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867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折弯成型设备的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将换热器折弯的折弯机,尤其是一种可以对多层换热器采用分层弯曲成形工艺的折弯机。它包括机架、控制器、转辊、转辊驱动机构、下压板和随动板,转辊上装有上压板,所述下压板与上压板平行,机架内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随动板导向机构、随动板驱动机构和离合装置,所述随动板可以纵向进给,也可以纵向随动,还可以调整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伺服折弯,精度高;伺服调控随动板的高度和纵向位置,自动升降,自动纵向平移,定位准确;分层折弯,从而减少施加在换热器上的力,防止翅片倒塌压坏;整机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制造容易,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折弯成型设备的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将换热器折弯的折弯机,尤其是一种可以对多层换热器采用分层弯曲成形工艺的折弯机。
技术介绍
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空调与制冷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环保法规的进一步严格控制,对换热单元自身换热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以弥补替代制冷剂性能低下。因此,换热器结构(换热管和翅片类型)以及相关换热器成形工艺是影响换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换热器的成形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成形工艺管弯曲成形(形成U型管),机械胀管成形(实现管-翅连接),管束折弯成形(形成L型或G型换热器)。管束折弯成形是换热器成形的关键工艺之一,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管束折弯成形时,先把换热器输送到规定的位置上,使想要弯曲的部位紧靠住具有预定的弯曲半径的弯曲模(转辊),然后夹持住处在弯曲模两侧的换热器,使一侧或两侧的夹持部件以弯曲模为中心旋转移动,于是换热器便沿着弯曲模被挤压成规定的弯曲角度。更具体的说,换热器在平躺状态下沿纵向送进折弯机,然后在横向使预定弯曲的部位紧靠弯曲模,弯曲模置于要弯曲部位的上方,换热器前端夹在弯曲模和夹紧模(下压板)之间,同时尾端受底板(随动板)支撑,驱动致动器,使弯曲模和夹紧模按照要求旋转规定的角度,夹紧模抬升起来使换热器前段以弯曲模的中心为中心旋转,从而沿弯曲模成形。在传统的管束折弯成形工艺中,大多采用单层弯曲后组装的方法。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目前多采取多层换热器一次弯曲成形的工艺。该工艺中局部翅片与弯曲模具的接触应力较单层换热器弯曲成形高,造成弯曲成形后局部翅片易被压溃,管翅连接松动变形,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分层弯曲多层换热器的折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控制器、转辊、转辊驱动机构、下压板和随动板,由转辊驱动机构带动的转辊呈横向枢设在机架顶部,转辊上装有上压板,下压板与上压板平行,其特征在于下压板与上压板之间设有下压板导向机构和下压板驱动机构,下压板驱动机构带动下压板沿下压板导向机构滑移使下压板靠近或远离上压板;机架内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使升降平台在机架内上升或下降;升降平台上设有随动板导向机构、随动板驱动机构和离合装置,随动板受随动板导向机构的导向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滑移,离合装置设置在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之间使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分离或接合以切断或传递随动板驱动机构向随动板输入的动力,随动板在离合装置分离时由随动板承载的换热器拖动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随动,随动板驱动机构在离合装置接合时带动随动板在升降平台上纵向进给或将随动板锁定在设定位置。本技术的随动板可以纵向进给,也可以纵向随动,还可以调整高度。分层折弯时,随动板可以托住多层换热器的第一层管束的管端(位于最上面,最靠近弯曲模),先弯第一层管束;弯曲模复位后,随动板再托住换热器第二层管束的管端(位于第一层下面), 再弯第二层管束,使第二层管束尾端贴靠第一层管束尾端,从而实现分层折弯。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上述随动板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沿纵向布置的随动板导轨和随动板底部固设的滑座,随动板通过滑座在随动板导轨上纵向滑移;转辊驱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和受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驱使转辊转动。上述下压板导向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下压板上的导柱和固定在上压板上的导向轴承座,导柱可滑移地穿过导向轴承座;上述下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上压板上的、受控制器控制的下压板气缸,下压板气缸的活塞杆与导柱平行,下压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下压板联接。上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螺母座、从动链轮、传动链、主动链轮、减速器和受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螺母座固定在机架的底板上,螺母枢设在螺母座中,从动链轮与螺母固定在一起,螺杆固定在升降平台底部呈竖直状,螺杆穿过从动链轮与螺母配合,且螺杆穿过螺母座并伸入螺母座底部的螺杆套,螺杆与螺杆套滑移配合,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带动从动链轮,主动链轮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的轴联接。上述升降机构包括三根螺杆、三个螺母、三个螺母座、三个从动链轮和三个螺杆套,升降平台呈矩形,两根螺杆的位置靠近该矩形的一横向边的两端,第三根螺杆的位置靠近该矩形的另一横向边的中点。