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512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花梳张力杆、花梳摆臂、花梳导纱杆以及地梳张力杆、地梳摆臂、地梳导纱杆;该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伺服电机、第一偏心轴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和第一偏心轴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花梳张力杆的下端与第一偏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该补偿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心轴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和第二偏心轴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地梳张力杆的下端与第二偏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直接控制经纱张力,使花梳和地梳导纱杆上的经纱张力稳定地进入成圈机构进行编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的纱线张 力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花梳导纱杆、花梳摆臂、花梳张力杆 和连接杆,花梳摆臂的一端与花梳导纱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花梳张力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纱线的张力是通过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转动,带动连接杆以及花梳张力杆运动,并通 过花梳摆臂和花梳导纱杆的摆动对花梳导纱杆上的经纱进行张力补偿。这种结构的张力补 偿装置,在纱线成圈编织时,存在花梳导纱杆的摆动角度难以调节,导致纱线张力调节不准 确和地梳导纱杆上的经纱张力无法调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纱线张力调节准确,能满足成圈编织 过程中纱线张力要求的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的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 置,包括花梳张力杆、花梳摆臂、花梳导纱杆以及地梳张力杆、地梳摆臂、地梳导纱杆;所述 花梳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花梳导纱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梳张力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地梳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地梳导纱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梳张力杆的上端转动连 接,该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伺服电机、第一偏心轴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和第一偏心轴 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花梳张力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 一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优选由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上的第一主动同步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轴上的从动同步轮以及设置在两同步轮之 间的同步带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心轴以及设置在所 述伺服电机和第二偏心轴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地梳张力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偏心轴 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优选由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同 步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偏心轴上的从动同步轮以及设置在两同步轮之间的同步带构 成。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技术的张力补偿装置采用伺服电机单独控制,即采 用独立设置的伺服电机通过偏心轴对导纱杆的摆动角度进行精确调节,使导纱杆上的经纱 张力稳定地进入成圈机构进行编织,另外,本技术对地梳导纱杆上的经纱张力也能同 时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地梳导纱杆上的经纱张力无法调节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花梳张力杆1、花梳 摆臂2、花梳导纱杆3以及地梳张力杆4、地梳摆臂5、地梳导纱杆6 ;所述花梳摆臂2的一端 与所述花梳导纱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地梳摆臂 5的一端与所述地梳导纱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梳张力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该张 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伺服电机7、第一偏心轴8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7和第一偏心 轴8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9 ;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一端8 — 1转 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9由所述伺服电机7驱动转动。 所述伺服电机7通过机座12安装在经编机的机架上,所述第一偏心轴8通过轴承13转动 地安装在经编机的机架14上。在本技术中,如图1、2所示,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9由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 机7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同步轮9 一 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轴8上的从动同步轮 9 - 2以及设置在两同步轮9 一 1,9 一 2之间的同步带9 一 3构成。为避免同步带9 一 3 松驰,可在所述两同步轮9 一 1,9 一 2之间设置一压轮15。本技术的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心轴10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7和 第二偏心轴10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11 ;所述地梳张力杆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偏心轴10的 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轴1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1由所述伺服电机7 驱动转动。所述第二偏心轴10通过轴承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的另一侧机架上,图中未示, 该结构与上述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11由 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同步轮11 - 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偏 心轴10上的从动同步轮11 一 2以及设置在两同步轮11 一 1,11 一 2之间的同步带11 一 3 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的张力补偿装置可同时对地梳和花梳导纱杆上的经 纱张力进行精确调节。本技术经过试用,通过调节伺服电机来直接控制织造过程中的经纱张力,使 花梳和地梳导纱杆上的经纱张力稳定地进入成圈机构进行编织,大大减少了由于纱线张力 不稳定而导致的断纱现象,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花梳张力杆(1)、花梳摆臂(2)、花梳导纱杆(3)以及地梳张力杆(4)、地梳摆臂(5)、地梳导纱杆(6);所述花梳摆臂(2)的一端与所述花梳导纱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地梳摆臂(5)的一端与所述地梳导纱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梳张力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伺服电机(7)、第一偏心轴(8)以及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7)和第一偏心轴(8)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9);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一端(8-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9)由所述伺服电机(7)驱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花梳张力杆(1)、花梳摆臂(2)、花梳导 纱杆(3)以及地梳张力杆(4)、地梳摆臂(5)、地梳导纱杆(6);所述花梳摆臂(2)的一端与 所述花梳导纱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地梳摆 臂(5)的一端与所述地梳导纱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梳张力杆(4)的上端转动连 接,其特征在于该张力补偿装置还包括一个伺服电机(7)、第一偏心轴(8)以及设置在所 述伺服电机(7)和第一偏心轴(8)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9);所述花梳张力杆(1)的下端与 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一端(8 - 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 传动机构(9)由所述伺服电机(7)驱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纱型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传动机构(9)由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同步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陈佩佩姚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