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4372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风机和备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和备用风机在其通风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铁质的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分别设有用于挡风的高硬度、轻质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底角处的铰链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当使用中的风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实现备用风机自动切换功能,无需人员进行繁琐、危险的手动操作工作。相比传统的人工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工切换时间,省时省力,自动高效,且有效的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纤行业窑炉风机一种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窑炉是玻纤生产线的心脏,保持窑炉系统的稳定作业是日常窑炉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玻璃液的熔化必须是高温作业,尤其是熔化部的上层池壁、胸墙、前脸墙、 大碹碹碴和反碹等部位,直接与火焰接触,温度高达一千五六百度,特别是熔化部的上层池壁砖的液面线附近,除高温火焰外,还受到玻璃页面的上下波动以及玻璃液的对流和冲刷, 因此池壁砖的侵蚀比较严重。为了延长熔窑的使用寿命,必须对熔化部的上层池壁、胸墙、前脸墙、大碹碹碴和反碹等部位进行吹风冷却。窑炉冷却风机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玻纤行业中窑炉风机经常是一用一备,目的就是保证出现停机故障时,备用风机能够及时开启工作。切换工作必须要快速有效。现有的窑炉冷却风机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正常工作状况下,系统根据反馈回来的信号,从A和B两条控制通道中选择其中一台变频输出,相应的风机便进入工作状态。风机A工作时,其上的插板1'必须打开,见图1,而备用风机B的插板2'必须闭合,防止风量回流损失以及将备用风机B损坏。当突发情况出现,风机A发生故障时,变频器把故障信号反馈到总控室DCS系统,系统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从总控室跑到一楼现场进行现场切换工作,首先为防止备用风机B启动后,将风灌入原工作风机A,造成风力减弱以及损坏风机A,必须利用人力,爬上3米高的风机A上,将故障风机A的插板1 ‘插入A电机出口通风管道中阻止冷却风倒灌,然后再登高爬到备用风机B上,将备用风机B出风口处的插板 2'拔开最后再回到总控室,启动备用风机B。由于插板1 ‘和插板2'比较大,而且位置也比较高,人工操作过程比较困难。完成以上三个工作步骤后,风机切换工作才能完成,如果是2-3个熟练工,完成以上步骤,最起码需要15-20分钟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内,管道内处于无风状态,很容易引起窑炉压力不稳定或者燃烧温度出现问题,从而造成生产不稳定,存在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另外,由于切换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仅会影响功效,也会增加工人的体能消耗。综合以上情况,这一过程费力又费时,而且很容易造成生产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克服现有人工切换风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响应时间快、 无需人工操作、方便节能的创新型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风机和备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和备用风机在其通风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铁质的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分别设有用于挡风的高硬度、轻质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可以分别在所述的方形框架内的铰链上自由摆动。进一步,所述的方形框架内部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挡板卡死的铁质挡 进一步,所述的挡板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的挡板信号的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的方形框架上分别开有一检修口,所述的检修口上分别通过若干螺丝固定有固定挡板。进一步,所述的螺丝均为四个。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根据正向风压推动挡板打开,负向风压使挡板关闭原理,再结合压力传感器或者行程开关的作用,测得当前挡板的位置,并把信号送到DCS系统加以处理,再实现输出。使用时,把原先风机A和备用风机B出风口的插板处改成两个方形框架,安装在管道中间,构成新的风机和备用风机。两个方形框架内分别用铰链装有高硬度、轻质的挡板, 挡板可以在铰链上自由摆动。两个方形框架内装有的挡块防止挡板抬起后卡死在方形框架内,也便于无风时,挡板在风压作用下自动放下。在两个方形框架底部的凹槽内都安装有传感器,位置要求是挡板关闭时连接线能触发压力传感器,并将传感器信号或者行程开关信号送到上一级控制单元上,即送至DCS系统DI板卡上。两个方形框架上分别开有一检修口,平时检修时只需用螺丝刀松开四个螺丝,即可打开检修口上的固定挡板。系统根据读取的挡板状态可以判断当前风机实际风压情况。正常工作状况下,风机工作时,方形框架在风压的作用下,通过铰链升起至挡块位置,此时备用风机的挡板在风机的风压作用下,被自动压紧,防止了风量流失和造成备用风机损坏的隐患。当风机发生故障后,由于管道内没有风压,挡板自动放下,装在方形框架底部凹槽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挡板的信号后,将信号送至总控室DCS系统内报警通知值班人员进行检查,系统识别到风机发生故障后,通过DCS系统组态,自动启动备用风机。在风压作用下,风机的挡板自动升起到挡块位置。风压把挡块托起到打开位置,此时风机就完全关闭,切换到备用风机。这样就完成双风机自动切换过程。整个过程全部用时就20秒,比原先人工模式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大大降低了窑炉的风险,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也无需操作工现场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两只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铁质方形框架;两套检测电路,包括两套传感器;两套控制电路,分别用于监控当前方形切换框架中两块挡块位置,进而判断风机运转情况,自动通过系统程序处理,实现双风机自动切换过程。结构简单,费用低廉。(2)当使用中的风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实现备用风机自动切换功能,无需人员进行繁琐、危险的手动操作工作。相比传统的人工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工切换时间,省时省力,自动高效,且有效的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窑炉冷却风机结构图。图2是现有的窑炉冷却风机操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图3中C、D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3-图4,本技术所述的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风机1和备用风机 2,所述的风机1和备用风机2在其通风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铁质的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 21,所述的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内分别设有用于挡风的高硬度、轻质的挡板12和挡板22,所述的挡板12和挡板22可以分别在所述的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内的铰链13 和铰链23上自由摆动。所述的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内部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挡板12 和挡板22卡死的铁质挡块14和挡块M。所述的挡板12和挡板22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凹槽15和凹槽25,所述的凹槽15和凹槽25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的挡板12和挡板22信号的传感器16和传感器26。所述的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上分别开有一检修口 17和检修口 27,所述的检修口 17和检修口 27上分别通过若干螺丝19和螺丝四固定有固定挡板18和固定挡板 28。所述的螺丝19和螺丝四均为四个。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根据正向风压推动挡板12和挡板22打开,负向风压使挡板12和挡板22关闭原理,再结合压力传感器16和传感器沈或者行程开关的作用,测得当前挡板12和挡板22的位置,并把信号送到DCS系统加以处理,再实现输出。使用时,把原先风机A和备用风机B出风口的插板处改成两个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安装在管道中间,构成新的风机1和备用风机2。两个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 内分别用铰链13和铰链23装有高硬度、轻质的挡板12和挡板22,挡板12和挡板22可以在铰链13和铰链23上自由摆动。两个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内装有的挡块14和挡块M防止挡板12和挡板22抬起后卡死在方形框架11和方形框架21内,也便于无风时, 挡板12和挡板22在风压作用下自动放下。在两个方形框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风机和备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和备用风机在其通风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铁质的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分别设有用于挡风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底角处的铰链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包括风机和备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和备用风机在其通风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铁质的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分别设有用于挡风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底角处的铰链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框架内部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挡板卡死的铁质挡块。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毓强曹国荣骆洪超凌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