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800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电路、偏压电路和LCD芯片;所述MCU控制电路由单片机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所述偏压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连接而成所述LCD芯片具有四个COM端口和九个SEG端口,分别为COM1脚、COM2脚、COM3脚、COM4脚和S1脚-S9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单片机I/O口来驱动LCD做显示的驱动电路来满足一些点数不多的显示应用,采用动态扫描,可以简化设计、节约成本;在一定的噪声干扰范围内,是一种性价比高、适合在家电控制中应用的技术方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属 于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电器中常用的显示器有两种。一是发光二极管(LED),二是液晶显示器 (IXD)。这两种显示器成本低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MCU)接口方便,而后者驱动电流小、 功耗低、寿命长、视角大、驱动灵活方便应用广泛。LCD显示驱动有内建于MCU中的亦有独立 于MCU单一的驱动IC。这些IXD能驱动的点数一般比较多,在一些需要显示点数不多的应 用中,尤其是小家电中这些IC就显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LCD显示驱动电路存在成本高和设 计复杂的缺点,提供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它采用动态扫描,可以简化设计、节 约成本;在一定的噪声干扰范围内,是一种性价比高、适合在家电控制中应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其结构特点是包括MCU控制电路、偏压电路和 LCD芯片;1)所述MCU控制电路由单片机芯片ICl及其外围电路构成;2)所述偏压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 电阻R8连接而成;电阻Rl、电阻R2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3、电阻R4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5、 电阻R6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7、电阻R8组成串联电路,上述四个串联电路相互并联连接;3)所述LCD芯片具有四个COM端口和九个SEG端口,分别为COMl脚、COM2脚、COM3 脚、COM4脚和Sl脚-S9脚;所述IXD芯片的COMl脚、COM2脚、COM3脚、COM4脚分别与单片 机芯片ICl的1脚、2脚、3脚、4脚对应连接,所述IXD芯片的Sl脚…S9脚分别与单片机芯 片ICl的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1脚、12脚对应连接;所述LCD芯片 的COMl脚与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2脚与电阻R3、电阻R4之间的连接 处连接,其COM3脚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4脚与电阻R7、电阻R8之 间的连接处连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型号为松翰SN8P27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中的IXD显示驱动有内建于MCU中的亦有独立于MCU单一的驱动IC, 这些LCD能驱动的点数一般比较多,在一些需要显示点数不多的应用中,尤其是小家电中 这些IC就显得浪费;本技术利用单片机I/O 口来驱动IXD做显示的驱动电路来满足一 些点数不多的显示应用,在液晶显示不太复杂的设计中,采用偏压电路代替IC,可以简化设3计、节约成本。2、与采用静态扫描驱动存在的布线复杂、引脚增多的缺点相比较,本技术采 用动态扫描,在一定的噪声干扰范围内,是一种性价比高、适合在家电控制中应用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功能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1/2偏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M⑶控制电路1、偏压电路2和IXD芯片3 ;1)所述MCU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芯片ICl及其外围电路构成;2)所述偏压电路2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 和电阻R8连接而成;电阻R1、电阻R2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3、电阻R4组成串联电路,电阻 R5、电阻R6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7、电阻R8组成串联电路,上述四个串联电路相互并联连 接;3)所述IXD芯片3具有四个COM端口和九个SEG端口,分别为COMl脚、COM2脚、 COM3脚、COM4脚和Sl脚-S9脚;所述LCD芯片3的COMl脚、COM2脚、COM3脚、COM4脚分 别与单片机芯片ICl的1脚、2脚、3脚、4脚对应连接,所述IXD芯片3的Sl脚…S9脚分 别与单片机芯片ICl的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1脚、12脚对应连接; 所述IXD芯片3的COMl脚与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2脚与电阻R3、电 阻R4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3脚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4脚与电 阻R7、电阻R8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型号为松翰SN8P2714。所述MCU控制电路1 的外围电路包括电容Cl、电解电容El和晶振OSCl。本实施例采用动态驱动电路,其设计原理如下由于在动态多路扫描驱动显示电路中,象素被分为选通象素、非选通象素和半选 通象素。他们都被加上了一定的电压,考虑串扰问题,所以引出了平均电压法。选通象素上 的电压与非选通象素上的电压比就是常说的LCD偏压比(bias)。在动态驱动方式下,要使 某一位置如(XI,Yl)点显示,就需要在第Xl行和Yl列上同时施加选择电压,使该点的变 电场强最大,但此时假设除A点外,点和C等点也承受了一定电压,这些点被称为半选择点。 当半选择点上的电压的有效值在阀值附近时,LCD呈现较弱的电光效应,即交叉效应,此时 会影响对比度。A表示全选状态,B、C表示半选状态,D表示非选状态。将上述的分析结果应用到一款4*9 (4个COM和9个SEG) IXD芯片驱动电路的设计 中,设计采用l/4duty,l/2bias的IXD动态驱动波形。公共电极0ΧΜ)信号发生可分为8个阶段SO至S7(如表1)。表1为公共电极(COM)信号发生8个阶段电平表。扫描COM电极加电压VDD,非扫描电极加电压VDD/2,被 选象素信号电极加电压0,其他非选象素上加的电压均为VDD/2,非选象素的电压绝对值是 VDD/2,是被选象素的1/2。在另一段时间内扫描COM电极加电压VSS,非扫描COM电极加电 压VDD/2,被选象素信号电极加电压VDD其他非选象素上加的电压均为VDD/2,非选象素的 电压绝对值同样是VDD/2,是被选象素的1/2。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包括MCU控制电路(1)、偏压电路(2)和LCD芯片(3);1)所述MCU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构成;2)所述偏压电路(2)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连接而成;电阻R1、电阻R2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3、电阻R4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5、电阻R6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7、电阻R8组成串联电路,上述四个串联电路相互并联连接;3)所述LCD芯片(3)具有四个COM端口和九个SEG端口,分别为COM1脚、COM2脚、COM3脚、COM4脚和S1脚-S9脚;所述LCD芯片(3)的COM1脚、COM2脚、COM3脚、COM4脚分别与单片机芯片IC1的1脚、2脚、3脚、4脚对应连接,所述LCD芯片(3)的S1脚∽S9脚分别与单片机芯片IC1的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1脚、12脚对应连接;所述LCD芯片(3)的COM1脚与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2脚与电阻R3、电阻R4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3脚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其COM4脚与电阻R7、电阻R8之间的连接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器LCD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包括MCU控制电路(1)、偏压电路(2) 和LCD芯片(3);1)所述MCU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芯片ICl及其外围电路构成;2)所述偏压电路O)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 电阻R8连接而成;电阻Rl、电阻R2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3、电阻R4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5、 电阻R6组成串联电路,电阻R7、电阻R8组成串联电路,上述四个串联电路相互并联连接;3)所述LCD芯片(3)具有四个COM端口和九个SEG端口,分别为COMl脚、COM2脚、COM3 脚、COM4脚和Sl脚-S9脚;所述LCD芯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飞桂芳刘新生石工磊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