射率性能较差,吸热体为金属刨花压制成型,对空气的流动阻力较大。CN2788074Y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房屋新风器,通过单集热板、双流道设计延长流动通道长度,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双流动通道相互平行,将增大热迁徙,降低集热效率和新风加热温度。CN201293386Y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新风采暖器,通过在集热板上集成多个小孔空气通道,将新风采暖器作为建筑屋面的一部分,实现建筑一体化。但是,小孔空气通道的尺寸较小,将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和风机耗能。空气流动通道长度较短,将降低集热效率。CN201992724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热新风系统,通过太阳能热水集热器加热空气,实现太阳能供热新风。但是,由于集热器采用水作为介质,将导致冬季冻管问题发生、降低集热效率和增加二次换热环节,增加设备成本。总结现有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通常结构复杂,集热效率低,难以提高空气温度,限制了太阳能新风加热器的应用和价值。通常需要通过采用延长加热段长度或实用聚光装置来提高空气温度,而这将极大的提高设备成本。另外,现有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通常依赖市电进行新风通风,增加了设备耗能和控制成本。因此,太阳能新风加热器的关键在于优化吸热芯结构,减少热损失和热迁徙,提高集热效率、降低对市电的依赖和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热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输出较高温度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边框、盖板玻璃、光伏电池、直流风扇、吸热板芯、保温结构和背板,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分别横向设置在加热器的上下两端并与吸热板芯固定连接,所述上集管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下集管上设置新风口,所述加热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玻璃,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盖板玻璃与背板之间设置吸热板芯,所述光伏电池设置在盖板玻璃下方,所述直流风扇设置在光伏电池的下方,所述直流风扇与上集管上的送风口相连通,所述边框设置在加热器的四周,所述边框与吸热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背板与吸热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口与环境相通,所述新风口内设置有新风过滤网,所述新风口呈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格栅状。 在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电池为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或非晶硅电池。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直流风扇与光伏电池之间电性驱动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板芯由多个多通道吸热芯连接而成,所述多通道吸热芯通过铝材整体拉挤成型。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吸热芯包括母搭扣、流体通道、吸热翅片和公搭扣,所述多个多通道吸热芯通过母搭扣与公搭扣的咬合连接形成吸热板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介质为空气,所述流体通道的截面呈椭圆状,其中平行于吸热板芯板面方向的为椭圆长轴,垂直于吸热板芯板面方向的为椭圆短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的截面呈圆形、矩形或三角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板芯表面涂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为蓝钛涂层或黑铬涂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玻璃为高透光布纹玻璃或有机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优化了吸热芯的结构,直接加热室外新风,减少了热损失和热迁徙,工艺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加热效率,能够输出温度较高的新鲜空气,由太阳能提供新风流动所需动力,可以用于建筑新风和采暖,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和舒适度,减少对市电的依赖。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I的仰视图;图3图I的后视图;图4图2的A-A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吸热板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集管,2、保温层,3、边框,4、下集管,5、直流风扇,6、新风口,7、送风口,8、盖板玻璃,9、光伏电池,10、吸热板芯,11、背板,12、母搭扣,13、流体通道,14、吸热翅片,15、公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包括上集管I、下集管4、边框3、直流风扇5、盖板玻璃8、光伏电池9、吸热板芯10、保温层2和背板11。所述加热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玻璃8,所述加热器的背面设置有背板11,所述盖板玻璃8与背板11之间设置有吸热板芯10,所述光伏电池9设置在盖板玻璃8下方,所述直流风5扇设置在光伏电池9的下方,所述直流风扇5与上集管I上的送风口 7相连通。所述边框3设置在加热器的四周,所述边框3与吸热板芯10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 所述背板11与吸热板芯10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保温层2采用整体发泡工艺,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降低了热损失,提高了集热效率。所述上集管I和下集管4分别横向设置在加热器的上下两端并与吸热板芯10固定连接,所述下集管4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新风口 6,所述新风口 6呈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格栅状。新风口 6内设置有新风过滤网,可以减少室外环境中的颗粒、灰尘和细菌等对室内新风质量的影响。所述新风口 6的截面还可为矩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各种形状。具体地,新风口 6的截面为相似结构的各种形状,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实际生产,应用范围广泛。所述光伏电池9为单晶硅电池,提高了太阳能的光伏转化效率。所述直流风扇5与光伏电池9之间电性驱动连接,即直流风扇5的电力由光伏电池9提供,减少了对市电的依赖,降低了成本。所述光伏电池9还可为多晶硅电池或非晶硅电池。具体地,光伏电池9为各种类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实际生产,应用范围广泛。所述吸热板芯10由多个多通道吸热芯连接而成,所述多通道吸热芯包括母搭扣12、流体通道13、吸热翅片14和公搭扣15。具体地,多个多通道吸热芯通过母搭扣12与公搭扣13的咬合连接形成吸热板芯10。本技术中,所述多个多通道吸热芯之间还可以采用子母扣进行相互连接。这样也可以达到降低吸热板芯10表面的热迁徙和热损失的目的,提高了集热效率。所述流体通道13内部的介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集管、下集管、边框、盖板玻璃、光伏电池、直流风扇、吸热板芯、保温结构和背板,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分别横向设置在加热器的上下两端并与吸热板芯固定连接,所述上集管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下集管上设置新风口,所述加热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玻璃,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盖板玻璃与背板之间设置吸热板芯,所述光伏电池设置在盖板玻璃下方,所述直流风扇设置在光伏电池的下方,所述直流风扇与上集管上的送风口相连通,所述边框设置在加热器的四周,所述边框与吸热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背板与吸热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与环境相通,所述新风口内设置有新风过滤网,所述新风口呈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格栅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为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或非晶硅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光伏驱动风扇的太阳能新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风扇与光伏电池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绿林汪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天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