主动链轮处于三根螺杆构成的三角形内。上述离合装置包括随动板底部固设的延伸柱、联接件、联接件导向机构和锁定机构,上述随动板驱动机构带动联接件沿联接件导向机构纵向滑移,联接件具有一活动空间, 延伸柱向下伸入活动空间中并在该活动空间内相对运动,锁定机构固定在联接件上,锁定机构推动延伸柱与活动空间的边界接触而将联接件与延伸柱固定在一起。(需要随动板作进给运动或准确定位时,锁定机构将延伸柱与联接件结合在一起,随动板驱动机构向随动板输入动力并可准确控制随动板的位置;需要随动板跟随换热器随动时,锁定机构松开延伸柱,延伸柱可在联接件活动空间内自由活动,从而,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脱离。)上述联接件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平行于随动板导轨的联接件导轨和固定在联接件上的导轨座,导轨座可滑移地套在联接件导轨上;上述随动板驱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螺母副和受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带动联接件;上述锁定机构是受控制器控制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沿纵向伸入活动空间后顶推延伸柱。上述联接件是方框,方框的中空处为活动空间。上述联接件与延伸柱之间设有拉簧,拉簧沿纵向布置。上述活动空间内壁设有一缓冲垫,上述联接件通过缓冲垫与延伸柱接触;上述锁定机构的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设有缓冲垫,该活塞杆通过该缓冲垫与延伸柱接触。以上各技术措施可择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伺服折弯,精度高;2、伺服调控随动板的高度和纵向位置,自动升降,自动纵向平移,定位准确;3、随动板与第三伺服电机之间具有象汽车离合器一样的离合装置,可以暂时切断第三伺服电机向随动板输入的动力,让随动板处于自由状态,达到让随动板随动的目的;4、分层折弯,从而减少施加在换热器上的力,防止翅片倒塌压坏;5、整机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制造容易,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2是本技术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图8是图7的D部放大图;图9是升降机构主要部分与机架的底板组合的立体图;图10是升降平台、随动板导向机构、随动板驱动机构、离合装置、联接件导向机构以及锁定机构组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1、控制器2、转辊3、转辊驱动机构10、下压板4和随动板5, 由转辊驱动机构10带动的转辊3在水平面内呈横向枢设在机架1顶部,转辊3上装有上压板6,下压板4与上压板6平行。下压板4与上压板6之间设有下压板导向机构20和下压板驱动机构30,下压板驱动机构30带动下压板4沿下压板导向机构20滑移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控制器、转辊、转辊驱动机构、下压板和随动板,由转辊驱动机构带动的转辊呈横向枢设在机架顶部,转辊上装有上压板,下压板与上压板平行,其特征在于:下压板与上压板之间设有下压板导向机构和下压板驱动机构,下压板驱动机构带动下压板沿下压板导向机构滑移使下压板靠近或远离上压板;机架内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使升降平台在机架内上升或下降;升降平台上设有随动板导向机构、随动板驱动机构和离合装置,随动板受随动板导向机构的导向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滑移,离合装置设置在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之间使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分离或接合以切断或传递随动板驱动机构向随动板输入的动力,随动板在离合装置分离时由随动板承载的换热器拖动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随动,随动板驱动机构在离合装置接合时带动随动板在升降平台上纵向进给或将随动板锁定在设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控制器、转辊、转辊驱动机构、下压板和随动板,由转辊驱动机构带动的转辊呈横向枢设在机架顶部,转辊上装有上压板,下压板与上压板平行,其特征在于下压板与上压板之间设有下压板导向机构和下压板驱动机构,下压板驱动机构带动下压板沿下压板导向机构滑移使下压板靠近或远离上压板;机架内设有水平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使升降平台在机架内上升或下降;升降平台上设有随动板导向机构、随动板驱动机构和离合装置,随动板受随动板导向机构的导向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滑移,离合装置设置在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之间使随动板与随动板驱动机构分离或接合以切断或传递随动板驱动机构向随动板输入的动力,随动板在离合装置分离时由随动板承载的换热器拖动而在升降平台上纵向随动,随动板驱动机构在离合装置接合时带动随动板在升降平台上纵向进给或将随动板锁定在设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随动板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沿纵向布置的随动板导轨和随动板底部固设的滑座,随动板通过滑座在随动板导轨上纵向滑移;转辊驱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和受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驱使转辊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压板导向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下压板上的导柱和固定在上压板上的导向轴承座,导柱可滑移地穿过导向轴承座;上述下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上压板上的、受控制器控制的下压板气缸,下压板气缸的活塞杆与导柱平行,下压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下压板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螺母座、 从动链轮、传动链、主动链轮、减速器和受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螺母座固定在机架的底板上,螺母枢设在螺母座中,从动链轮与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