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组织修复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骨是仅次于血液最为常见的通过移植来修复的组织。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0万例骨移植手术。全球每年在骨科、神经外科和牙科为修复骨缺损进行的骨 移植手术高达220万例。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约占骨移植手术总数的一半。随着 人口的老龄化,需要治疗的脊柱退行性病变病例的激增,骨移植在脊柱外科的 应用正在迅速增加。骨移植是用来治疗超过机体愈合能力的骨缺损和进行推体 间骨性融合的外科方法。在脊柱外科,脊柱手术后都面临维持脊柱稳定的问题; 在手术节段推体间或脊柱后外侧横突间植入骨融合材料是恢复和维持脊柱长期 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推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 )和骨移植材料4关合应用 是治疗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病变的推荐术式。推间融合器是推间盘去除后,放置 在相邻推体间来稳定脊柱和恢复推体间高度的中空结构。骨移植材料就放置在 推间融合器中间的空隙,通过骨性愈合连接相邻推体,维持脊柱的长期稳定。目前所使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合成骨替代物。自体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诱导材料,包括骨诱导因子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诱导因子包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所述载体主要由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肝素、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凝血酶及氯化钙经相互作用形成凝胶基质,所述骨诱导因子通过与肝素的结合被包埋于该凝胶基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诱导材料,包括骨诱导因子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诱导因子包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所述载体主要由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肝素、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凝血酶及氯化钙经相互作用形成凝胶基质,所述骨诱导因子通过与肝素的结合被包埋于该凝胶基质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蛋白原与纤维结 合蛋白的摩尔比为1~10: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结合蛋白与肝素 的摩尔比为1 ~ 10: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诱导因子为骨形态 发生蛋白,该蛋白与肝素的质量比为1: 1~50。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形态发生蛋白 是从动物骨中提取的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或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重组 骨形态发生蛋白。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与 纤维蛋白原的比例关系为每lmg纤维蛋白原对应0.3 ~ 1.2 IU的纤维蛋白 稳定因子。7. —种骨诱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将包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诱导因子作为 组分I,配制含有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庆,刘伟强,敖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