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太前专利>正文

熔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452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断器,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端子,壳体中设有保护管,壳体中还设有钠熔体,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钠熔体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管位于第一空腔中,钠熔体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中。本实用新手型既能切断短路电流,又能在故障消除后自动恢复供电,无需更换熔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熔断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器在电路及震动颠簸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电路短路与电流过载等 故障,从而使电器遭到损害,造成经济损失。于是人们设计了可对电器装置及线路实施短路 与过载保护的熔断器。但现有一旦熔断后,必须更换熔体才能恢复供电,因而使停电时间延 长,给供电系统和用电负荷造成一定的停电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切断短路电流,又能在故障消除后 自动恢复供电,无需更换熔体的熔断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熔断器,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端子,壳体中 设有保护管,壳体中还设有钠熔体,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 二空腔,所述钠熔体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管位于第一空腔中,钠熔体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 腔中。在第二空腔中设有一个可以沿第二空腔的轴向移动的挡板,一个活塞的一端伸入 到第二空腔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玻璃罩,该玻璃罩套在保护管以及接线端子上。采用了上述上方案,通过使用钠熔体作用导电体,在电路短路时,能切断短路电 流,电路故障消除后又能自动恢复供电,无需更换熔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壳体,2为第一接线端子,3为第二接线端子,4为保护管,5为钠熔体, 6为挡板,7为活塞,8为玻璃罩。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的熔断器,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2,壳体的另一端 设有第二接线端子3,壳体中设有保护管4,壳体中还设有钠熔体5。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 一空腔,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钠熔体5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管4位于第一 空腔中,钠熔体5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中。在第二空腔中设有一个可以沿第二空腔的轴 向移动的挡板6,一个活塞7的一端伸入到第二空腔中,在活塞与挡板之间存在氩气。壳体 1内设有玻璃罩8,该玻璃罩套在保护管以及接线端子上。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在常温下,钠熔体5的电阻率很小,可以顺畅地通过正常负荷电流。但在短路时,钠熔体受热迅速气化,其电阻率变得很大,从而可限制短路电流。 在钠熔体气化限流的过程中,钠蒸气推动推板移动压缩氩气,使装在熔断器一端的活塞7 而迅速后退,降低了由于钠气化产生的压力。在限流动作结束后,钠蒸气冷却,又恢复为固 态钠。活塞在被压缩的氩气作用下,迅速将金属钠推回原位,使之形成钠熔体,恢复正常工 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端子,壳体中设有保护管,壳体中还设有钠熔体,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钠熔体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管位于第一空腔中,钠熔体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 端子,壳体中设有保护管,壳体中还设有钠熔体,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接线 端子上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钠熔体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管位于第一空腔中,钠熔体的另一 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前
申请(专利权)人:吴太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