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201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密封的热交换炉,所述热交换炉内设置有至少一条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热交换炉的两侧伸出,所述热交换炉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密封的热交换炉,热交换炉内设置有至少一条管道,水或空气由入口进入热交换炉,余热中的蒸汽或热空气经过管道使热交换炉内的水或空气被加热,被加热的水形成水蒸汽,被加热的空气变成热空气,热交换炉内的水蒸汽或热空气由出口流出,再利用,使得余热再利用,节省能量,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设备
,特指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漆包线生产领域,漆包线涂漆后要进行烘干才能收卷打包,漆包线一般采 用退火炉进行烘干,以单层漆包机退火炉为例,单层漆包机退火炉主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 产生蒸汽或热空气对漆包线进行烘干,这样会耗用较多的电能。众所周知,漆包线在涂漆 之前是需要预热的,目前,一般采用蒸汽或热空气对漆包线进行加热,而且加热是在开放的 环境中进行的,蒸汽或热空气对漆包线加热后,多余的热量就散发在空气中,造成能量的浪 费,如果能将漆包线预热后的余热利用到漆包线的烘干过程中,就可以节省能量,降低生产 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漆包线的生产过程并没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设置 有密封的热交换炉,热交换炉内设置有至少一条管道,蒸汽或热空气经过管道使热交换炉 内的水或空气被加热,使得余热再利用,节省能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密封的热交换炉,所述热交换炉内设置有至少一条 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热交换炉的两侧伸出,所述热交换炉分别设置有入口和 出口。所述入口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炉的下部,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炉的上部。所述入口设置有控制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有密封的热交换炉,热交换炉内设 置有至少一条管道,水或空气由入口进入热交换炉,余热中的蒸汽或热空气经过管道使热 交换炉内的水或空气被加热,被加热的水形成水蒸汽,被加热的空气变成热空气,热交换炉 内的水蒸汽或热空气由出口流出,循环利用,使得余热再利用,节省能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热交换炉2——管道3-入口4——出口5——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密封的热交换炉1,热交换炉1内设置有至少 一条管道2,管道2的两端分别由热交换炉1的两侧伸出,热交换炉1分别设置有入口 3和 出口 4。如图1所示,入口 3设置于热交换炉1的下部,出口 4设置于热交换炉1的上部。入口 3设置有控制阀门5,控制阀门5可以控制水或空气进入热交换炉1的进入 量,进而调节出口 4的水蒸汽或热空气的温度。工作原理以漆包线生产为例,漆包线预热后的水蒸汽或热空气通过管道2经过 热交换炉1,水或空气由入口 3进入热交换炉1,水或空气在热交换炉1与管道2内的水蒸 汽或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炉1内水被加热形成水蒸汽,空气加热后变成热空气,热交 换炉1内形成的水蒸汽或热空气由出口 4流出后,再进入烘干炉内,对涂漆后漆包线进行烘 干,使得漆包线生产过程中的热量充分的再利用,节省能量,降低生产成本。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 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 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热交换炉,所述热交换炉内设置有至少一条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热交换炉的两侧伸出,所述热交换炉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热交换炉,所述热交换炉内设置 有至少一条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热交换炉的两侧伸出,所述热交换炉分别设 置有入口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映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维漆包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