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490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治疗食道、气道和胆道肿瘤的放射性纳米涂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放射性金属内支架,主要是用于血管良性病变扩张后再狭窄的预防,在防治恶性肿瘤所致的腔道狭窄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先进的核技术和纳米技术研制放射性纳米涂层复合支架,在原有医用支架上涂覆一层载带同位素[125]↑I的纳米复合膜,放射剂量在300微居~900微居,涂膜的厚度不大于3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支撑作用、防瘘、放射治疗作用于一身。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管道的畅通,不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用于治疗食道、气道和胆道肿瘤的。
技术介绍
目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全身化疗、内放疗、外放疗、激光以及支持治疗,金属支架在解决食道癌、支气管肺癌、胆管癌、结肠癌等晚期癌症的管腔恶性狭窄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支架技术联合腔内近距离辐射技术,能有效地缓解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梗阻症状,主要方式有(1)以导管为基础的高剂量后装源照射;(2)液体充盈球囊源照射;(3)直接植人放射性血管支架。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放射性金属内支架,主要是用于血管良性病变扩张后再狭窄的预防,在防治恶性肿瘤所致的腔道狭窄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1)放射同位素与金属网状支架结合量不足以达到对恶性肿瘤治疗量。(2)在某些情况下(如溃疡型食道癌、溃疡型结肠癌)不能进行腔内近距离辐射,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穿孔造成瘘等并发症(参见张晓东等《放射性血管支架制备研究进展》,《核技术》2001,24(11)946-9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道、气道和胆道肿瘤的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食道、气道和胆道肿瘤的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是在高分子聚合物膜状材料上涂覆填充有同位素[125]↑I的纳米材料,[125]↑I的放射剂量在300微居~900微居,涂膜的厚度不大于3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食道、气道和胆道肿瘤的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是在高分子聚合物膜状材料上涂覆填充有同位素125I的纳米材料,125I的放射剂量在300微居~900微居,涂膜的厚度不大于3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是聚氨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纳米涂膜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纳米材料是碳纳米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生袁正吴胜伟李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