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114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电池组、电池管理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一端相连、第二开关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控制模块还接有输入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太阳能发电,清洁、环保,并由于采用电池组,不仅稳定了升压DC-DC输出电压,还避免了天气变化对负载充电的影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日益成熟,电动汽车也处于世界推广的阶段,但专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或充电设备却相对匮乏,且大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设备过于依赖传统电力发电技术。这样,不仅不利于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而且由于传统发电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正好与电动汽车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供电装置采用传统发电技术,给环境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环保并能够大大提高太阳能使用率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 、电池组、电池管理器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接有用于输入是否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进一步,本技术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人机界面或远程终端,所述人机界面或远程终端通过输入接口与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所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屏设备。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与人机界面之间采用标准MODBUS通信协议通信。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与远程终端之间采用标准MODBUS通信协议通信。进一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降压DC-AC、第六开关和第九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九开关、降压DC-AC以及第六开关与充电接口相连,所述降压DC-AC还与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七开关、第一电阻、第八开关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七开关和第一电阻串联后并接在第一开关两端,所述第八开关和第二电阻串联后并接在第四开关的两端。进一步,所述降压DC-DC内设有多个输出电压等级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多个与输出电压等级接口相对应的接口。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池管理器之间采用CAN通信方式通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 、电池组、电池管理器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接有用于输入是否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避免了传统发电技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弊端,本技术采用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清洁、环保,而且,通过采用电池组,可有效的稳定升压DC-DC输出电压,并且,当太阳能充足时,可储存过剩发电量,而当阴雨天气,太阳能贫乏时,还可补偿欠缺的用户充电需求电量,从而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三结构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四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充电站或充电设备采用传统发电技术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 、电池组、电池管理器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接有用于输入是否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实现本技术,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6、太阳能电池阵列1、升压DC-DC2、降压DC-DC3 、电池组4、电池管理器5 、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开关K4和开关K5,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1通过开关K1、升压DC-DC2与开关K2的一端相连、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K4一端和开关K3一端相连,开关K4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3、开关K5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开关K3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4与电池管理器5相连,该电池组4用于稳定升压DC-DC2输出电压,储存太阳能电池阵列1过剩发电量以及补偿太阳能电池阵列1欠缺的用户充电需求电量,所述控制模块6分别与升压DC-DC2、降压DC-DC3和电池管理器5相连,所述控制模块6还接有用于输入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模块6通过输入端口接受启动或停止指令,从而启动或停止太阳能供电装置,当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启动状态时,控制模块6控制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闭合,则太阳能电池阵列1通过升压DC-DC2为电池组4充电;当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停止状态时,控制模块6控制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断开,则停止整个太阳能供电装置运行。在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启动状态时,当控制模块6通过输入端口又接收到负载(在此以电动车为例)的充电请求命令时,控制模块6控制开关K4和开关K5闭合,从而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充电接口为电动车供电。在此说明的是,此时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充电接口为电动车供电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当天气晴朗,太阳能比较充足时,太阳能电池阵列1通过升压DC-DC2和降压DC-DC3为电动车供电,当然,在这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阵列1发电量若过剩,则可将这一部分过剩量存储到电池组4中;第二种方式是,当出现阴雨天气,太阳能贫乏时,此时太阳能的发电量远远不够电动车的充电需求量时,则控制模块6控制电池组4通过降压DC-DC3为电动车供电。这样,就避免了天气的变化对电动车用户充电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在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启动状态时,控制模块6实时采集升压DC-DC2和降压DC-DC3的电气量(例如电压、电流等),并将这些电气量分别与控制模块6预设的相应保护参数值比较,当该任一电气量超过控制模块6预设的相应保护参数值时,控制模块6停止整个太阳能供电装置运行,即控制开关K5、开关K4、开关K2、开关K1和开关K3依次断开,或者控制开关K5、开关K4、开关K2、开关K3和开关K1依次断开。在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启动状态时,电池管理器5实时采集电池组4的电气量(例如总电压、电流、最高单节电压或温度、最低单节电压或温度和SOC等)和状态量(例如故障信息、告警信息和开关状态等),并将这些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 、电池组、电池管理器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接有用于输入是否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DC-DC、降压DC-DC 、电池组、电池管理器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第一开关、升压DC-DC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一端和第三开关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降压DC-DC、第五开关和充电接口依次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池组与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升压DC-DC、降压DC-DC和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接有用于输入是否充电指令的输入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还包括人机界面或远程终端,所述人机界面或远程终端通过输入接口与控制模块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屏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人机界面之间采用标准MODBU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韶文宋峰卢俊颜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