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锁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304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锁固结构,包含一滑槽、一推动件与一锁固件,滑槽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壳体,滑槽的一端具有一锁固部,推动件滑设于该滑槽,锁固件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并相对于推动件,推动件带动锁固件,锁固件具有至少一勾扣部,勾扣部勾设于电池,推动件的一端卡设于锁固部,以锁固该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如此当使用者误触推动件时,锁固部将锁固推动件,以避免电池自一电子装置脱落而毁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壳体以锁固一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的电池锁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各式电子装置应用日益普遍,例如可携式计算机、行动式通讯设备、携带式影音设备等,藉由这些电子装置,可以使得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及生活更加便利。目前电子装置多半都具有轻薄且容易携带的特性,因此电子装置必须使用较小体积的电池,以让电子装置整体体积缩小。而为了因应电子装置长时间使用的需求,各种电子装置均面临电源供应时效的共同问题,面对此一问题,除了开发电子装置本身的省电设计之外,最常见的解决方式不外乎是增设便于携带的电池。早期电子装置中所设置的电池多半以螺丝锁固于电子装置壳体,如此一来,当需要从基座拆卸或组装电池时,必须使用辅助工具方能进行拆卸或组装,如此增加使用者更换电池时的不便性。现今已有较为便捷的设计,其是于电子装置壳体设置有用来收纳前述电池的容置槽,而且容置槽中设置有可活动的卡钩。当使用者将电池置入于容置槽内时,电池的电连接埠就会连接容置槽内的电连接座,同时容置槽的卡钩会勾扣住电池。于是,电池就被卡钩固定于容置槽内,并可同时提供电能给电子装置,或是藉由电子装置外接电源来对电池进行充电。而欲拆下电池或是更换电池时,由使用者必须推动容置槽一侧的卡钩,使卡钩移动于一移动路径上,并脱离与电池的勾扣状态,使电池能由容置槽内拆下。然而,如此便捷的设计却衍生了另一个问题。当使用者不小心施力于卡钩时,或是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误触而推动卡钩移动,则会让电池自容置槽内拆下,此时使用者若推回卡钩或是推回电池于容置槽内,往往无法使电池与容置槽做正确的组设,因此电池则无法正确地供电于电子装置,因而让电子装置因不正确电性连接关系而故障,有时会让电池烧毁,甚至导致电子装置的毁损。若能避免使用者误触电池的锁固结构,又可迅速的拆装电池,则必能增加电子装置于使用上的便利性。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锁固结构,其是不但可避免使用者误触锁固结构而让电池脱落,以避免电子装置毁损的情形,更可快速的进行电池的拆卸或组设的动作,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锁固结构,其是,利用一锁固件滑设于推动件而锁固一电池,并利用一锁固部以锁固一推动件的一端,以让拨动推动件的推力增加,防止使用者误触推动件而导致电池自一电子装置脱落而毁损。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锁固结构,其是于推动件上方设有至少一推动柱,并于锁固件设有至少一滑动孔,让推动柱设于该滑动孔,如此当使用者误触推动件时,藉由滑动孔可让推动件移动一距离而不带动推动件,更可避免电池自电子装置脱落而毁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锁固结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壳体,以锁固一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该电池锁固结构是包含一滑槽,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该滑槽的一端具有一锁固部;一推动件,滑设于该滑槽;以及一锁固件,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并相对于该推动件,该推动件带动该锁固件, 该锁固件具有至少一勾扣部,该勾扣部勾设于该电池,该推动件的一端卡设于该锁固部,以锁固该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本技术中,其中该推动件具有至少一推动柱,该锁固件具有至少一滑动孔,该推动柱滑设于该滑动孔。本技术中,其中该推动柱位于该推动件的一端,并卡设于该锁固部。本技术中,其中该锁固部具有至少一阻挡件,该阻挡件阻挡该推动柱退出该锁固部。本技术中,更包含一弹性臂,该弹性臂的一端设于该滑槽的侧壁,该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该阻挡件。本技术中,更包含至少一滑轨,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并位于该滑槽的侧边,该锁固件滑设于该滑轨。本技术中,其中该推动件设有至少一突出部,该突出部抵于该电子装置壳体的下方。本技术中,更包含至少一固定沟槽,设置于该电池;以及至少一滑动沟槽,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该勾扣部滑设于该滑动沟槽,并卡设于该固定沟槽。本技术中,其中该勾扣部具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滑设于该滑动沟槽,并卡设于该固定沟槽。本技术中,更包含一弹性组件,连接该电子装置壳体与该锁固件。本技术中,更包含一第一固定部,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以及一第二固定部,设置于该锁固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固定部,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该二固定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锁固结构,藉由锁固部锁固推动件的一端,以让拨动推动件的推力增加,故当使用者误触推动件时,可避免电池自一电子装置脱落而毁损。另外,本技术更于推动件上方设有至少一推动柱,并于锁固件设有至少一滑动孔,而推动柱滑设于滑动孔。如此当使用者误触推动件时,藉由滑动孔可让推动件移动一距离而不带动推动件,更可避免电池自电子装置脱落而毁损。附图说明图I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池锁固结构立体图;图IB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池锁固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IC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池锁固结构分解图;图ID为图IA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IE为图IC的B的局部放大图;图2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推动件组设于电子装置壳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C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推动件组设于电子装置壳体示意图;以及图;3B为图3A的D的局部放大图。图号对照说明10电子装置壳体12容置槽14滑槽140锁固部142阻挡件144弹性臂16滑动沟槽17滑轨18突出部19第一固定20推动件22推动柱30锁固件32勾扣部322固定柱34滑动孔36第二固定部40电池42固定沟槽50弹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A至图1C,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池锁固结构立体图、另一视角示意图与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电池锁固结构主要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壳体 10,用于锁固一电池40于电子装置壳体10。此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壳体10是以笔记型计算机为范例做说明。电子装置壳体10设有一容置槽12,电池40设置于容置槽12内,然后透过本技术的电池锁固结构锁固电池40于容置槽12内。本技术的电池锁固结构包含一滑槽14、一推动件20与一锁固件30。滑槽14 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10,其一端具有一锁固部140。推动件20滑设于滑槽14锁固件30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10,并相对于推动件20。当推动件20被施加外力时,其带动锁固件30, 锁固件30具有至少一勾扣部32,且穿设容置槽12并勾设于电池40。此实施例以两个勾扣部32为范例作说明,此实施例亦可依据使用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勾扣部32。然后推动件 20的一端卡设于滑槽14的锁固部140,以锁固电池40于电子装置壳体10的容置槽12。其中锁固部140具有至少一阻挡件142,阻挡件142防止推动件20于未推动状态下退出锁固部 140。请一并参阅图ID至图1D,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IA的A的局部放大剖面图与图IC的B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为了便于勾扣部32勾设电池40,因此本技术于电池40设置至少一固定沟槽42,而电子装置壳体10设置一滑动沟槽16,并且让勾扣部32滑设于滑动沟槽16与固定沟槽42。为了清楚呈现勾扣部32、滑动沟槽16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锁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壳体,以锁固一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该电池锁固结构是包含:一滑槽,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该滑槽的一端具有一锁固部;一推动件,滑设于该滑槽;以及一锁固件,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并相对于该推动件,该推动件带动该锁固件,该锁固件具有至少一勾扣部,该勾扣部勾设于该电池,该推动件的一端卡设于该锁固部,以锁固该电池于该电子装置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炳扬陈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