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4798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体换向装置。其分流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分流腔、计量腔和第二分流腔,计量腔位于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之间;换向喷嘴在分流器上方,且第一分流腔、计量腔、第二分流腔中的其中一个的进水口与换向喷嘴的出水口相对;丝杠与螺母连接,丝杠端部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螺母与分流器固定连接;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的计时挡板与螺母固定联接,且其第一光电转换器和第二光电转换器间隔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上,计时器则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光电转换器和第二光电转换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换向无流场扰动,通过实现换向器的“换入/换出同向”,大大减小换向器换向引起的不确定度,提高测量准确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流量装置中的流体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国内外计量技术机构中,液体流量装置使用的换向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 闭式换向器;二是“裤衩”式开式换向器。这两种换向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检测、检 定中的量值传递要求,但随着液体流量计量技术的发展,上述换向器已不能很好的满足仪 表测量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闭式换向器的水 流扰动问题,在换向器突然进行换向时,水流流速和压强都将发生急剧变化,产生水击波, 这种水击波将会沿管道向管道入口传播,因而造成稳定流动状态的水的扰动,进而影响流 量计的计量性能。由于上述水流扰动问题是闭式换向器无法克服的严重缺陷,因此该型换 向器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少,逐渐被对水流不产生扰动的“裤衩”式开式换 向器取代;图1给出了“裤衩”式开式换向器结构组成。图1中,“裤衩”式开式换向器包括 换向喷嘴1、分流漏斗2、第一换向流道31、第二换向流道32、换向器计时导杆4和光电转换 器5。其中,分流漏斗2有相邻的第一分流漏斗21和第二分流漏斗22,第一分流漏斗21和 第二分流漏斗22的下端分别对应有第一导引管211和第二导引管222 ;此外,第一导引管 211和第二导引管222的下端分别对应地置于第一换向流道31和第二换向流道32中;换 向器计时导杆4与第一分流漏斗2固定连接,换向器计时导杆4上的计时挡板与光电转换 器5相配合产生计时控制信号。由于第一导引管211和第二导引管222、以及第一换向流 道31和第二换向流道32的形状酷似“裤衩”,因此具有该种结构的开式换向器被称为“裤 衩”式开式换向器。其工作原理及对应的换向流量模型可由图2表示。由图2可以看出该 型换向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ItTtltl阶段,在该阶段换向器开始由旁通 管向计量罐换入,喷嘴喷出的水流由旁通管逐渐流入计量罐,此时计时器并未计时,该过程 流入计量罐的水的累积量用A表示;②阶段,在该阶段换向器逐渐完全换入,计时 器开始由t1(l时刻计时,喷嘴喷出水流逐渐完全流入计量罐,该过程流入计量罐的水流累积 量用B表示;③t2(l-t3(l阶段,在该阶段换向器换向结束,喷嘴喷出的水流完全进入计量罐, 计时器接续tlcrt2(l阶段继续进行连续的计时,该过程流入计量罐的水流累积量用G表示; ④t3(l-t4(l阶段,在该阶段换向器开始由计量罐向旁通管换出,喷嘴喷出的水流由计量罐逐 渐流入旁通管,计时器接续t2(l-t3(l阶段继续进行连续的计时,该过程流入计量罐的水流累 积量用E表示;⑤t40-t50阶段,在该阶段换向器逐渐由计量罐向旁通管完全换出,计时器在 时刻t4(l停止计时,且喷嘴喷出的水流也逐渐完全流入旁通管,该过程流入计量罐的水流累 积量用F表示。根据上述分析知道,换向器的整个换向过程可以分为换入/换出两个过程, 这两个过程为方向相反的过程,因此换向器换向的整个过程中换入/换出是不同向的。根 据换向器的工作过程及计时的开始与结束时刻,可以得到换向器在换入/换出过程中流入 计量罐中的水流累积量为Q = A+B+G+E+F,计时时间段为t1Q-t4Q,由此可以得到换向器换向 周期内的平均流量为q = QZ(Vt1)。由于换向器喷嘴部分的流速分布不均勻及换向器换入/换出不同向,导致上述流量并不是换向器换向周期内管道中的实际流量,管道中的实际流 量应该为ql = (B+C+G+D+E) / (、-、)。要使得 q = q1 必须有A+B+G+E+F = B+C+G+D+E, 即A+F = C+D。要满足A+F = C+D,必须根据流速分布对计时器的脉冲触发位置进行调整。 实际上,流量不同时,换向器喷嘴喷出的水流流速分布也不同,如果将脉冲触发位置根据某 一流量下的流速分布进行调整并置于一固定位置处,则在该流量下换向器引起的不确定度 将会较小,而在其它流量下,流速分布及脉冲触发位置导致换向器引起的不确定度将会大 大增加,根据不同流量不断调整脉冲触发位置的方式又不具有可行性,因此这种换向器很 难实现A+F = C+D,所以换向器换入/换出的一个周期内得到的平均流量与实际流量具有较 大误差,这就给装置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度。