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茂庭专利>正文

转速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022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速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电路板,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及分别与上基座、下基座枢接的连接轴,且连接轴穿过下基座与待测转轴连接;该连接轴上还设置一组径向贯穿连接轴的透孔,电路板上连接有接收件及发送件,该接收件及发送件均穿过基座且分别与所述透孔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将电路板、接收件及发送件紧凑地设置在基座上,使得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型且方便使用。而且转速测量装置还包括壳体,将基座及电路板均收容在壳体内,而且电路板的输出线可穿出壳体与外界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速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速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机及汽车发动机的转轴上均设置有转速测量装置,随时监测电动机及汽车发动机的转速。转速测量装置主要通过转速传感器,将旋转物体的转速转换为电量输出信号,该转速传感器可包括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电容式转速传感器及变磁阻式转速传感器三种。其中,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应用最广泛。如图1所示的光电转速传感器,包括光源2和接收信号的光电元件3,光源2和光电元件3装在管座1两侧的外孔中;可在管座1内转动的芯管5上开有至少一组透光孔6,透光孔6与管座1上的外孔相对应;芯管5的两端通过方孔18及方榫轴20接入待测转轴内。上述光电转速传感器虽然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转轴速度的测量,但是其光电元件3裸露在管座1外,容易造成其使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转速测量装置,旨在使得该转速测量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方便和降低生产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速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电路板,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及分别与上基座、下基座枢接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穿过下基座与待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一组径向贯穿连接轴的透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接收件及发送件,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穿过基座且分别与所述透孔相对设置。优选地,上述上基座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穿过的穿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上基座上,且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与电路板垂直连接。优选地,上述连接轴与待测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持槽,供连接轴与待测转轴卡持连接。优选地,上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为磁元器件,或者上述接收件为光敏元器件、发送件为发光元件。优选地,上述转速测量装置还包括收容所述基座及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承载所述上基座的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内壁还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上基座侧壁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持,将上基座卡紧于壳体内。优选地,上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线孔,供上基座上的电路板的输出线穿出。优选地,上述连接轴分别与上基座及下基座的枢接处连接有轴承。优选地,上述上基座与下基座的直径比连接轴的直径大。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将电路板与接收件紧凑地设置在基座上,使得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型且方便使用。而且转速测量装置还包括壳体,将基座及电路板均收容在壳体-->内,而且电路板的输出线可穿出壳体与外界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转速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0及设置在基座10上的电路板20。该基座包括上基座11、下基座12及分别与上基座11、下基座12枢接的连接轴13,且该连接轴13穿过下基座12与待测转轴(图中未示)连接。连接轴13上还设置一组径向贯穿连接轴13的透孔131。电路板20上连接有接收件21及发送件22,该接收件21及发送件22均穿过基座10且分别与透孔131相对设置。而且上基座11及下基座12的直径比连接轴13的直径大,从而使得接收件21及发送件22的安装空间更加紧凑。该转速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上述连接轴13与待测转轴连接,从而待测转轴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轴13旋转。而接收件21只能从透孔131中接收到发送件22发出的信号,因此,连接轴13每旋转一周,接收件21接收到两次发送件22发出的信号,即产生两个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数目与待测转轴的转速成正比。由此可知,将脉冲信号经过电路板输出,即可获得待测转轴的转速。如图3、图4所示,上述上基座11上设有供接收件21及发送件22穿过的穿孔111及供连接轴13枢接的枢接孔112。上述电路板20设置在上基座11上,接收件21及发送件22均与电路板20垂直连接并穿过穿孔111与透孔131正对设置。连接轴13通过枢接孔112与上基座11枢接,从而使得连接轴13可以在上基座11上径向旋转。而且连接轴13分别与上基座11及下基座12的枢接处均连接有轴承14,该轴承14可以对连接轴13与上基座11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导向作用,从而使得连接轴13的运动更加灵活且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连接轴13与待测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持槽132,供连接轴13与待测转轴卡持连接。上述接收件21为磁元器件或者光敏元器件。如果接收件21为磁元器件,则连接轴13设置的发送件22也为磁元器件,该转速测量装置是通过接收件21的磁通量变化来测量待测转轴的转速。即连接轴13随待测转轴转动一周时,发送件22与接收件21之间的磁通量将改变两次,从而接收件21产生两个脉冲信号,根据电路板20输出的脉冲信号,就可以计算获得待测转轴的转速。如果接收件21为光敏元器件,则连接轴13设置的发送件22为发光元件(例如,白炽灯、LED等其他发光管),该转速测量装置则通过接收件21的光接-->收次数来测量待测转轴的转速。即连接轴13随待测转轴转动一周时,接收件21只能在与透孔131正对的位置才能接收到发送件22发出的光,从而接收件21产生两个脉冲信号,根据电路板20输出的脉冲信号,就可以计算获得待测转轴的转速。如图5所示,上述转速测量装置还包括收容基座10及电路板20的壳体30。壳体30包括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卡持连接。其中下壳体32内设有承载上基座11的支撑部321,且该支撑部321内壁还设有若干个凹槽322。上述上基座11侧壁设有与凹槽322对应的凸起113,该凸起113与凹槽322卡持,从而将基座10卡紧与壳体30内,使得基座10在连接轴13随待测转轴转动时不会连带转动。而且,上壳体31上环其内壁设有挡止部(图中未示),在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固定连接后,该挡止部恰好卡持基座11,从而防止基座1在壳体30上下运动。上述上壳体31上还设有线孔311,可供上基座11上的电路板20的输出线穿出,从而可以将电路板20产生的测量信号更好地输出至测量仪器。上述下壳体3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结构(图中未示),可供连接轴13与待测转轴进行内丝连接。上述待测转轴可以与连接轴13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固定装置间接连接。例如,该固定装置为皮带轮,将该皮带轮与连接轴13卡持连接,待测转轴则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从而使得待测转轴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转动,进一步带动与固定装置卡持连接的连接轴13转动,同理可以测量待测转轴的转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电路板,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及分别与上基座、下基座枢接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穿过下基座与待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一组径向贯穿连接轴的透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接收件及发送件,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穿过基座且分别与所述透孔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电路板,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及分别与上基座、下基座枢接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穿过下基座与待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一组径向贯穿连接轴的透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接收件及发送件,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穿过基座且分别与所述透孔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穿过的穿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上基座上,且所述接收件及发送件均与电路板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与待测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持槽,供连接轴与待测转轴卡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速测量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庭
申请(专利权)人:吴茂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