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传玲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804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水箱外壳、换热夹套、导热用界面填充层、储热内胆和承压集热器,储热内胆的外壁上布置有换热夹套,换热夹套的内壁面通过导热用界面填充层与储热内胆的外壁面紧密贴合在一起。换热夹套上的循环出口通过循环出液管,经连接管和承压集热器相连,循环入口通过循环进液管,经连接管和承压集热器相连。换热夹套的内腔和承压集热器内腔所组成的空腔为闭式空腔。储热内胆上冷水进水管和自来水相连,热水出水管和用水末端相连。承压集热器吸收的热量通过换热工质进入换热夹套,换热夹套通过导热用界面填充层把热量导入储热内胆内部的使用水中,实现对其加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热水系统采用外置闭式间接换热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能高,生产加工容易,性价比高,使用周期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通常称作壁挂式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此系统的太阳能承压集热器和承压水箱通过较长管路相连;另一种通常称作紧凑式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此系统的太阳能承压集热器和承压水箱通过较短管路相连。上述两种系统均采用带换热夹套的承压水箱,此类水箱的换热夹套直接焊接在储热内胆的外壁上,实际运行时,换热夹套内装有换热工质,储热内胆内部充满使用水,换热工质和使用水之间通过共用的储热内胆的外壁进行传热。实践证明共用的储热内胆的外壁恰为该类水箱的最薄弱环节,易受腐蚀而导致穿孔破坏。穿孔破坏后,由于换热夹套和储热内胆连通,换热工质会和使用水混合在一起,而目前此类系统所用的换热工质均为防冻液,且都有一定的毒性,将引起严重的水污染。更为可怕的是此类水箱内部发生泄漏后热水系统还可以正常使用,可想而知发生泄漏后用这样的水洗碗、洗菜、刷牙、洗脸和沐浴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在不改变现有水箱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本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保证使用水安全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水箱外壳、换热夹套、导热用界面填充层、储热内胆和承压集热器,其特征是:?储热内胆的外壁上布置有换热夹套,换热夹套的内壁面通过导热用界面填充层与储热内胆的外壁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储热内胆上连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换热夹套的外壁面开有循环入口、循环出口、灌注口、溢流口;灌注口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溢流口,溢流口的位置高于循环入口,循环入口的位置高于循环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水箱外壳、换热夹套、导热用界面填充层、储热内胆和承压集热器,其特征是: 储热内胆的外壁上布置有换热夹套,换热夹套的内壁面通过导热用界面填充层与储热内胆的外壁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储热内胆上连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换热夹套的外壁面开有循环入口、循环出口、灌注口、溢流口;灌注口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溢流口,溢流口的位置高于循环入口,循环入口的位置高于循环出口。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用界面填充层具有可压缩性,被挤压在换热夹套和储热内胆之间,充满两者之间的空隙。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是:在储热内胆和换热夹套的外围填充有保温材料。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夹套上的循环出口上焊接有循环出液管。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出液管上设置有螺纹。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夹套上的循环入口上焊接有循环进液管。7.按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玲
申请(专利权)人:孙传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