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嘴精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7115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单嘴精炼炉,主要包括真空室和钢包,真空室下部槽下方的浸渍管插入钢包内,钢包包底设有透气砖,且透气砖的位置偏离浸渍管的中轴线,浸渍管的内半径为R,透气砖与浸渍管中轴线的距离为0.4~0.7R。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气砖的位置和形状、氩气吹入形式、真空室下部槽的内半径等方面的设计更为合理,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的冶金效果,克服现有的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的不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 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精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嘴精炼炉
技术介绍
在冶金领域,RH是指整体式或分体式的真空室,在处理钢液时,所有冶金反应都是 在该真空室内进行的。RH的底部有两个用耐火材料作为内外衬的浸渍管,高温烘烤后使用, 其上部与热弯管相连,再与抽真空系统相连通。冶金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经热弯 管、气体冷却器被真空系统抽出真空室外排出。对钢液进行真空处理时,用钢包车将盛有钢水的钢包送达真空处理位,由液压顶 升系统将盛有钢水的钢包车向上顶升到相应位置,以便使浸渍管插入钢液一定深度。然后 启动真空泵。由于真空室内气压下降,钢水被吸入真空室。在一个浸渍管下部通过吹氩环吹 入氩气,另一个浸渍管不吹氩气,钢水开始反复循环。这时采取各种措施,例如脱气、吹氧、 加入脱硫剂进行脱硫、加入合金及调整温度等。处理结束时,系统破真空。顶升系统下降, 将钢包送至下一道工序。第00235854. 9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其是利用抽真 空的方法将钢液吸入单嘴精炼炉的真空室下部槽中,利用钢包底吹氩气的方法使钢液流 动,循环,在真空室中进行脱碳、脱气、脱硫和进行合金化等的一种钢水精炼装置。并且将原 有RH的双浸渍管改为直径更大的圆筒形单浸渍管,改RH浸渍管吹氩环吹氩为钢包底部透 气砖偏心吹氩。这样的改动使得浸渍管的过流面积加大,氩气上升路径加长,在相同的处理 时间内得到了比原有RH更好的冶金效果,增加了浸渍管的使用寿命,且真空室少结冷钢, 氩气吹入量大大降低,降低了真空室高度,从而降低了一次性投资。上述“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虽可比原有的RH达到更好的冶金效果,但是在实 践中却发现,其冶金效果还取决于透气砖的位置、氩气吹入的形式、真空室下部槽的内半径 以及透气砖的形式等多方面因素,以上因素确定不好,就很难达到最理想的冶金效果。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在结构上,显然仍存在亟待改进之 处。如何能创设一种透气砖位置和形状、氩气吹入形式、真空室下部槽的内半径等设计更为 合理,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冶金效果的新型结构的单嘴精炼炉, 实属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嘴精炼炉,使其透气砖位置和形状、 氩气吹入形式、真空室下部槽的内半径等方面的设计更为合理,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多 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的冶金效果,克服现有的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单嘴精炼炉,主要包括真空室和钢包,真空 室下部槽下方的浸渍管插入钢包内,钢包包底设有透气砖,且透气砖的位置偏离浸渍管的 中轴线,浸渍管的内半径为R,透气砖与浸渍管中轴线的距离为0. 4 0. 7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真空室的下部槽的内半径为1 1. 5R。所述的透气砖为圆形、矩形、扇形或月牙形。所述的圆形、矩形透气砖为1 3块,与浸渍管中轴线的距离相等,且位于浸渍管 一轴切面的同侧。所述的浸渍管和钢包的中轴线不重合。所述的浸渍管外壁与钢包内壁最小一侧的水平间距为50 300mm,最大一侧的水 平间距为300 600mm。所述的浸渍管和钢包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的浸渍管外壁与同侧钢包内壁的水平间距为300 500mm。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增大真空室下部槽的内半径,增大了钢液裸露在真空室中的表 面积,从而增加了钢液与真空的接触面,加快了反应速率,增加了钢、渣反应界面,加强了脱 硫效果和钢渣吸附夹杂的能力,并去除了有害夹杂物,得到更为优质纯净的钢;2、本技术的单嘴浸渍管为偏心布置,在相同浸渍管内半径的情况下可以使钢 液循环的更好,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取样空间,更有利于现场实际操作;3、本技术还改变了钢包底吹氩气透气砖的数量、形状,随之改变了氩气的吹 入形式,从而改变了流场,加快了钢液单位时间内的环流量;4、本技术从上述多方面增强了多功能复吹单嘴精炼炉的冶金效果,更适于推 广使用。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 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真空室下部槽、浸渍管以及钢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透气砖分布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三块圆形、矩形透气砖的结构及分布位置示意 图。图4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扇形透气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月牙形透气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下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浸渍管偏心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单嘴精炼炉的结构组成与现有技术近似,主要包括 真空室和钢包,真空室下部槽1下方的浸渍管2插入钢包3内,钢包3底面设有以底吹法通 入氩气的透气砖4,且透气砖4的位置偏离浸渍管2的中轴线。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将浸渍管2的内半径设为R,透气砖4与浸渍管2中轴线的 距离设为D,透气砖4即分布在为以浸渍管2的中轴线为圆心、以D为内半径的圆41上,本 技术限定了如下关系D = 0. 4 0. 7R。再请配合参阅图3、4、5所示,本技术的透气砖4可以为1 3块,各透气砖与浸渍管2中轴线的距离相等,且位于浸渍管2 —轴切面 的同侧,透气砖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扇形、月牙形等。通过限定透气砖4的位置和形 状,来限定特定的吹氩形式,以达到增加环流量、增强冶金效果的目的。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设下部槽1的内半径为R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 大了 R0,使得RO = 1 1. 5R,以增大钢液与真空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冶金效果。本技术中,浸渍管2的中轴线21与钢包3的中轴线31可以重合或不重合。请 配合参阅图7所示,设浸渍管2外壁与同侧钢包3内壁的水平最小间距为HI、最大间距为 H2,其中 Hl = 50 300mm,H2 = 300 600mm,或者 500mm 彡 Hl = H2 彡 300mm。较佳的, 采用Hl = 200mm、H2 = 500mm的浸渍管中心偏心布置,更利于增大环流量,便于测温取样, 方便工人操作,从而增强冶金效果。请配合参阅图2、6、7所示,在某实施例中我们采用R = 1000mm, RO = 1150mm, Hl =300mm, H2 = 600mm, D = 0. 6R时,取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在十五分钟内,将初始碳含量 为400ppm左右的钢液脱至15ppm,初始氢含量为5ppm的钢液脱至0. 9ppm,脱硫率达到80% 以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 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 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嘴精炼炉,主要包括真空室和钢包,真空室下部槽下方的浸渍管插入钢包内,钢包包底设有透气砖,且透气砖的位置偏离浸渍管的中轴线,其特征在于:浸渍管的内半径为R,透气砖与浸渍管中轴线的距离为0.4~0.7R。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18 CN 201020193221.21.一种单嘴精炼炉,主要包括真空室和钢包,真空室下部槽下方的浸渍管插入钢包内, 钢包包底设有透气砖,且透气砖的位置偏离浸渍管的中轴线,其特征在于浸渍管的内半径 为R,透气砖与浸渍管中轴线的距离为0. 4 0. 7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嘴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室的下部槽的内半径为 1 1. 5R。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嘴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砖为圆形、矩形、扇形或月牙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嘴精炼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鉴刘良田赵元庆郭汉杰杨学民成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大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