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共体式排气歧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8065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歧管装置,上、下壳体安装固定后成三个腔室,四个进气管,四个进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法兰盘上,一端汇集于第一腔室四个进气管的中心线延长线汇聚于第一腔室内一中心点,通过中心点在上壳体上安装氧传感器螺母,第二腔室内安装由衬垫包扎的催化剂,第一、二腔室过度段由钢丝绒盖在催化剂的前端头,第二腔室外安装上、下隔热罩与上、下壳体形成的腔室内分别安装隔热棉,第三腔室端口直接安装法兰盘,法兰盘安装进气管的工作面上,与四个进气管集于第一腔室一侧安装第一焊接支架,第一进气管靠近第一腔室的氧传感器螺母安装第二焊接支架,第四进气管中间位置的氧传感器螺母安装第三焊接支架。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排放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歧管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壳共体式排气歧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在环保意识高涨的今天,控制废气污染已 刻不容缓。目前现有的排气歧管结构一般分为紧耦合式和非紧耦合式,就其原理来讲,紧耦 合式更能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放污染,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其结构一般包括进气管, 催化器,出气管等。紧耦合式排气歧管主要考虑三元催化器的起燃温度,氧化、还原能力和 空间结构,但其自身的结构的合理性却存在一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成本降低,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排放污染,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管壳共体式排气歧管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壳体与下壳体安装固定后 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四个进气管分别是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 气管、第四进气管,四个进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大法兰盘上,另一端汇集于第一腔室四个 进气管的中心线延长线汇聚于第一腔室内一中心点,通过此中心点在上壳体上安装氧传感 器螺母,第二腔室内安装由衬垫包扎的催化剂,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过度段,由钢丝绒盖 在催化剂的前端头,第二腔室外安装上隔热罩和下隔热罩,在上隔热罩与上壳体、下隔热罩 与下壳体形成的腔室内分别安装隔热棉,第三腔室端口直接安装小法兰盘,在大法兰盘安 装进气管的工作面上,与四个进气管汇集于第一腔室相反的一侧安装第一焊接支架,在第 一进气管靠近第一腔室的氧传感器螺母安装第二焊接支架,在第四进气管中间位置的氧传 感器螺母安装第三焊接支架。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排放污染;2、本技术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A-A视图;图5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5可知,本技术上壳体16与下壳体15安装固定后形成第一腔室20, 第二腔室21和第三腔室22,四个进气管分别是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第三进气管9、 第四进气管10,四个进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大法兰盘2上,另一端汇集于第一腔室20四 个进气管的中心线延长线汇聚于第一腔室20内一中心点,通过此中心点在上壳体16上安 装氧传感器螺母6,第二腔室21内安装由衬垫17包扎的催化剂18,在第一腔室20与第二 腔室21过度段,由钢丝绒19盖在催化剂18的前端头,第二腔室21外安装上隔热罩12和 下隔热罩13,在上隔热罩12与上壳体16、下隔热罩13与下壳体15形成的腔室内分别安装 隔热棉14,第三腔室22端口直接安装小法兰盘11,在大法兰盘2安装进气管的工作面上, 与四个进气管汇集于第一腔室20相反的一侧安装第一焊接支架1,在第一进气管3靠近第 一腔室20的氧传感器螺母6安装第二焊接支架5,在第四进气管10中间位置的氧传感器螺 母6安装第三焊接支架8。本技术大法兰盘2,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第三进气管9、第四进气管 10,上、下壳体16、15,小法兰盘11。所述的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第三进气管9、第四 进气管10,采用管材作为排气歧管的进气道,在发动机高转速下排气背压较低,提高发动机 的动力性;上、下壳体16、15由上壳体16与下壳体15焊接固定形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 腔室20、第二腔室21、第三腔室22,此结构将三个腔室20、21、22用两个零件实现,减少零件 数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将进气汇集然后传输到催化剂18这一过程合并在一 个第一腔室20内来实现,缩短了废气到催化剂18的有效距离;第一腔室20用于收集四个 进气管3、4、9、10分别排出的燃烧废气,并通过安装在氧传感器螺母6上的氧传感器7将混 合气燃烧结果传给电控系统;第二腔室21封装催化剂18,由于排放废气通过进气管和第一 腔室20直接到达第二腔室21路途很近,所以废气温度损失较小,可直接达到催化剂18起 燃温度,点燃催化剂18进行氧化一还原反应,缩短或取消暖车时间,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在催化剂18进气端安装有钢丝绒19,可有效防止高温废气对催化剂18端面尖角的腐蚀并 且可以防止端面尖角与壳体的碰撞;第三腔室22将反应后的无害气体收集并传输给后续 消声器系统,由于第三腔室22与小法兰盘11直接连接,结构紧凑,节约成本,对于空间有限 的车型具有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共体式排气歧管装置,包括上壳体(16)与下壳体(15),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6)与下壳体(15)安装固定后形成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21)和第三腔室(22),四个进气管分别是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第三进气管(9)、第四进气管(10),四个进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大法兰盘(2)上,另一端汇集于第一腔室(20)四个进气管的中心线延长线汇聚于第一腔室(20)内一中心点,通过此中心点在上壳体(16)上安装氧传感器螺母(6),第二腔室(21)内安装由衬垫(17)包扎的催化剂(18),在第一腔室(20)与第二腔室(21)过度段,由钢丝绒(19)盖在催化剂(18)的前端头,第二腔室(21)外安装上隔热罩(12)和下隔热罩(13),在上隔热罩(12)与上壳体(16)、下隔热罩(13)与下壳体(15)形成的腔室内分别安装隔热棉(14),第三腔室(22)端口直接安装小法兰盘(11),在大法兰盘(2)安装进气管的工作面上,与四个进气管汇集于第一腔室(20)相反的一侧安装第一焊接支架(1),在第一进气管(3)靠近第一腔室(20)的氧传感器螺母(6)安装第二焊接支架(5),在第四进气管(10)中间位置的氧传感器螺母(6)安装第三焊接支架(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管壳共体式排气歧管装置,包括上壳体(16)与下壳体(15),其特征在于上壳 体(16)与下壳体(1 安装固定后形成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22),四 个进气管分别是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G)、第三进气管(9)、第四进气管(10),四个 进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大法兰盘( 上,另一端汇集于第一腔室00)四个进气管的中心 线延长线汇聚于第一腔室OO)内一中心点,通过此中心点在上壳体(16)上安装氧传感器 螺母(6),第二腔室内安装由衬垫(17)包扎的催化剂(18),在第一腔室OO)与第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范滨王书来张守泉韩学栾浩李明扬王岩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艾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