要想较好的解决开式换向器“换入/换出”不同 向带来的不确定度较大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使得开式换向器“换入/换出”同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换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流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喷 嘴、分流器、螺母、丝杠、伺服电机和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所述分流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 一分流腔、计量腔和第二分流腔,计量腔位于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之间;换向喷嘴置于 分流器的上方,且第一分流腔、计量腔、第二分流腔中的其中一个的进水口与换向喷嘴的出 水口相对;所述丝杠与螺母连接,所述丝杠的端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联接,所述螺母 与分流器固定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包括计时器、固定支座、计时挡板、与计时挡 板相匹配的第一光电转换器和第二光电转换器,所述计时挡板与螺母固定联接,所述第一 光电转换器和第二光电转换器间隔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所述计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 一光电转换器、第二光电转换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伺服电机用步进电机替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换向无流场扰动,不仅解 决了“裤衩”式开式换向器“换入/换出不同向”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实现换向器的“换入 /换出同向”,大大减小了换向器换向引起的不确定度,提高了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裤衩”式开式换向器的结构图;图2是“裤衩”式开式换向器的换向流量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换向器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换向器的换向流量原理图;图5 图7是本技术换向器换向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裤衩”式开式换向器的设计结构,采用了一种全新 的设计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换向喷嘴1、分流器6、螺母7、丝杠8、伺服电机9和光 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其中,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包括第一光电转换器101、第二光电转换器102、固定支座12、计时挡板11及计时器13。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流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喷嘴1、分流器6、螺母7、丝杠 8、伺服电机9和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其中,分流器6由相互隔离的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 63和第二分流腔62构成,计量腔63位于第一分流腔61和第二分流腔62之间。换向喷嘴 1置于分流器6的上方,且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63、第一分流腔61中的其中一个的进水口 与换向喷嘴1的出水口相对。计量腔63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以使计量腔63中的水流能够 流入计量罐;第一分流腔61和第二分流腔62也分别设有出水口,以使第一分流腔61和第 二分流腔62中的水流能够流入循环水池。此外,丝杠8与螺母7连接,丝杠8的端部与伺 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联接,螺母7与分流器6固定连接。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包括计时 器13、计时挡板11、第一光电转换器101、第二光电转换器102和固定支座12,计时挡板11 与螺母7固定联接,第一光电转换器101和第二光电转换器102间隔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喷嘴(1)、分流器(6)、螺母(7)、丝杠(8)、伺服电机(9)和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所述分流器(6)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63)和第二分流腔(62),计量腔(63)位于第一分流腔(61)和第二分流腔(62)之间;换向喷嘴(1)置于分流器(6)的上方,且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63)、第二分流腔(62)中的其中一个的进水口与换向喷嘴(1)的出水口相对;所述丝杠(8)与螺母(7)连接,所述丝杠(8)的端部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联接,所述螺母(7)与分流器(6)固定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包括计时器(13)、固定支座(12)、计时挡板(11)、与计时挡板(11)相匹配的第一光电转换器(101)和第二光电转换器(102),所述计时挡板(11)与螺母(7)固定联接,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器(101)和第二光电转换器(102)间隔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12)上,所述计时器(13)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光电转换器(101)、第二光电转换器(10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喷嘴(1)、分流器(6)、螺母(7)、丝杠 (8)、伺服电机(9)和光电转换及计时装置,所述分流器(6)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6 和第二分流腔(62),计量腔(6 位于第一分流腔(61)和第二分流腔(62)之间;换向喷嘴(1)置于分流器(6)的上方,且第一分流腔(61)、计量腔(63)、第二分 流腔(62)中的其中一个的进水口与换向喷嘴(1)的出水口相对;所述丝杠⑶与螺母(7) 连接,所述丝杠⑶的端部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博郑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